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数据分析师(CDA)专版
1457 0
2016-02-25




作者|车品觉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数据委员会会长

  近日有机会给一群即将毕业的小学生做演讲,介绍大数据,当中一些关于数据时代的思考方法或许值得在此与读者分享。以下是相关的演讲内容:

        有很多人问我,你从事大数据,一定很聪明。事实是在传统教育中我一直是个叛逆的学生,但没想到“思想反判”也会成为今天职业的一个特点。我想跟大家说我最幸运的事情是每次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个有情有义的导师为我导航,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你们可以想象一个叛逆少年“回归”正途是多么不容易。在你们毕业的今天或许未必能感受到什么,但其实老师早就为你了种下了智慧的种子。

        你们都200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今天的毕业典礼也意味着大家即将进入一段神奇的旅程。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会遇到很多从前匪夷所思的情景:路上都是无人驾驶的汽车、机器人会帮你做完家务、想要什么东西对手机说一声30分钟后送到、手机“滴”一下数学题目答案就出来了。

        这十年间大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云的兴起、人工智能的普及、机器人的普及等,万物互联互通,使数据成为经济的动力甚至新常态。过去,我们寻找精准信息需要极大的成本,但明天,信息会懂得跟着你。在信息都能获取的前提下,逻辑判断的能力将变得更加关键,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可能会被颠覆。

        作为2000年后的新生代,你们更需要学会如何过滤大量信息中的杂音,因为认知信息的来源和准确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未来,我们要换个脑袋来思考:

        1)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有效的网络信息呢?

         2)我们怎样判断看到、听到、读到的信息是正确的呢?

         3)如何才能把我们学到的新信息整合成为有效的知识?

        同学可能已经感受到这一切都跟我们过去的学习方法很不一样吧。过去我们习惯了听老师讲课、听大人讲知识,现在我们要学会主动收集广泛的信息,不仅要知道去哪里看信息,还需要学会如何找到新的消息渠道;过去我们会觉得书本上讲的都是对的,现在信息铺天盖地,我们要学会怀疑信息的准确性、稳定性及新鲜度;过去我们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会说大概是怎样,平均情况如何,现在我们需要学会知道用平均数和大概数字描述会产生误差,如何消减误差,了解真相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其实,表面上的大概我们都可以精细化。例如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好孩子,我们就可以问:什么是好孩子?如何衡量好孩子?量化后的结果有助于做个好孩子吗?

       面对不确定性的新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好奇”。好奇可以让我们保持思辨的执行力。我可以教大家一个技巧,那就是我常常问自己什么是yes but no,什么是no but yes。前者是指事情都是对的,但里面肯定有些东西是不对的;后者是指当所有人都说不该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总有些东西是对的。你会发现好奇的宝藏就藏在no和yes之间。

        最后祝愿同学们有个美好的未来。多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本文于2015年7月22日发表于香港信报

更多内容关注CDA数据分析师

GIF二维码--定稿.gi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