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个企业卖出100万的货物出口到美国,是不是央行就要对应多印出100万的人民币?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simple but good question. PBOC can actually retain the 1 million USD or buy back RMB in the currency market.
视乎货币当局是否管理汇价了
条件不清,“100万”的单位是什么?
不一定,如果用美元兌人民币,那么美元则作为该银行的储蓄,再把人民币汇到对方账户,同样,你所兌得的人民币可能是由他人用人民币来兌外币时银行所得的储蓄.所以只有在银行的储蓄货币不足的情况下央行才会根据需求来发放货币.即使市场上不存在需求,央行也会不断地根据市场预测来印钞,也就是说在央行预测到未来需求增加并影响已定未来市场利率时,才会加印货币.
不能简单的这样计算,因为央行提供的是高能货币。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此外,货币的提供还受到货币流动速度、基础货币量的影响。央行的主要职能是维持市场有足够的流动性。通过控制高能货币可以有效达到这个效果。
中国的外汇确实是由人民银行直结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进出口贸易的公司,赚得外汇必然存入开户商业银行。对于这些外汇,人民银行照单全收,这个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所有吸收的外汇都要兑换成人民币,即人民银行吸入外汇,同时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兑出人民币作为银行的准备金,从中央银行出去的RMB为基础货币或叫高能货币。至于基础货币的概念,我就不说了。中央银行出去的RMB倒不一定是新印制的。有可能存在公开市场业务的盈余。正式由于中国外汇的直结制度,前几年的大量贸易顺差在增加我过外储的同时,也制造了过剩的流动性。
既印出100万人民币,又收回100万人民币,机制如下:100万人民币创汇相应美元(例如)相应美元换出100万人民币。100万人民币为国家投放,用相应美元进口商品,销售100万人民币(假定),国家回收100万人民币。如果大量储备外汇,不予使用,相当数量的人民币投放国内市场,形成通胀势能。如果用外汇进口商品在国内销售,国家收回相应人民币,通胀势能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