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职场竞争加剧的今天,找工作的重要性不须多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找工作本身也是一项工作,甚至是更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决定了方向和道路,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职场制高点。在社会转型加快、学历贬值加速的大环境下,高学历人群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过去几乎是不用考虑的问题,但在今天却实实在在摆在眼前。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国葛兰索史克研发部鲁白博士的一份讲课录音记录,谈的正是博士找工作的技巧,无论您是博士、硕士或学士,希望它对于找工作的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讲课录音记录)PPT下载:
https://bbs.pinggu.org/linkto.php?url=http%3A%2F%2Fblog.sciencenet.cn%2Fupload%2Fblog%2Ffile%2F2010%2F11%2F20101110105713650958.ppt
我今天来讲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怎么找工作。但是我希望我讲的不是太功利的东西,我想从找工作来讲人际交流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走过弯路,也有一些个人的体会。总结很多人的经验,我认为影响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见得是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你有多少经验,更不是你的背景。我觉得有两条。一是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譬如写作,演讲;二是与人沟通的能力interpersonal skill。这两条有关联。怎么跟人打交道,跟领导沟通、和下级沟通;怎样跟同学, 同事沟通;到一个单位应聘,演讲写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尤其重要。一对一的沟通,在会议场合的演讲,等等。可以不过分的说,一个人在专业上有所成就之后,沟通的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到底可以走多远。
有一句俗话说:“Everything you want in this world has been taken by someone else already,so you must get it from somebody”。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你想要什么东西,都已经被别人占有了。所以你想要的话得从别人那里要。你就要说服别人给你。这当然说得有点过分,但是强调沟通的能力是对的。找工作,就是说服人家把这个工作给你。这就需要沟通能力,我今天主要讲的就是这个交流沟通的能力。但是在讲之前我要给大家做一下市场分析。首先我要问一下在坐的超过三十岁的同学有多少?(有大概四分之一) 虽然不多,也差不多快奔三十岁了吧?光阴似箭。 Slide No.2-8. 现在三十岁的人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学历贬值,大学生不值钱了,所以大家要念研究生。可是中国的Ph.D.最多,比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多。这Ph.D.能帮你找到理想的工作吗?不见得。因为太多了。第二个问题是经验饱和,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在经验更新方面,工作五年和工作八年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这个社会发展太快,经验变得没用太多的优势。所以出现经验积累越来越少、人却越来越老的现象,第三个问题是精神压力。越是从事高级脑力劳动,精神压力越大。据说从事电脑方面工作的人压力很大,每天要处理无数的电话、电子邮件,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大量的程序。压力很大。长期的压力,紧张,自杀率会上升。所以说你要走上成功之路,如何对待压力是非常大的一个挑战。第四个问题是健康透支,有人说年轻的时候是拿命换钱,年老的时候就是拿钱换命。很多三十来岁的人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第五个问题是“钱”途渺茫,大家都在为赚钱奔波。有人做过一项统计,如果工作的收入是每个月四千块的话,那么需要七十五年你才有自己的房子,这简直根本就没希望嘛。年轻人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演讲,给大家一些帮助。每个人都要找工作,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
Slide No.9. 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生活的步伐加快,个人所面临的职业更替的速度会更快。或者你被炒鱿鱼,或者你炒工作的鱿鱼。每个人在一生少不了要面临几次着找工作的过程。但有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就是你想要做什么,这是一个比找工作更重要的事情。有没有人读过一本书叫做“Good to Great (中文名:从优秀到卓越)”? (很少人举手)。 我建议大家抽出1%的时间去读一下这本书。它通过分析华尔街股票市场的两千多家公司,找出极少数能够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公司。 一、股票回报率比市场平均水平好三倍。二、这样好的回报率不是一年,也不是两年,而是连续十五年。有很多公司在有一个好的CEO的时候,可以有很好的发展,可是当这个CEO走了之后,这个公司就跨下去了。特别有名的例子就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当年有一个CEO 叫Lee Iacocca, 硬是把该公司从破产的边缘救了回来,而且一度有高于市场2.9倍回报的骄人成绩。但Iacocca一走,公司最终跨下来了。所以,如果一个公司能够连续做好十五年的话,那么这个公司已经经历了两个以上的CEO,这种良性的持续的成长,说明公司已经形成一种制度,一种文化,有一些成功的必然因素。这本书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那些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有六个基本成功要素。 其中有一个要素叫做Hedgehog Concept (刺猬概念)。 即一个成功的公司往往是自始至终地聚焦在三个圆圈的交界处。这三个圆圈分别是:一、你必须要从事最感兴趣,最热爱的事业。如果你想从事科学研究,那你必须热爱科学,对科学的执着的追求。二,你必须要做你自己最擅长的事。这不容易,因为你首先要知道你所擅长的是什么。你要找一个职业,能够适合你的个性,发挥你的特长。三、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创造价值,对你自己的价值,对社会的价值。只要你始终聚焦在这三个圆的中央,那么你的工作就和你的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这个时候你就一定会成功。
Slide No.10. 现在我简单讲一下找工作(Job Hunting)的过程,一个公司缺少某一种人,会发布广告,然后就有很多人来应聘,他们会做一个初选。美国的一般大学招聘助理教授,广告发出后往往会有上百人来应聘,经过初选之后,排除掉一些明显不合格的人。剩下二三十个人,会被一个招聘委员会好好讨论一番。他们会仔细研究一下你的履历,发表的论文,推荐信,还要自我介绍,今后的研究方向,等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看看你的背景成就经历与招聘要求是否匹配。最后剩下四五个候选人,会被邀请来面试。 让应聘人来给大家做一个报告,然后与招聘委员会成员一对一的谈话。从早上到晚上,一个接一个。几周后招聘委员会开会讨论,确定最佳候选人。委员会主任会写一封信,说恭喜你被录取了,或者说对不起你未被录取,祝你下次好运。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很多奥秘。 为什么有些人被拒之门外?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Slide No.11. 作为一个招聘单位,首先想要知道的是你干过些什么,有什么经验,有那些成就。 在教学科研单位或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部门,往往要看应聘者发表过多少的论文,发表在什么杂志上;具有什么技能,有多少年的经验,干过什么相关的工作。接下来要推敲这个人是否具有能力。 首先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对专业有多少深刻的认识;另外一个要看这个人有多少技能。 然而最终确定你能够成功的不仅仅是上面这几条。你的交流技能极为重要,怎么才能够说服人家接受你。然而在中国的教育中不是很在意这种能力的培养。 此外我们的教育也缺乏培养个人的品格,教养,比如你愿不愿意从事一些公益性的活动,你的个性也许就会影响到是否获得成功。再有你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可爱的人呢? 有些人专业很好,人也很好,但just boring,很没趣味。当年我的一位老师在给我写的推荐信里面提到,我除了科学做的好之外,还是一个有趣的人,常常可以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这也许对我当时找工作有不少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