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人民有一个莫大的天性,凡事跟着感觉走。当初啊~~ 要改革开放啦~~经济恰待发展呐~~也不知吹了什么风,就吹来了外资,拍一拍脑袋,觉得行!外资效果强大,于是拼命的吸引,减税的减税,优惠的优惠,生怕外来的媳妇不满意。也说那时运势不错,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发展,改革开放立了大功。一路走来,无怨无悔,真希望就这样走到白头偕老。
啊!后来啊,又刮了一场风,这回把国外的衰运吹来了,眼睁睁看着外资外贸通通靠不住了,万般无奈之下,我们也终于有了机会,来认真思考下中国经济自身的问题了。
中国这么大,问题也必然复杂而严重。我们想要得到的目标之一就是稳定增长的经济。话说经济增长并非仅仅由GDP来衡量,更不是用夸张的摩天大楼来吓唬大家(那些政府奢华办公楼简直应该化身高级酒店,显示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前景,要不然拿去做养猪场,消减民愤。)正如郎咸平说的,我们真正想要的,是“藏富于民”。老百姓真的穷啊,老百姓想富起来真的不容易啊。。
每天口口声声在说要“刺激消费”,试问,我们拿什么胆来大胆消费?假使我们有呈上涨趋势的稳定收入,假使我们有良好的经商环境,假使我们有便捷的融资渠道。我们不消费,那我们就是傻子。
中国人民呀,勤劳,聪明又老实(这绝对是真的,火星人都知道)。可是当我们看着垄断国企一笑拨千金,目睹城管叔叔们的凶残面容,我们也会丧失斗志,也会怀疑共产主义,社会就不稳定了,政府干什么的,政府就是要构建一个稳定的社会的啊!说激动了,话说回来,改革开放仍是我们必需坚守的政策。重点是,改革的方向对不对?对人民的生活改善有没有促进作用?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就像那时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现在那伟大的目光不偏不倚转向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正是未来经济的希望,“温州模式”的成功,难道不是我们改革的秘笈吗?令人心痛的是,接连不断的民企倒闭,被并购,被压制,似乎是一种“市场的倒退”的现象。这是非常可怕的。当然,再可怕也可怕不过中国特色的政府利益集团,他们的势力巨大得惊人,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泄气的,你看,人民币都可以在区域内成为结算货币了,一步一步的,智慧的中国人民终将摆脱体制的缺陷,走向美好的未来,我坚信。
至于那“4万亿”,我们只希望政府能够有效的投入多点在医疗,教育以及民营企业的支持上,少浪费在一些没有效益的基础建设上。最后用黄亚生先生的一个比喻来作为结尾。
“就这么说吧,我生了一个小孩,天天饿他,我为什么饿他呢?我把奶和粮都省下来,说是为了他的下一代,任何有常识的人听到了这个都会觉得这是一个疯狂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