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婚姻,必然存在婚姻家庭,必然在家庭中生活,在一个个家庭中生活的社会就是私有社会。
没有婚姻,就没有一个个家庭,必然在一起共同生活,这就是一家人的社会。
没有婚姻家庭,而出现的一家人的社会,就是财产共有的社会,就是共同生活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就是共产社会,乌托邦 原始部落就是这样的共有社会。
——共产社会就是这样的社会。
没有婚姻家庭而共同生活的社会,如果人员少,能够在一个邦体中生活,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乌托邦,就是乌托邦形态的社会;如果人员多,不能在一个邦体中生活,必然出现一个个共同生活的生活场所——这一个个场所就是一个个人民公社。
例如一个村庄的社会,如果这个村庄是一千人,能够在一起生活,这就是乌托邦形态的社会;如果这个村庄是10万人,不能在一个点生活,必然是许多个生活场所——这一个个生活场所就是一个个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就是没有婚姻家庭,而共同生活的生活场所,这样的生活场所就是人民公社。
这10万人的村庄,假如5千人一个生活场所,这个村庄出现20个人民公社,这样的村庄社会就是共产社会。
一个个家庭的社会就是私有社会;一个个人民公社的社会就是共有社会。
一个个人民公社的社会,必然存在资本调度中心,即人财物调度中心。其20个公社中的人财物都必须通过调度中心统一调度。各人民公社生产 生活中需要什么,必须提前预测 统计 上报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就是根据这个数字对人民公社进行的物资发放,——这就是按需分配。
生产是为了需求,调度中心就是根据人民公社上报数字而进行的生产安排。各人民公社,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调度中心就是根据社会需要而有计划的安排。例如:第一人民公社生产鞋,第二人民公社生产裤子·······假如10万人每年需要50万双鞋 50万条裤子,那么折合每天的生产任务就是1200双鞋或裤,这就是第一、第二人民公社鞋、裤的生产任务。······这就是有计划的生产。
在人民公社生活区 大食堂,岗位工作人员根据规定的食谱,做出一道道饭菜,摆放在案子上。人们根据各自的需要,吃什么 取什么······这就是各取所需。
·······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这样的社会。就是这样的人民公社·······就是这样的计划经济······就是这样的按需分配······就是这样的没有货币,没有市场······就是这样的各取所需。
没有婚姻家庭而共同生活的乌托邦形态的社会就必然是这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就是共产社会。
——这就是共产社会。马克思之前人们建造的共产社会就是这样的共产社会,就是乌托邦。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仅仅借用共产社会的名字,他建造的社会根本就不是共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