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否再度变成了经济病人?抑或是像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Alistair Darling)上周三在预算演说中所主张的那样,英国只是众多遭受重创的高收入国家之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答案如此含糊的原因是,财政恶化属于特别事件,而经济崩溃则不是。
让我们从经济谈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英国经济今年将收缩4.1%,明年将继续下滑0.4%。应该强调的是,这比英国财政部的预测糟糕得多——财政部预测,英国经济今年将收缩3.5%,明年将扩张1.25%。
IMF对其它大型经济体的预测如下:对所有发达国家而言,今明两年将分别下滑3.8%和持平;美国将下滑2.8%和持平;欧元区为下滑4.2%和
0.4%;德国为下滑5.6%和1.0%;日本为下滑6.2%和增长0.5%。因此,英国的预测数据接近所有发达国家的中值,优于德国和日本。
实际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受冲击最严重的不是肆意挥霍的高支出国家,例如英国和美国,而是一些谨慎的高储蓄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后者的人民往往认为这不公平,因为结果不应如此。唉,生活就是不公平的。
严肃的答案是,卖方和债权人的经济和金融健康不可能脱离买方和债务人。如果顾客破产,那么供应商可能会陷入同样的困境。这就是日本制造业产出的下滑幅度堪比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期间的美国的原因:自去年年初以来,日本制造业产出下滑了37%。
现在再谈谈财政状况。IMF预测,今明两年,英国整体政府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分别为9.8%和10.9%。英国财政部在预算报告
中预测,在2009-10年和2010-11年,整体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将为12%或更高。这表明,IMF的预测要乐观得多。至于IMF对其它国家财
政状况的预测是否同样过于乐观,我就不清楚了。
无论任何,在七国集团(G7)中,IMF对英国明年政府赤字的预测最高,只有日本(9.8%)和美国(9.7%)与英国相近。与此同时,IMF预计
明年德国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仅”为6.1%。另外,2007年至2010年之间,英国政府赤字占GDP的比例将上升8.3个百分点,这也是七国集团
中最高的,只有日本(上升7.3个百分点)和美国(上升6.8个百分点)与英国接近。
并不令人意外的是,IMF还预计,英国的净公债将出现相对大规模恶化,2007年至2010年,英国净公债占GDP的比例将从38%升至67%,增
幅达29个百分点。这一次,日本领先于英国,增幅为34个百分点,而美国略微落后,增幅为27个百分点。但德国的增幅仅为16个百分点。另外,预计英国的
净公债此后将继续增加,占GDP的比例很有可能达到100%。
那么,在经济恶化没有那么严重的情况下,英国的财政恶化为何如此严重?
一个明显的答案是,英国经济中已崩溃行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收入密集程度尤其之高。因此,经常性收入占GDP的比例预计将从2007-08年的38.6%下滑至2009-10年的35.1%,降幅达3.5个百分点。
更为深刻的答案是,正是在私营部门由债务驱动的支出最高的国家,私人收入和支出余额的波动最大。IMF(含蓄地)预测,2007至2010年,英国
私营部门收支余额占GDP比例的变动幅度将达到9.6个百分点(从-0.2%至9.4%)。相比之下,德国的波动幅度仅为0.6个百分点。
当私营部门收缩支出(相对于收入而言)时,经常账户或财政余额必须以相反的方向发生同等幅度的变化。经常账户赤字的变化总是相对缓慢。经济结构很难迅速改变。因此出现明显恶化的一直是财政状况。
因此,在遭受危机打击的国家,私营部门削减支出的后果是财政状况恶化。在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其结果是出口与产出大规模萎缩。英国(和美国)财政状况严重恶化以及德国和日本制造业产出和出口大幅下滑,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那么这让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呢?答案是,当巨额财政赤字本身变得不可持续时,对于双方而言,此次危机都将进入下一阶段。这是未来将面临的巨大经济危险——不仅仅是英国。
译者/梁艳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8 16:29: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