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教大虾们一个关于,产业结构分析中常用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问题。我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四省(目标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农业产业内部产值在长江经济带(参考区域)的发展情况。由公式计算我得到了,各目标省份的份额分量、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以及区域相对增长率L、结构效果指数W、竞争力指数U。我遇到的问题是。1.安徽省的竞争力分量为负数,但是竞争力效果指数大于1;2.江西的结构分量为正,但是结构效果指数却小于1(其他省份也有类型问题);3.湖南的总增长量高于份额分量,但是区域相对增长率却小于1,安徽却有相反的问题,总增长量小于份额分量,但是区域相对增长率却大于1.问题总结为:我不清楚总增长量与区域相对增长率L、结构分量与结构效果指数W、竞争力分量与竞争力效果指数U,他们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而我自己通过看文献和书籍,我的理解是总增长量大于全国分量时,通过公式计算的L应该大于1;结构分量为正数的时候,结构效果指数应该大于1,反之则反之;竞争力分量为正数的时候,竞争力效果指数应该是大于1的,反之,竞争力效果指数为负数的时候,竞争力效果指数应该是小于1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不对,然后我觉得我计算出来的结果是有问题的,矛盾的。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误,像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解决呢?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般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