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3303 11
2009-04-21
复试后的日子是平静而又悠闲的,天天都到论坛上来遛达,看着那么多善良热心的同学们把自己的经历和资料分享给大家,自己也不由得小感动一番。
我今年以367分考入人大经院经济思想史专业,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呢?
本科我是在一所知名大学的数学系读的,大一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灌输了数学对经济研究的作用。而我最好的朋友,08南开金融考研状元,聊天时总是会说,做某某事的机会成本好高啊,这使我逐渐对经济产生了兴趣。大三的时候,他来过一次北京,忽悠我和他一起考北大经院。当时我们光是复印专业课资料,每人就花了70块钱,可想而知资料的数量。。。但我俩都是风险规避者,经过几个月不系统的复习后,都决定改换目标。他考本系的金融,而我选择了人大。08年,我报考的专业是西方经济学。觉得自己很渴望以接受正统的经济学学习,而西方经济学则是最好的一个舞台。
人生总是充满了戏剧性,考试那几天是在人大同学的宿舍住的,考前那个晚上还去考场所在的教室自习了会儿,一切都很顺利。。。
上午的政治,小题做得很快,大题答得也很顺,等到答到36题时发现,坏了。。。34题写在了35的位置上,35题写在了36的位置上。。。哭。。。只能在每个题上面注明下。。。
下午更是郁闷,这人也太粗心了,连准考证都没细看,想当然地以为上午是8点半,那么下午就是对应的两点半。。。走到考场外发现空无一人,吓傻了,赶紧往里跑。。。坐下后看了看表,2:12。。。
可想而知,第一天晚上我心情恶劣到什么程度。
以致第二天答数学的时候根本没有状态,有一道大题审题就审错了,后来回想起来还肉痛。
唯一欣慰的是专业课还算顺利。
08年,政治75,英语67,数四113,专业课109,总分364,复试被刷。据说,进复试的150人里面刷了近60人。
说实话,我压根就没想过毕业直接工作。本科同学工作的大多去重点中学当老师,但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于是决定继续考第二年,再次规避风险,选择了经济思想史专业。不仅因为08年这个专业没有上线的考生,更重要的是,它是同西方经济学专业一起上课,只是毕业论文方向不一样。
既然是初试过线即可,第二年的复习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压力,但也没有第一年那么认真细致了。。。
09年,政治78,英语71,数三114,专业课104,总分367。一等奖学金(今年也只有两人上线而已。。。)
接下来说说如何备考吧。。。
政治:
这是我最为满意的一科,特别是今年,客观43,主观35。
只参加了海天任汝芬的暑假班,现在回想起来,最大的作用就是把政治经济学认真听了一遍。很推荐阮晔老师的政经。虽然经济学综合里有50分的政经,但人大的政经参考书一次也没翻过,序列一上面的政经部分足够了,我觉得。
其实,大家的主观题得分都差不多,分差主要出现在客观题上。
客观题。。。没别的办法,就是多做多练,偶觉得。每做过一套题的选择,毛概和邓论部分错的记下来就可以,政经错了一定找个明白人问问。至于马哲。。。就算任汝芬和陈先奎也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拼人品吧。。。
主观题,把序列四上面的都背下来,再把海天用星号划过的最重要的知识点都背下来,这就基本OK了。
英语:
我最担心的就是英语了,08年就很肯定,只要英语过线,基本就可以考上了。。。
两年考研,我作文用的是同一个模板。模板一定要用,因为时间不够你去即兴创作。还有,新题型一定不能放,因为它的词汇量和阅读大体相当,但题目显然比阅读容易些,这10分是很重要的。完型很难提高,就算提高也不太合算,高手错五六个,平常人错九十个,差距也就是一道阅读题。阅读这个没法说,有多少高分过六级甚至过了专业八级的都死在英语阅读上。。。培养语感吧。。。
其实大家觉得考研单词不少,但其实里面真正用得上的也就那么一千个左右。重点看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其它词大部分都可以放。
数学:
没啥说的,考了两年,113,114,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本科学数学的。
专业课:
高鸿业书后题都要弄明白,最好都会答会背。08年的劳动供给曲线和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都是书后的原题。
姚开建老师的“西方经济学常考知识点”,建议大家到人大经济论坛上去下。把微观,宏观,经济学流派的大题都看看,重点题背一背。
人大经济论坛上还有一本“政治经济学常考知识点”,垄断部分之前的大概70道题,建议最好背一背,只要把这个拿下了,政经资本主义部分的两道题基本也拿下了。
今年的计算第二题太恶心了,估计明年还会回到白送分的老路上。
复试:
西方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的复试偶都参加过。比较有经验。这两个专业是一起复试的,考题都一样。
两个专业都有五十分的经济学说史,一定要重视。但也好准备。“西方经济学常考知识点”,上的名词解释30个,大题13道,这两年复试考的6道题都包括在内。即使连“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这样偏的题里面也有
英语面试一定要准备自我介绍。
专业面试的老师都很和蔼的,除非你四五个问题一个都答不出来,否则都能过关。
写了这么长时间,难免有缺漏之处,欢迎大家回帖哈。

jh81522  金币 +1  金钱 +20  魅力 +10  奖励 2009-6-9 2:34:5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21 09:45:00

我说说数学吧,第一次考研,数学130,跟自己的预期还有些距离,但还有的东西可以借鉴的。

数学是个细水流长的过程,其实最痛苦的莫过于看那教材了,仔细算算我前前后后看了不下5遍吧,所有的公式定理,例题、练习题全部都做了两三遍。

最后要达到那种丢开书可以把书本上所有东西来龙去脉写个一清二楚吧,但决不是死记硬背。今年考了个拉氏中值定理,所以呀,看看那题都叫好,太对胃口了!书本基础打好了再看看所谓的复习全书吧,推荐李永乐、李正元二人写的,有些题还很好的(对了,数学决不是比谁做的题多,我自认为我做的题不是最多的,也不可能说做很多习题集)。第一遍做的时候有基础能够做个80%,再走一遍久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真题,如果说英语、专业课真题是王道的话,一点都不过分!可是我觉着,数学真题没必要走那么多遍,实话说,我只做了近八年真题,而且只做了一遍,觉得没什么提高,那时候12月份每天上午抽个把小时久可以完成一套,大家考验小组的人评分吧,一般都有个140多,所以最后预期应该有140,哪知道-------

相反,我认为数学注重的是自己的总结,如果说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就认真做了笔记,后面就会轻松很多的,我第一次看教材的时候很系统,总结到笔记上的东西才是扎扎实实走了六七遍的。

最后做什么题都会有感觉的,一拿到题,就知道它要考的什么东西、是怎么改编的、会有哪些陷阱、不能怎么样、正解是什么样的-------这些东西想都不用想,直接往上写就够了!

希望对以后考研的人有用吧!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jh81522  金币 +1  金钱 +20  魅力 +10  奖励 2009-6-9 2:35:2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1 11:01:00

恭喜LZ啊

我是 先选择的 经济思想史,觉得竞争力小点,不过在最后快要确认时 改成 西方经济学了

还好,录取了

前段时间去 去复试时,我看到西方经济学31人复试,排在13.而经济思想史招5个人,只有2个人进入复试,搞的我后悔的好半天,呵呵,想早知道就报 经济思想史了,那是稳上了,呵呵

我是二等奖学金,LZ的一等 很羡慕哦!

不过我已经满足啦

9月份 再 见...


jh81522  金钱 +60  魅力 +10  奖励 2009-6-9 2:35:5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1 23:49:00
楼主写的挺实惠啊 恭喜楼主啊 再接再厉啊 多写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2 05:41:00
08年我在西方经济学复试的20人中排15,但比第20名就高了4分。最后录取的是15人。也许是因为笔试不理想吧。所以报到那天看见西经上线31个,当时就很庆幸没报西经。。。不过今年好像基本没怎么刷人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2 12:20:00
以下是引用huting850517在2009-4-22 5:41:00的发言:
08年我在西方经济学复试的20人中排15,但比第20名就高了4分。最后录取的是15人。也许是因为笔试不理想吧。所以报到那天看见西经上线31个,当时就很庆幸没报西经。。。不过今年好像基本没怎么刷人哪

今年和 去年好像不一样

去年整个经济学院 有 150多人进入复试,最后录取了 100来人

今年进入复试的才 120,也是录取 100多人,所以 看起来刷的少了,其实录取的人还是差不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