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
互动提问环节
阎常铭:感谢袁总的精彩讲解。我们觉得袁总从宏观微观的角度给我们分享了非常详尽的解读。未来房地产的发展趋势是分化还是会持续,我们也是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在这些一线城市以及二线核心城市。下面我们向袁总请教一些问题。
Q
袁总怎么看前些天媒体报道的沈阳可能出台的去库存措施?
A
东北是房地产的一个重灾区,也是中国房地产进入城市化第二阶段的另一个极端的城市,我们知道中国房地产城市化的第一个阶段是所有城市都受益,人口都在快速增长,第二阶段不可避免的就进入了城市间的竞争阶段,在我看来,一个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有点像一个公司的市值,如果说大家认同它,它会在房地产价格上表现出来。沈阳这次的二十二条,我个人认为那是非常的全面的。不但涵盖了供给侧,减少住宅用地的供应,在需求端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现在媒体比较纠吉他们的零首付,但是我看了它的零首付,实际上是对应特定的人群,这个人群就是大学生,大学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未来,大学生留下了,就有了产业的种子,有了城市产业的未来。个人认为是一个很积极的举措。另外在鼓励农民进城、方便农民子女持续落户、支持外籍人士买房,也支持开发企业并购重组等方面都做了很多。个人觉得这个二十二条的这些措施如果做到极致,会对当地的房产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Q
袁总,广州也是传统的一线城市,为什么去年房地产基本面走势与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有背离?
A
其实城市是各种硬件资源和软性要素集聚的整体,过往是靠行政的力量来分配这些资源的。广州是传统的一线城市,聚集了很多资源。但是在城市化的第二阶段,要靠城市的自我发展,广州在产业基础上,现在相对其他三个一线城市有点落后,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广州上市的60多家企业可能主要也集中在这个传统行业里面。而这些年广州就我们耳熟能详的、新的创新的带来极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似乎太少,我们想想腾讯在深圳,大疆无人机在深圳,华大基因及华为、光启科学也在深圳。在产业方面和企业方面落后,影响了整个广州的城市购买力,使得广州房价落后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
Q
苏州地区有空间吗?
A
苏州未来的机会有两个,一个是她自身的产业发展非常好,而且江浙人非常努力也非常善于做生意,非常善于把外来的资源引入,做好做大做强,包括昆山、张家港、常熟以及苏州和苏州下属市区都非常有潜力。苏州的第二个机会是承接,从上海转移下来的一些产业,同时虹桥机场对于苏州也非常方便,它也可以借助上海大规模的基础建设的投入来增加它的竞争力。那么反映在房地产的表现上,去年苏州应该说是仅次于北上广深,俨然有一点第五城的感觉,去年的量也走得非常好。
Q
袁总,您很看好未来上海房地产基本面长期走势,可是如果上海房地产市场人口增速放缓怎么看?
A
要看上海的人口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它是不是趋势性的?如果说它趋势性地放缓,而且原因是因为产业不断地空心化,比如说底特律汽车产业衰落以后,没有新的产业填充,那这个城市的未来是很悲观的,但是现在看起来,上海还是中国各项资源的一个集聚,不管是迪士尼的开园,还是大飞机的落户,特别是上海现在在资本市场的一些新的动作,如战略新兴板的引入,所以说上海还是社会各资源要素的一个集聚地,仍有发展潜力。
Q
现在一线购房者还是刚需多吗?有没研究过购买者构成?目前实在太贵了,很难想象普通刚需的购买能力可以做到日光盘。
A
上海和深圳从我们一线反馈的情况来看,应该说现在买房的绝大多数还是用家,买首套房的可能是我们所说的刚需,也有不少是改善性的需求,我们也见到了一些相对比较极端投资者,比如说有几个人凑钱一起来买房的,说实话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他们要承受很大的风险。在这个时间窗口来投资,又加了杠杆,还要承担高额的交易税费,要还钱,特别是几个合伙人在一起,其实风险还是很大的。
Q
预计今年房地产总量会比去年多吗?
A
如果从全国总量来看,我认为会维持在正负5%吧,一线城市是否还会再创造新高,与几个事情有关:一个是政府是否提出更多的住宅用地,另外一个是否像沈阳二十二条那样,把住宅和商业的用途能够互换,沈阳二十二条里面说得很系统很全面,也包括了商住楼即买了自住型商务公寓也可以有小孩入学的一些规定。
Q
袁总,在4,5年内,1、您看好珠海楼市吗?2、假如有笔资金,是楼市有机会还是资本市场机会更大?在符合一线限购政策的情况下。
A
买房子我们看到的指标是每平方米的单价,但对实际购房人来说,它是以套为单位进行购买。应该说中国的小户型做的还是不如香港东京做的好,一个两房两厅,如果是六十平米,他卖5万块钱,即300万,但是我两房两厅做到一百平米,即便单价4万,总价也要400万,而实际功能并没有增加多少。
珠海的城市资源集聚能力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大的提升,而现在政府来配置资源的能力也相对的弱了很多,大家讲珠海的故事,也就是讲横琴岛和澳门关系的故事,但是,个人认为澳门本身就不是一个经济体发达体和辐射体,所以横琴岛可能更多的是需要珠海自我的创造来完善这个地区,抬高它城市的地位,但是到了城市化的第二阶段,现在在整个珠三角,广州已经成为文教的中心和政治中心,深圳成为了创新的中心,生产中心以及购物中心,珠海的产业未来在哪儿呢?它可能只能从旅游的角度去发展。
其实在这个阶段,房地产的投资和股票的投资都需要很专业的知识,都需要选择的能力。中国661个城市、包括即便在北上广深内买房子,涉及到买哪个区,在什么时期进入,也是很复杂的。所以我觉得,楼市同样也有风险,它取决于你在哪个领域更有能力,更有判断力。如果你对股票有感觉有专业的话,也可选择股票投资,如果是自住的话,个人认为这笔钱应该去买一个自己住得喜欢的房子,解决了后顾之忧,让自己的心情安定地去做事业也会更好。
Q
最近部分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是否与房地产公司套取金融机构贷款有关?规模会十分大吗?
A
从世联全国超过1500售楼处来看,我们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因为这个涉及到诈骗,就说这房子没有卖出去,但是他做了假合同,这会承担法律风险,受到法律制裁。
Q
袁总,一线城市如果长期是看好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还会像08年那样的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
A
能够确定的是,一线城市的内在价值在提升,政府在修地铁,修医院,修公园,政府把更多的有前途的毕业生吸纳到这个城市来,城市的内在价值在提升,价格会围绕着这个价值中心波动,同样,涨得太猛太快会调整。同时08年的下行也是国际国内极端经济现象汇聚产生的特定结果。
Q
综合几个问题:请问袁总对中山、东莞、惠州、郑州和长沙的房产市场怎么看?
A
中山、东莞、惠州这三个城市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靠近核心城市,它们比其他三四线城市更有优势的是,能承接一线城市的外溢需求。长沙这几年房产的供应量太大了,使得整个价格起得比较慢。另外一个就是产业的聚集和升级,如果能够把上下游的产业链整合起来,它会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城市。郑州是中国人口大省的省会,在这方面它有一个优势,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好,简单的因素有两条,一个是人多,一个是钱多,人多会创造或承接更多的生产力,比如深圳富士康外迁河南,有更多的交易行为的发生,更多信息汇集起来,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郑州的未来还是比较光明的。
Q
深圳、上海核心一线城市是否会有调控投机需求的举措,房产税在未来一两年有可能推出么?
A
房产税的推出是必然的,但在这一两年内应该不会推出,不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国家土地制度的安排上都未准备好。另外广大的二线三线城市经济发展需要房产的支持,还要对经济起推动作用,此刻推行房产税无疑是对这种趋势的破坏性打击。在中国此刻还不是推行房产税的好时机。其实,个人认为一线城市更重要的是提升供应量来缓解购房者的压力,改善供给的结构。投机往往是一个市场供求关系紧张的标志,它反映供求关系非常紧张,最好的方式是解决供求关系而不仅仅是设置障碍去打击它。
Q
请教,长沙房价长期偏低怎么看?还有您对福州和厦门的房价怎么看?
A
长沙是中部省市的省会,经济在逐步地好转,我觉得长沙最大的问题是供应量,前些年有点过度。我觉得它可以参考沈阳的二十二条里面对供应的限制,应该会改善长沙房地产价格的状况。
福州和厦门是很有潜力的城市,前些年发展得慢是因为台海关系紧张,但我想特别说的是福建有一个特别好的人文环境,福建人都喜欢爱拼才会赢,爱冒险、勤奋,会做生意、善于创富,所以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size=1em]袁鸿昌:清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拥有中国注册土地估价师、注册房地产经纪人专业资质。早年在瑞安从事房地产开发,2001年加入世联地产,历任顾问、策划、项目经理,华东区域副总经理、上海世联总经理、华东区域总经理、华东区域总经理。
[size=1em]阎常铭:2007年耶鲁大学毕业后加入金地集团,担任董事长助手,主导参与了金地集团与麦肯锡罗兰贝格和清华房地产研究所的房地产周期研究,此后在基金、券商任职,具备多年买方、卖方工作经验,现任兴业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2015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房地产行业第五名。
本纪要观点归主讲嘉宾所有,授权新财富发布
新财富原创内容,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财富金牌董秘公众号(ID:xcfjp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