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91 2
2009-04-27

新闻背景

历经调整后的第一个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距离清明三天小长假还不到一个月。今年清明出游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从上半年看,4至6月出现清明、五一、端午3个小假期,估计其中五一出游是最旺的。对比往年,今年的五一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尤其是周末游结合小长假,形成了2~3日的线路行程,让人们对省内短线游更加期待,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希望。那么,省内的景点、酒店和旅行社都准备好了吗?

带着这些问题,本期谈话室邀约来自一线的景区以及旅行社管理者,为读者详解第一个清明三天小长假的实际情况,预测五一小长假的情况,并探索旅游行业如何深度开发小长假市场。

清明假小结:四月小淡季中现高潮

旅行社:参团游旺过平时周末

曾义:今年清明期间参团出游同比去年清明增长一倍多,也比一般周末游好很多。一般意义上来说,清明是传统假日三天小长假中最淡的。旅行社还推出了一系列特价线路引导市民在小长假出游。

黎仲能:今年清明参团以一天游、三天游居多,以外地白领为主,出游价格也维持了淡季的水平,出游人数比往年4月淡季有了大幅提升。

景区:一天游火爆 自驾游占八成

周华:今年清明有假期,对往日清明不出游的观念有一定冲击。尤其是散客、家庭自驾车增长迅猛。今年清明小长假白水寨接待量要比三月份普通周末超过50%,而且80%都是自驾客。

徐伟跃:今年清明期间,古龙峡迎来了自元旦以来最大一次客流。也受春节期间低温天气导致花卉花期推迟的影响,如古龙峡禾雀花在三八节期间还未怒放,清明时节反而很旺盛。

戴品礼:今年清明期间,盘龙峡人气旺过一般周末游。旅行团与周末差不多,到了4月4日、5日,450多间客房达到100%的入住率。自由行、自驾游、家庭游出现高峰。

欧阳永亮:今年清明小长假对景区的影响相当大,3天假期中,人们有1天扫墓拜山,因要视乎天气,出行日期难确定,所以参团人数增幅不明显,但自由行、自驾游等散客增长幅度大。2天团与周末差不多。清明当天超过80%是自驾客,其中1天游更是火爆。

五一预测:依然火爆 价格平稳

省内游将更火爆

与往年的7天五一黄金周相比,今年省内游消费是否会更加集中,不过游客的出游品质却不会出现问题,反而会比平时的7天黄金周要好。

黎仲能:以前的五一黄金周,省内也就是旺3天左右。今年有可能是5月1日最旺,3日也未必淡。因为不少自驾车游客会避开出游高峰。五一黄金周出游人数在历年黄金周中所占比例最小,对旅游业的影响有限。按照往年经验,与十一黄金周、春节旅游不同,实际上五一黄金周出游团队都以省内短线游为主,大多数是在1日、2日出游,长线游的出游人数并不多,而取消五一黄金周后,部分参加长线游的游客会因为没有假期而转为短线出游,这样省内短线游人数将增加。

曾义:随着市民出游经验的日渐丰富,市民出游更加理智,选择节前或节后错峰出游,不会一窝蜂集中在黄金周出游;而旅行社经过多年的考验,对黄金周“应对自如”。许多市民有五月出游的习惯,因此预计今年出游人数不会比去年大幅下降。而且今年价格比去年低了30%左右,仅比平时周末略高。省内游涨价不够明显。

周华:五一三天假之外,接下来还有五四青年节,不少单位团体会留出半天出游,因而五一旺季还会持续几天。

旅游品质更有保证

周华:五一小长假从7天减为3天,直接减少了景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这让大家更有精力关注提高服务质量。

徐伟跃:古龙峡在省内景区率先引入了分时限客制度,这项制度已经在国内不少知名景区成功推出,将每日的游客量控制在景区最佳容纳量内,这对提升游客满意度非常有帮助。

欧阳永亮:3天小长假调整,有助于景区进行人员调配,例如将更多的员工从酒店部门调配到温泉部门。而且景区在经历了多个黄金周之后,基础设施上不断扩建,在接待量上完全没有问题。目前,温泉大观园能同时容纳6800人。

戴品礼:黄金周的“缩水”和小长假的“普及”,能够缓解长假游客高度集中带来的交通、酒店和景区压力,摊低游客出游成本,平均释放其他时间段的出游运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27 11:06:00

观念更新:3天小长假利大于弊

对于五一小长假,公众和专家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让假期平均化,有助于淡化淡旺季情况,对各方都有利;有些人认为,将原先的7天减为3天,将大大影响游客出行。

有利于分流集中出游

曾义:从4月开始,每月都有一个小长假,有助于分流集中出游的情况。短线游成为习惯,长线游在一年中错峰,有助于资源合理利用。游客选择度更高。

徐伟跃:取消五一黄金周后,现在大家的黄金周恐惧症减轻了很多,市民选择出游的时间弹性更大。旅行社和景区无淡旺季区别,就能做到平衡发展,争取全年打好仗。

3天游产品选择越来越多

欧阳永亮:小长假出游,尤其是自驾客喜欢一时心血来潮,出游无计划。大家心态上还需要经历几个小黄金周的洗礼,消费者心态才会趋向稳定,使得出游成为一种习惯。目前,游客消费习惯还需要缓冲期。

曾义:旅行社也在不断适应新的假期调整。经过元旦和清明小长假3天新线试水之后,到了五一小长假,除了一般常规线路之外,还会有更多越来越成熟的3天线路,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发展契机:

景区升级将现新热潮

三天小长假和周末游,对于省内景区是重大利好,掀起了新一轮的景区扩建高潮,一些景区纷纷增加客房数量,完善配套设施。

谋划一:

景区配套项目、主题活动升级

徐伟跃:景区做好配套,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含金量”,促进“二次消费”;丰富产品内容;注入文化内涵,是下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古龙峡漂流在五一期间力争做好口碑,同时与国家体育总局一起举行“激情2008一起漂”活动。

欧阳永亮:温泉大观园目前正在进行二期规划,首先是动工新建400间巴厘岛式风格客房。另外加强配套,推出了“东南亚风情美食”和龙门各镇特色菜。针对家庭自驾推出“烟花汇演”。

戴品礼:盘龙峡在景区漂流、水车、薰衣草等主题的基础上,重点完善了别墅、餐饮和水上娱乐休闲活动。而且,薰衣草从5月开始进入最好的季节,这成为五一小长假的另一亮点。同时,盘龙峡针对五四还推出拓展项目。

周华:白水寨景区还推出了全新的山水乐园漂流项目,在原有生态观光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参与型项目,会更好地满足游客需要。

谋划二:

打造广东旅游品牌

徐伟跃:旅游产业蛋糕大、竞争更大,尤其是同质严重,小长假更要提高文化内涵,除了专注省内市场之外,还要拓展国内和境外市场,真正将温泉和漂流品牌打出去。这需要政府产业引导、规范,形成产业同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北京人、江西人来南昆山温泉大观园串线。同时,盘龙峡吸引了不少广西团队过来。各温泉度假村还有港澳团。

谋划三:

提升出游计划性景区服务水平

徐伟跃:将国内不少知名景区已经成功推出的分时限客制度引入古龙峡。同时,政府熟练运用各种手段,例如将景区资讯加入到更多车载GPS地图系统,对自驾客就非常实用。

欧阳永亮:建议旅行社和游客都提高出游计划性,同时政府交通出行信息应该有统一及时的发布平台。

记者手记 小长假对旅行社是大考验

三天小长假对于旅游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景区和旅行社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将此视作机遇,欢欣鼓舞,并借着这个契机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还有的将此调整视为转型,对于线路调整和消费者心态变化持保留观望态度。

首先,省内景区和度假村是最大的受益者。三天小长假加上周末游,让省内游持续火爆,尤其是自驾客周末出游的习惯正在形成。不少景区、度假村的高层在思想上已经充分意识到要“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扩大规模,更要提供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

其次,三天小长假对旅行社的正面作用明显不如景区。不少旅行社的小长假参团游人数和最旺的周末游不相上下。其实,对于新的休假制度调整,目前不少旅行社都是处于等待、观望、试探阶段。而最新的数据表明,2007年,除了少数几家旅行社盈利之外,广州超过半数的大中型旅行社在主营业务上出现了亏损,不少旅行社都是依靠租车公司、导游公司的利润来反哺旅行社主营亏损。

而且最致命的是旅行社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丢掉了不少中青年游客市场,让这部分含金量最高的客源转而选择自由行、自助游。生死存亡关头,旅行社应该发挥上联景区、下接游客的优势,加速对原有的线路进行完善调整,痛下决心提高旅游质量,让大家对参团游的信心不断增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7 11:08:00

不妨跳出钱眼来看国内游

在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韦苇提出新的观点:国家不应提倡国内游。这个观点让旅游业界一片哗然。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韦苇委员直言,发展国际旅游,掏外国人的腰包增加本国外汇收入是应该的。

但国内旅游是省域之间互掏腰包,当然也是掏富人的腰包为穷人增加就业机会,但不会增加社会财富总量,反而污染环境,消耗能源,损坏文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旅游业是要控制在环境、交通、能源可承载的限度内的,所以要控制国内游的规模。

乍一听来,韦苇委员的观点似乎也不无道理,国内旅游业所产生的经济模式,说白了不过是把张三的钱,转移到李四口袋里,从经济总量这个大盘来看,确实并未有所增加,更何况,旅游业对于交通、能源的消耗,也不可避免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对于一些自然、文物保护区,假如超承载能力接待游客,更将对自然和文物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韦苇委员限制“国内游”的观点似乎完全言之在理。

不过,假如把韦苇委员有关“国内游”的经济观点加以延伸,那么与“国内游”类似的国内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岂不是都可以被归为“不增加社会财富”一类,这些商业活动,不可避免也会消耗能源,污染环境,是不是都应该在受限之列呢?然而,假如真的没有这些国内商业贸易活动的话,人们恐怕不得不回归自给自主的生活状态中,经济恐怕也将因此而倒退回小农经济时代。不难看出,韦苇委员有关“国内游不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逻辑与观点,其实恰恰犯了经济学上的常识性错误。事实上,贸易、旅游等经济形态,之所以能够存在,甚至成为不少发达地区和城市赖以生存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有它的经济道理在,与贸易一样,旅游业确实并未生产出实实在在、能够拿在手上的商品来,但这却并不妨碍这些行业散发自身的魅力,体现自身的价值。以旅游为例,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但是对于旅游者来说,他们的旅游经历,在游历这些河山中所获得的享受与认知,其实正是不可估量的价值。游客们不辞车马劳顿、花钱不菲,也要亲临其境的原因也正在于此。这也是为何,一个地区居民的出游次数与质量,往往会被作为评判这一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数的重要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评判“国内游”的价值,决定“国内游”是否应当受到限制,恐怕不能仅仅从“钱眼”里来看问题。

事实上,假如回归“国内游”的本意,让本国居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本该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从这个视角出发的话,国内游不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这一“前因”,其实不应得出“应当控制国内游规模”这一“后果”,而更应得出既然无损经济总量,何不降低“国内游”价格,从而让更多百姓和居民能够游得起“大好河山”,增进国民福祉这一结论来。但愿,审视和评价“国内游”政策,能够更多的跳出“钱眼”,回归“人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