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的是,1991年4月,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时,遇到了学兄和启蒙老师John Desjarlais。听了我的苦恼后,John告诉我,“Spend 45 minutes everyday reading Washington Post,and you will be cruising with your written English in two years.”(每天花45分钟读《华盛顿邮报》,两年后你的写作能力会得心应手)。这条建议正合我意,因为我原本就对新闻感兴趣!
以上简述是我个人英文写作提升的过程。但是,科研论文不同于读者来信,有其专业特点、甚至是固定格式。1994年,我第一次完整地写科研论文,感觉很差。好不容易写完的文章,连我自己都不愿意读第二遍;勉强修改之后,交给了老板Jeremy Berg。他拖了三周没看我的文章,我实在忍不住了便去催他,上午9点,Jeremy告诉我:今天看!11点,我去他办公室催,秘书拦住我,说Jeremy正在办理重要事务,两点前不得打扰。下午一点半,Jeremy急匆匆过来找我,拿了一叠纸,“This is the draft.Please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We can aim for a Science report.”(这是初稿,你看看如何,我们可以试试《科学》)。接过手,仔细一看,天啊!一共7页,四个多小时Jeremy已经把文章的整体写完了,只是缺少method和references。然而,更让我郁闷的是,他根本没有用我的初稿。
学习别人的文章要注意专业领域的不同,有些领域(包括我所在的结构生物学)有它内在的写作规律。科研文章里的一些话是定式,比如“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we performed…”,“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but not the latter,hypothesis…”,“Despite recent progress,how…remains to be elucidated…”等等。用两次以后,就逐渐学会灵活运用了。在向别人学习时,切忌抄袭。在美国一些机构,连续7个英文单词在一起和别人的完全一样,原则上就被认为抄袭(plagia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