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874 0
2016-03-26

自然与人-29.7   气候的变冷或变暖并非人类力所能及


李开乐


    摘要:气候变化非人类力所能及。气候变化是学术问题,应该还原给科学界去进行认真地研究探讨,不应该将其变成国家政要之间政治经济相互博弈的筹码。正确地认识大自然的规律非常重要,应该理智地面对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

    大气系统是个天然的巨型耗散结构,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涨落现象都是内因所决定的。人类对几个钟头以内的某些小天气变化可能略有调节能力,可以使小雨云消散,或者让浓雨云的雨势加大些。但是,如果大气本来就要下大雨暴雨,或者本来就天空无云,你绝对不可能对它怎么样。至于对中、长期天气变化就更是只能顺其自然了。尤其对于一年以上,按目前人类的智慧要预测其气候的变化趋势已经极度困难,想改变其变化趋势就更是回天乏术了,哪会因为多了一些工业和汽车就改变了气候呢?多挖了几筐土是撼动不了泰山的。光是太平洋底的那20万座活火山的综合影响(见“自然与人-19.8”),就已经使所有人类活动影响都是小巫见大巫的了。
    目前人们对地球变暖问题已经炒得很热,有关气候变暖的国家首脑会议频频召开。对此,笔者认为这已经偏离了科学的方向。气候变化本来是学术问题,应该还原给科学界去进行认真地研究探讨,不应该将其变成国家政要之间政治经济相互博弈的筹码。说到底,这实际上也是某些发达国家想以此压制发展中国家工业大发展的借口。除了别有用心之外,只有无知才会乱指责别人和乱怪罪自己,所以,正确地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都很必要,人类最终的目标都应该是全面使用永不枯竭的可再生能源。但是,后发展国家先尽快发展,尽快改善生活也是应该的。
    在此,必须划清界限的是,气候变暖和某些工业污染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工业和汽车向空气和水中排放有毒物质必须极力防止,但二氧化碳应另当别论。二氧化碳太少了,森林难以维持,人为了优化生存环境而不断进行绿化就已经在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就怕二氧化碳浓度太低了连农作物也生长不好哩! 所以,理智地面对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才是明智地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