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6学年下学期第六周,本周发送“环境宏观经济学”系列文献解读之六:替代还是互补。由于才疏学浅,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教,一起交流。本人研究方向财政政策、环境政策与经济增长,如对这些领域有兴趣的大牛、小牛们,可多多出来交流讨论,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李志清环境经济工作室。复旦大学李老师人非常好,本人不是复旦的,在武大,因此不是广告
!
Ref:Christopher S.Decker, Mark E.,2012, WoharSubstitutability or complementarity? Re-visiting Heyes’IS-LM-EE model,Ecological Economics,74:3-7.
替代性还是互补性?
Christopher S. Decker, Mark E. Wohar
许文立简译
xuweny87@163.com QQ5494251267
编者注:这篇文章也很短,但是这篇文章又解决了一个问题,看完之后,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想到?只能说这就是边际贡献,Paper的学术价值可能正体现在这。这篇paper其实很简单,就是把Heyes(2000)的IS-LM-EE模型重新做了一遍,加了一些新的文献,改进了一个参数的含义(我说的是改进含义,而不是引入新的参数,这个含义的改变,就改变了EE曲线的形状位置及其所有政策含义):物资资本和自然资本到底是替代性还是互补性?前期很多研究对这个意见不一致,Heyes(2000)以及Lawn(2003)、Sim(2006)都是在替代性的假设下,而这篇文章则是互补性假设,其他分析过程一样。
1 引言
Daly(1991)提出环境宏观经济学之后,Heyes(2000)扩展了IS-LM模型,加入环境均衡曲线EE,构建了IS-LM-EE曲线,Lawn(2003)和Sim(2006)均扩展了IS-LM-EE模型。但是IS-LM-EE模型基于物资资本和环境资本是替代性的假设。
而对于物资资本和环境资本之间的替代性还是互补性问题,前期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Hudson和Jorgenson(1974)、Pindyck(1979)均认为是替代性的,而Berndt和Wood(1975)、Prywes(1986)、Arnberg和Bjorner(2007)认为是互补性的。Neumayer(2000)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本文就是在互补性假设下来讨论IS-LM-EE模型及其政策含义。
2 模型回顾
模型与Heyes(2000)等人的一样(编者注:可参见环境宏观经济学系列文献解读之三、四、五)。需要注意的是,EE曲线的方程

在Heyes(2000)等的设定中,EE曲线斜率为负,因此,向右下方倾斜。因此,其得出的政策含义为:积极财政政策引起经济的萎缩,积极货币政策引起经济扩张。
而本文假设物资资本和自然资本互补,那么,利率的提高,会使得物资资本和自然资本投入均下降,即
,因此,作者重新定义了e(r)方程
,那么EE方程为

此时,EE曲线的斜率为正,向右上方倾斜,IS-LM-EE曲线如图2。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如图2a,积极的财政政策,IS曲线移动到IS’,产品货币市场均衡处于b点,而b点在EE曲线右边,因此,环境退化,为了使得保持在可持续的路径上,需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LM曲线左移到c点,实现均衡。此时,资本成本上升,但产出增加,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引起经济扩张;
二、货币政策的含义:
如图2b,积极的货币政策,LM曲线移动到LM’,产品货币市场在b处均衡,但是b也处于EE的右边,必须要配合以紧缩的财政政策,左移动到IS’,在c点实现均衡。此时,利率下降,产出下降,因此,货币政策会引起经济萎缩。
其他的内容就与之前解读的内容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