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563 0
2016-03-29

截止16年3月16日,新三板上挂牌企业数量已达6081家,其中做市转让1394家,协议转让4687家,然而,当天有成交个股的数量却仅占总数的六分之一不到,约合1007家,成交金额更是只有区区8.06亿元,还不及A股市场上单只个股的成交量。我们不禁要疑问雷声大雨点小的新三板市场究竟怎么了?

一. 整体经济形势未见好转 打击投资者信心

从2015年延续至今的经济低迷直到现在仍未见好转,眼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高达25%。15年底,16年初,受美联储预期持续加息讯息影响,外资大量流向美国市场。在国内经济不景气,外资流出两大棘手问题的夹击下,中国资本市场亦难逃跌跌不休厄运。

二. 上市门槛低 投资门槛大 市场无人问

与主板及创业板相比,新三板挂牌上市的门槛无疑要低得多,存续满两年,主营业务突出,具备现代股份有限公司架构的公司都可以再新三板上挂牌上市,对于盈利并无太高要求。这就导致了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时候难免遭遇选择困难症。

其次,与鱼龙混杂挂牌企业相对应的,新三板上的投资门槛高达500万元,极具风险,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犹豫情绪。

三. 政策红利未落到实处,市场犹豫不决

市场上呼吁已久的分层制度、注册制、竞价制,到目前为止仍只有分层制提上了日常,其余对三板市场影响重大的注册制度及竞价制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速扩张的挂牌数量,鱼龙混杂的企业,这些情景加剧了市场对新三板的悲观预期。

四. 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券商缺乏买卖动力

我国的新三板市场做市商主要是通过通过协议转让(从股东处购买股票、在挂牌前向股东购买、从公司增发股票中获取)、定向增发(做市商向拟挂牌公司认购)和从市场获取(通过做市直接从二级市场购买)的方式,属于竞争性做市商制度。

由于缺少IPO这个环节,通过协议转让等方式更容易获得低成本的股票,使得做市商更愿意通过这种非市场手段来获取做市库存股票。从而直接导致做市商通过二级市场买卖报价获取库存股票的动力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做市成交,进而大幅抽减了市场流动性。

以上四点,反映出,新三板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即流动性不足,然而如何解决流动性不足问题又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流动性危机严重阻碍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作用,造成企业估值变动太大,估值困难,投资者风险极大,而估值困难与高风险又进一步削弱了新三板的流动性,陷入恶性循环。

文章来源于孔方兄-企业股权投融资平台(www.kfxgq.com),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且想要跟同伴一起交流探讨的话,欢迎你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