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3245 1
2016-03-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3-28 08:57:05
谢谢提供的资料!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在下面贴出。
煤炭产能与产量即相互关联又不是等同的关系。产能是一种能力,而产量是实际产出的数量。笔者先前在有关产能分析文章中就曾有过这样的比喻,产能可以看作汽车的最高时速比如180公里,但实际速度可能只有120公里,或者120公里是一个安全合理的速度,120公里可以看作是产量。如果每天按180公里的时速前进,那离危险就不远了。同样由于煤炭生产地质条件复杂、煤质变化、安全因素、运输条件、政策变化等种种原因,煤炭产能并不能全部转化为产量,也应是说一部分产能实质上无效产能。但这不能成为,煤炭行业产能无序增长的理由和条件。

    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顾问、煤炭市场著名分析人士武承厚先生的预测,到2010年中国煤炭年度产能35亿吨,而年度认可产能32.9亿吨,这其中的产能之差2.1亿吨就是无效产能,或者不能发挥的产能。根据中国煤炭市场课题研究小组的报告,2010年中国煤炭市场需求量约为29.6亿吨。产能过剩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但人们不仅要提出这样的疑问,产能过剩下的煤炭市场并没有出现市场过剩、价格不仅没有下跌,近年来还是不断上涨。其实正是一些因素的作用,使煤炭产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然灾害事件,抑制了产能发挥。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恐怕是2008年的国务院两次煤炭电油运协调会了,当年在2月和5月由于南方地雨雪冰冻灾害和地震后重建,加上资源价格的通膨,协调煤电油运、保证国民经济建设上了国务院的议题,这在世界各国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当时铁路部分中断,产煤区的产量运不到需求煤地区,当煤矿库存增大无法承受时,只有减少产量,也就是说产能发挥不足,产量受到影响。

    二是煤炭安全整顿、检查影响产量。不可否认,小煤矿事故多,是中国煤炭行业的一大顽疾,尽管近年来事故率下降,安全形势好转,但目前仍未摆脱“一人有病,全家吃药”的整顿模式。只要一个地方发生了煤矿事故,当地所有的小煤矿都要停产安全检查。这个阶段,煤炭的供应会受到影响,供求偏紧的态势有所增强。煤炭产能被整顿事故压制了正常的释放。山西北部地区多次事故,都曾导致大秦铁路运输量短期内大幅下降,煤矿产量下降导致港口库存不足。

    三是铁路运输也是影响产能发挥的因素。2000~2007年,铁路煤炭运输量年均增长12.3%,但个别缺煤地区的煤炭需求不能满足要求。仅以煤炭资源稀缺的鄂湘赣煤炭运输布局规划以例,专家预测,到2010年三省煤炭调入需求量为1.54亿吨,北路煤运能力为1.34亿吨,缺口0.20亿吨;2010年铁路承担“三西”(山西、内蒙古西部、陕西西部)地区运量约95700万吨,而实际需求10000万吨。北方港口下水煤的能力5.5亿吨,而实际需求7亿吨,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运输制约因素,使得煤炭产量不能及时转换为煤炭商品。总体上看,运输结构导致缺煤地区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也影响了产能的发挥。        

    但金融危机可能改变了原有的市场和运输结构,特别是随着铁路的建设和港口建设的大幅增长,运输对煤炭的制约越来越弱。产能转化为产量的比例在不断增加,有效产能释放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

    另外,地质条件的变化,比如断层的出现,使部分煤炭质量下降、含矸率上升、灰分提高等因素,被当作产量的杂质,也不能算有效的产量。最严重的时候,有近一半产量都是矸石。这个矿井的实际产量远远低于产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