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73 0
2009-04-24

宏观经济趋势远没有明朗,关于此问题的热烈争论也就非常自然.同样热烈争论也预示着其重要性,因为未来趋势判断会极大影响公司投资变化、个人消费取舍、政府政策调整、股市操作策略等等。归纳主要观点如下:
1.宏观经济处于:"U"形.这些学者认为经济已经从危机急剧下降,到底或者接近"U"形底部,因为底部比较短,预示经济很快走完底部,即将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2.宏观经济处于:"V"形.这种观点学者认为经济处于最低部或者接近底部,因为此图形没有底部,是一个尖端,经济会急剧反弹进入更快速的上升.
综合此两种观点共同特点:底部较短,持续时间短,经济回升比较快.然而事实上经济增长无外乎是投资,政府购买,消费和净出口推动.根据相关数据研判.投资急剧下降,因为经济危机,公司预期变化;政府购买大量增加,但相对经济总量来说,政府购买毕竟在国民经济比重远不能视为最重要的因素;净出口就更不值得提.尽管国家出台出口退税及出口借贷支持等重要较大力度的支持,然而同样是国际国内需求的急剧下降,很难期待国外的进口商有什么大的作为,因为不管如何,进口的总归要转化为现实需求,如果不能转化,就完全不可能期待进口会如何变化.最后消费也是我国最寄于希望所大.消费结构及习惯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考虑到现实中几个大山压着人们:医疗保险,住房,教育成本,尽管有部分的改善,但实质仍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我的估计人们仍然会大量储蓄,如果他有收入的话。同时,如果因为失业或者可能失业,消费的增加,就更加不能指望了。最后消费最终能否成为持久消费即带来其他行业消费的,暂且称为“衍生”消费的增加也是非常关键的。比如现在农电家电下乡,据我所知,农村很多家庭电灯只是几瓦,非常之小,因为为了省电节约开支。还有的家庭有洗衣机可是都放在那,还是手洗的。所以这些东西并没有带来其他消费即“衍生”消费增加,比如手动时间减少,更多时间专业化自己工作,获取更多收入,刺激更多的消费。综合起来看,消费的增加可能远没有想象那么大,甚至可能是基本不变。
基于此,我国经济可能会是一个汤勺形。现在可能还在向底部或者底部慢慢摸索前行,可能的趋势是慢慢回升,慢慢回升可能持续非常长的时间至少三四年左右。
加快底部进程的最好方法可能是政府大量购买具有带动持久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目前多数是铁公基,然而同样的面临的时需求不旺的现实,很有可能现在基础设施投资换取是未来的非充分的利用,比如机杨远超过当地需求,在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发展背景下,这种情况可能变得更为严重,在西部发展中,这个问题也可能趋于严重。总之,这些购买不能带来持久的衍生消费。
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政府大量购买教育投资,将相关教育投资政府化,由政府买单。比如在农村培训农民相关技能,培训农村学生教育水平,将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主要是“软件”方面的,比如信息化等。城镇也是如此,加强职工进修培训,大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为未来的繁荣做准备。当人们有更高的教育水平,未来可能获取更高的工资收入,进而提高未来“衍生”消费。除此之外,这种方式可以让人们在需求不旺的时候,降低教育的机会成本,因为经济繁荣时,参加学习失去的工资收入比较多。同时这种方式也可能很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基于宏观经济的寻底及底部运行,股市操作基本原则就是涨起来(10%-40%)就大量卖,跌下去(-10%--40%)就大量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4 8:26: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