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67 0
2009-04-29

文章提交者:谢茂拾          发表时间:2009-4-28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充满误会的时代。尽管互联网也使远距离的交往有所改善,但是,这种改善实际上是一柄双刃剑,也许使你对别人或者别个国家的误会更深。因为能够有时间交往和有机会出国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听别人说,或者是依据于教科书。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那些交往少的人,那些没有出过国的人往往写了大量的文章,说了大量的话,而这些文章和话又往往来自于那些交往少的人的之手之口,或者根本没有出国的人的之手之口。所以,我们所收集到的信息往往就是来源于这样一些杂乱的信息,也就是本身想象的信息,或者教科书编织的信息。于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民众误解越来越深。
    我上中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和周围的人还常常谈到这样一些荒诞不经的传说。譬如,老师说,朝鲜战争我们胜利的法宝是晚上打仗和山地打仗,而美国人因为晚上看不见东西,没有膝关节不能走山路,所以总是吃败仗;我奶奶告诉我,洋人身上满是羊骚臭;等等。许多年后,我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当然,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是,我还是发现,类似美国人晚上看不见东西的传说至今仍然长盛不衰。譬如,偶尔在工作中(给大学生讲课)谈到民主、自由、人权等词汇时,很多学生总是会投来奇怪甚至是恐怖的目光;如果你在互联网上的重要网站留言,说一点肯定美国民主体制的语言,即使网站不将其立即删除,也会遭来其他留言者的一片辱骂。我有时候真是想不通,一个没有到过美国,甚至连美国人也没有见过的中国人为什么对美国如此深仇大恨?记得911发生的时候,我正在我任独立董事的公司加晚班,正在工作投入之时,突然,我听到窗外的街上一片欢呼,如此深夜有什么喜事呢?后来秘书进来告诉我,是美国世贸大厦被恐怖分子撞了,许多人在庆祝!我赶紧收看电视,但是,脑子里却一片茫然:难道这就是中国人应有的精神?美国人得罪了我们什么?我看过一部抗战的书,讲的是我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美国如何无私援助中国的史料。看完后,我从那确凿的历史事实中感慨万千: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中国可能早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世界的历史也许已经改写。可是,这样的事情,我问起过很多搞历史的老师,他们都说不知道。他们甚至不知道中国政府1946年在湖南衡山建有中国最大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当然,他们根本没有听说过抗战期间曾经有350万中国国民军将士丧亡。这数以百万计的躺在衡山陵园的烈士,从1949年以后,直至今日都没有接受过国人的任何公开纪念。而那些历史老师只听说当时的政府是卖国求荣的。我想,卖国求荣,为何阵亡300万将士?包括216位阵亡将军?
     我对许多人过激的反美行为迷惑不解,特别是对一些年轻人狂热的所谓爱国热情也看不懂。我怀疑,他们是否关心中国大多数百姓的疾苦,他们是否知道中国真正的过去,他们是否知道中国真正的未来;有个老干部告诉我,如今的许多年轻人,他们的眼中更多的是自我和物欲金钱,脑子里只有教科书描述的一切;他们懒得思考••••••。我想,长此以往,一个封闭的网络时代将会使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误会更加深化!当然,所谓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也会越来越遥不可及。那种将总统关进笼子的民主体制也只能是一个永远的梦呓!
    今天看见一个帖子,放在这里供读者欣赏!
    
    美国人常把总统当成搞笑的对象。2006年1月11日《洛杉矶时报》就报道过,在美国有一个十分火爆的网络竞赛拿布什开涮,名为“三十秒布什”,专门向社会征集讽刺布什的幽默短片。短短数月,该网站就有二百万人注册,并征集到了一千五百一十二部讽刺影片。与此同时,批评布什的书籍如《布什的谎言》、《巨大的谎言被揭穿》等充斥美国各大书店。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没有王权统治痕迹的国家。几十年前,杜勒斯的外孙子上小学时,有一天回到家里激动地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没有告诉我?我的外祖父曾做过总统,历史课本上都写着呢!”母亲平静地说:“这实在没什么可激动的。自从美国诞生以来,每隔四年就选出一位总统,这不是很平常的事吗?”
    肯尼迪当上美国总统后,一大帮人去其母亲家祝贺,恭维肯尼迪是伟人。肯尼迪的母亲立即纠正说:“家里还有一位伟人,他就是肯尼迪的哥哥约翰,正在农庄里种土豆呢!”这就是美国人对总统的看法。在他们眼里,总统只是最高级的“打工仔”,他们自己才是老板。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学语文课本和大学英语课本都选有《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那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诗。一位在重庆工作的美籍教师说:“你们的很多东西我们老外永远不懂。在我们那里……国务卿也许确实很累,忙得关不上灯,但他不是国家的首席公务员吗?按你们雷锋叔叔常说的一句话,这不是他应该做的吗?”
    美国社会以信誉著称,但对总统却不相信。他们认为总统是靠不住的,所以对总统的权力极力加以限制。美国国会里议员们争论激烈,决议极少有“一致通过”的时候。美国开国元勋之一杰斐逊二百多年前就说过:“假如让我决定我们应该有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一刻也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美国报纸像“牛虻”一样紧紧盯住政府。里根时期的国防部以“泄露国家机密”为由状告《华盛顿邮报》,官司从州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结果还是国防部输了;克林顿因为风流韵事,痛哭流涕地跪在希拉里面前请求原谅的事可以登在美国报纸头条。在美国,人一旦爬上总统这个巅峰位子,就变得坐卧不安、诚惶诚恐起来。他们战战兢兢地为本国人民服务,每迈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被送上审判台。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被弹劾下台,克林顿因为“莱温斯基丑闻”被推上法庭。1789年乔治&8226;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丝毫没表现出兴高采烈、踌躇满志之态,在去纽约赴就职典礼的路上,他感到自己“像是一个赶赴刑场的囚徒”,他深知“假使自己尝试失败,势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托马斯&8226;杰斐逊把总统职位称作“灿烂的不幸”,安德鲁&8226;杰克逊则称之为“光荣的奴役”,格罗弗&8226;克利夫兰认为“总统简直是作茧自缚”。哈里&8226;杜鲁门有一次在白宫铁栅栏外散步时说:“那边是一个巨大的白色监狱。当总统真是骑虎难下:你要么让老虎前进,要么就会葬身虎口。”
    布什总统说得更为精妙:“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