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nghy 发表于 2016-3-7 17:16
学校要想一想了,学生毕业时,如果真的不能马上找到对口的专业工作,那该怎么办?与学校一点关系没有吗? ...
就算学校开设了这些课程,学生也不会认真学习和操作,学校也不会真的如学术课一样的教学管理,所以这种课程的开设本义是好的,但是会发现最后又变成了嘻嘻哈哈的玩笑课,变成了凑够学分就可以的水课。究其深层原因,只要整个社会对于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不变,教育制度无论怎么改变都不会真正改善目前的就业难问题。而且这种思维方式经过自有考试选拔人才制度的出现开始几千年的蓬勃发展已经走上了一条越来越窄的歧路,一条路走到黑。我们的确需要教育体系的改革,然而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各工种平等的社会氛围。这样,每一个毕业生无论任何学历,都会以自己的双手创造的劳动果实而感到骄傲。而不会一股脑的涌向大学,使大学生的入校素质层次不齐,毕业后的能力也没有达到社会的要求。大学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是以学术教育为目的的学术教育机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赚上大钱的独木桥。学生和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正视自己的爱好,发现自己的潜能,确定自己是进入高等学府,忍受学术研究的清贫和寂寞,还是投入市场的洪流,用自己的技术经验来获取丰厚的报酬。而ZF要引导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为每个公民争取最大的利益,保障人民的生活。
所以,光是一刀切的将所有民办或者扩招后的综合性大学变成职业应用型大学,或者一下子收紧招生比例,却没有社会各工种平等的氛围的铺垫,这将会直接导致高考这根独木桥上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人人都想上大学,人人都想做一份轻松却又有高薪的工作,不想去生产车间做工人不想去理发店做造型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金钱的需求可能会不如以前那样急切,人们会更追求脸面的好看和风光,无疑当大学成为稀缺品的时候人们都会挤破头地上了那根独木桥,可以想见可怜的孩子们又要一次次地被提着跑在起跑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