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161 2
2009-04-24

A、金融危机、救市与有毒资产

金融出了问题,金融资产当中有了“有毒资产”,毒性发作导致危机爆发。藉此,从官员到学者,对如何处理“有毒”的金融资产问题开始各施己招,从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从无限注资到“收购毒资”,但到目前为止似乎都还没有起到想象中的作用。

真正的解毒良药在哪里?想找药首先要了解有毒资产的毒性和药理机制,否则是急病乱投医。之所以推出的一系列救市措施没有起到药到病除的疗效,说明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和政治家们还不知道它的病根何在,当然,他们有推诿之词,说这是政策效应的滞后。

原则但不实际的泛泛之谈很容易,几乎有一点经济学感觉的人都会想到,故而,很早就有人对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有着许许多多的预言和理论分析,诸如泡沫太多、衍生工具泛滥、信用危机等等,但解决不了面前的实际问题。这种空泛的理论就如同所有赌徒都知道“久赌必输”“十赌九输”的道理一样,起不到阻止赌徒进赌场的作用。能对赌徒起到一点戒赌警示作用的,其实就是倾家荡产光走出赌场来的赌徒惨状。而今,欧美政府开始救济输光的金融业赌徒了,金融业变成了没有倒闭风险的部门得到了政府的额为眷顾,连这一点点警示作用都起不到了。

美国财长提出要动用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力量收购银行系统的“有毒资产”,这对银行业来说可谓天大的好消息。意味着银行业从此进入到一个安全的领地,可以随便经营,形成有毒资产之后由政府买单。

成立一个专门收购毒资的新的投资机构,不过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做法,毒还在,不过是包装成为低毒或无毒甚至有博弈价值的营养品重新出售。如同工业生产当中的有毒垃圾一样,你就是把它用封闭容器沉入到大洋海沟里,它还在,只是暂且眼不见心不烦罢了。

政府怎么会有钱去购买这些有毒的资产?如果政府有钱,何不直接将之投入到救市之用?居民会同意政府用自己的纳税钱去购买金融业的有毒资产?金融业通过种种冠以衍生工具的骗术敛聚了居民的货币,变成死钱和毒资,然后再让居民出钱把有毒资产买走,居民会不会同意这样做,那应该看投票箱里的情况了,这不是经济问题,纯粹政治。

前面有帖说过,刺激消费对经济增长没有效用,因为这要看用来刺激消费的钱从何而来。如果是来自财政,即现有的货币存量,那么被刺激起来的“增长”不过是政府的财政亏空而已,是把减少的财政收入当做经济增长,也是自欺欺人。如果刺激的钱来自新增货币,则又回到货币政策道路上了。

用直升机撒钱、无限注资其实可以算得上对症的解药,只是正应了“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医学上的解毒药对于健康肌体来说往往其自身就是一种“毒”,解毒的机理就是“以毒攻毒”。这无限注资、直升机撒钱的招数当属此列。可以解决流动性不足这个伪问题,与此同时埋下的是通货膨胀新问题的根源。

交换经济的运转本来没有一个“货币量”的问题,货币量问题是货币拜物教一手制造出来的,是一个不是问题的大问题。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还是要从这个问题入手。故而说,开动印钞机,这药是对了,但是服法不对。

这剂药正确的服法是按人发钱这种从社会底层注入的策略,而不是从金融部门从上往下的注入。为何?举例来说,你把一块海绵放在一个盘子里,把一口水倒在盘子里,水会自动被海绵吸纳,而如果把这口水直接浇在海面上,就会被直接吸纳在海绵里,不会穿过海绵流到盘子里。金融资本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货币吸纳器,而且是贪得无厌永无止境的货币敛聚者,希望注入到金融机构的货币仅仅是“路过”而流到下层去,这种“免费路过”岂是酿造金融危机的金融机构所期盼的?不说雁过拔毛,也得雨过地皮湿,岂有让它免费通过的道理?实际上,美国那些受到政府救助的金融机构的大佬们已经开始从注资这个过路雁身上拔毛,用以给自己补发工资和奖金了,难怪奥巴马也怒不可遏。

在金融危机时刻,我们常听到“货币战争”这个词经济,本质也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而任何战争,不论以何种方式展开进行,受伤最深重的永远是最底层的民众。

 

B.经济学家把死钱称为高能货币

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基于储蓄而被货币当局强行冻结的货币量,即把存款按照一定比例——准备金率——冻结起来而不容许用于贷款,这样做的理由据说是以备出现存款人大规模提款情况时付款之用。

准备金当然是现钞,这一点应该勿庸置疑,否则就不知道要准备什么东西以及如何应对挤兑了。

我们常有耳闻,粮食企业为了应付国家战略储备要求,可以用虚假的库存应付,不过这个招数自古就有。而我们无从得知,在各个商业银行的库房里,究竟有没有这么一堆货币存在那里确实是用以挤兑支付的?还是如同粮仓里的虚假库存一样,仅仅是一个稳定民心的骗局?

我们不妨假定真的有这么一笔现金就躺在各个商业银行或者是央行的库房里。这样一来,我们就会问,既然被冻结,而且从来都没有用过,何必不在造币厂的生产订单当中直接扣除?或者仅仅以央行票据的形式(甚至是空头的记录)存在?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既然是准备金,就是备应急之用的。现在金融危机了,还要它躺在那里睡大觉吗?是该让它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吧?

可能有人会说,准备金是为了应对挤兑之用的,不是用来解决金融业流动性匮乏之用的,因此,不能提用。银监会近期已召开银行紧急会议,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排查行动,这项行动的起因就是某两家银行发生了企业存款被挪用案件,初步统计的涉案金额分别达到2000万元和2700多万元。的确尚且没有听说过银行准备金被挪用的事情。

如果银行的准备金到今天这种金融局面还不到用武之地的话,准备金就完全属于多此一举的东西了。当出现局部的挤兑现象,如果国家不想让这家银行倒闭,就可以命令其它银行来支援,当然,还可以干脆赖着限制提款(这种事情不止一次发生了);如果国家愿意让它倒闭,完全可以见死不救任其自生自灭。假如发生全面的挤兑,对不起,国将不国了,谁还会考虑用这种书生方式来应对?你见过那个国家在全面挤兑时是靠动用准备金救国于危亡的?

所以说,准备金其实就是死钱,就促进商品流通来说,是最低能的货币。 

那么,准备金的“低能”“无能”和“死钱”状态与题目当中提到的“高能货币”有何联系?

“高能货币”之说源于经济学的“存款创造”理论。经济学家说,如果央行发行一笔现钞给某商业银行,这个商业银行可以将之转存到另一家商业银行,这第二家银行在扣除准备金之后还可以转存在第三家商行,如此一直玩下去,最后商业银行系统里的存款总量会非常之大,也就是说,一笔原始的货币,可以形成一笔很大的“存款”,这个过程被经济学家称为“存款创造”,这个能创造出远远超过本身数量的货币流量的原始货币投入,就是所谓的“高能货币”。随便一本经济学教材都会讲到,存款创造的总额是初始存款R与所谓的“存款创造乘数”(准备金率Rd的倒数)的乘积,即R/Rd。

我实在不知道这个被创造出来的“存款”有何用途,也不知道经济学家为何对此情有独钟。这个理论一开始就有一个荒谬的先决条件,即“高能货币”只在银行系统中流转,而不流出银行。我还真的搞不懂为何要发行这种只在银行系统中流动的货币。

但是,你很少看到有教材在谈论存款创造的同时强调指出准备金的总额有多大。其实这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是经济学家有意识淡化的一个问题。现在我们不妨用经济学的这个“存款创造”的理论来计算一下,在创造存款的过程中,究竟有多少高能货币被以准备金的名义提了出来。

在现钞印制量为A的时候,准备金率为x时,在实现存款创造的同时伴生的准备金总量为,第一次存款准备金为存款量A与准备金率的乘积Ax,大家不难推出,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转存过程中提留的准备金依次为:A(1-x)x、A(1-x)2x、A(1-x)3x、……A(1-x)n-1x,则在n次存款过程中计提的准备金的量就是:

Ax+A(1-x)x+A(1-x)2x+A(1-x)3x+……+A(1-x)n-1 x

这是一个初等数学里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其中A是新增的原始货币量;x是准备金率,取值(0,1),当前中国的银行准备金率是12%,即x=0.12;n是重复存款次数,n是自然数,n=1,2,3,……上述等比数列相邻两项的比值为(1-x)。

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这个数列n项和为:

Ax [1-(1-x)n]/[1-(1-x)]=A/[1-(1-x)n]

在准备金率x=(0,1)、当n趋于无穷大时,

limtA (1-(1-x)n)=A

即在无限次转存的情况下,计提的准备金总量=新增货币的量。

也就是说,不论准备金率定为多大(0,1),无限转存时总的准备金的提取量恒等于货币发行量A。即不论发行多少货币,为了可以让它显示存款创造的“高能”,就必须把所有的货币变成准备金放在国库里不得动用,即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货币进入到流通当中。

既然“存款创造”就是把所有的现钞货币都变成了呆在银行库房里的准备金这种低能死钱,那么我们要问:这种“创造”有何用途?

到此读者不难发现,所谓的“存款创造”不过是一个十足的经济学笑话,意味着为了存款而存款,要实现那个看着喜欢实际没有用的存款创造最大化,就不可能有任何一分钱进入到流通领域。但是,现实是经济体内有着大量的现钞流动,这就从反面说明,没有人搞只存在于幼稚的经济学人书本上的那个画饼式的“存款创造”。

那么,对于非现钞的流通来说,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存款”,按照银行法最终还是要提取存款准备金的,这就是说,除了银行外边流通的现钞(现金漏出)之外,所有的货币都是无须印刷的,因为印出来的钞票要么进入流通而丧失创造存款的高能,要么去创造存款而变成以准备金的形态放在银库里的“死钱”。

+++++++++

你会向自己的朋友借一笔钱,把它存在自己的名下,然后陶醉于自己的存款增加吗?一般不会吧?但是现在,经济学家们却让银行家们这样干了,而且美其名曰“存款创造”,并与银行家们一起乐在其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5 6:53:24编辑过]


王平  金币 +2  金钱 +100  奖励感谢一直对专栏的支持 2009-4-24 21:12: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25 19:48:00

热烈祝贺“破坏分子”用户被锁定。

[em17][em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5 20:02:00

哈哈,被解锁了。够你恶心一阵子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