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3-29 21:41 
在有多种货币同时流通的市场上,常常可以在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看见写有不同货币的价格,例如x美元,y ...
你说的这情况,在实际中确实存在,但是,大多时候,只存在于极少数的场合。此是其一。其二,一个商品标注不同的价格,这些货币价格表面是不同,但是,他它们其实都是按照商品卖出者本国的货币作为底价换算的,它们换算后都是一样大。
我说的情况并不只存在于极少数场合,在欧元区和澳洲,都可以同时使用当地货币和美元进行消费,香港则可以同时使用港币、人民币和美元。其次,不同国家货币换算的比例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到底是换算后都一样大呢,还是因为他们是一样大的才这样换算?
如能换来一夸特小麦的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不能完成交换或者说根本不会按照1比X量鞋油=1比y量银子=1比z量食盐…的比例进行交换,何来马克思说的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这样的公式?
马克思所讲的当然是交换完成的情况,因为不管交换的过程如何,一定会产生一个相对稳定的交换完成的情况。虽然这种完成情况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但作为科学研究来说,只要这种完成情况是一种客观存在,就可以把它作为既定的前提来进行研究。
就像地球上物体的重量都会随着在地球上的高度或维度的变化而变化一样,因此,你在地球某一高度和维度上所面对的一个物体与在另一个高度或维度上所面对的同样体积的同类物体的重量绝对是不一样的。但这并不妨碍物理学家在物体的重量都不再变化的同一高度和维度上对不同物体之间的比重进行研究。你难道可以因此而指责物理学家,说他们在研究物体的比重时没有先研究每一物体的重量变化过程,所以他们所说的物体在同一高度和维度上的重量只是一种比喻吗?所以他们在同一高度和维度上对物体比重的研究是错误的吗?
你倒说说看,这能换来一夸特小麦的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能否按照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进行实际的交换!
按照你的前提,在同一个市场上,x量鞋油、y量银子、z量食盐都可以换得一夸特小麦。现在假设换得x量鞋油需要2y量银子。那么请问,你是小麦的所有者,你现在需要银子,你是会用一夸特小麦直接换取1y量银子呢,还是用一夸特小麦先换回1x量鞋油,然后再用1x量鞋油去换取2y量银子?
如此小儿科的问题,你先去问问你教的学生,看看他们会给你什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