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各食其力,无可厚非
现在的国情就是这样,市场经济,钱在目前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什么时候老师不用为了自己的身上的钱烦神的时候,整个学术界就可能繁荣发展。
总有做学问的人吧
中国高校的研究应该增强和企业的联系.作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
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吗?但中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太低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可以说绝大部分还是为了钱.
对比高校老师和农村中小学老师,明显感觉高校老师为自己更多,农村老师对学生付出的更多.年轻的高校老师做学问为的是评职称,当硕导博导.年纪大一点,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后,开始吃老本,作官的作官,赚钱的赚钱,出席各类拉关系、套近乎的会议。呜呼哀哉!学术的腐败是一个国家最严重的腐败!大学-本应自由之意志、开放之思想,民主之气氛,却也遭受腐蚀,悲哀!悲哀!
最有小团体思想的阶层
其实关键还要看什么档次的老师
像我们学校牛的就是一半一半,差的就是完全在糊弄学生,弄钱罢了
在大学里看了太多老师为钱忙碌的身影,做学问好像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奢侈的活动。使得我们不得不迷茫,大学老师到底该做什么?
赚钱的占80%,做学问的占5%,混日子的占15%。在大学主要靠自己,强的人都出国或经商或从政了,哪里还有强人?在中国的大学里?
我觉得有些老师是真正在教书的,但是这些老师往往在学校的地位是不高的,但是学生都很尊敬的,正因为如此才 受人排挤阿。唉,都不知道老师有几个是原来的老师了?
认真教书的有,但是不是主流。
认真做学问的有,但是极少。
一边做学问一边赚钱的人倒不少。
其余的全是只为了钱。
我感觉,在大学校园里,做学问不是目的,而是达到自己的名利目的的一种手段,由此而产生很多的学术腐败,并且形成了一种风气,危害巨大!
如果都是这样的话,楼主是怎么毕业的呀?
呵呵,不完全是
3月的一天,张教授家来了位客人。听了他和张教授在客厅的谈话,我才知道,这个人叫何远国,想考张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这次是来找张教授请教问题的。 张教授热情地接待了何远国,除了告诉他面试前要看什么书,还嘱咐他注意身体,加强营养。张教授有那么多的学生要带,竟然还能细心到关注学生的健康和饮食,这让我感动不已。 4月底,何远国又一次来到张教授家。这次,他很沮丧地告诉张教授,自己的总分上线了,但是分数不高,加上名额有限,恐怕当年上不了学。何远国差点都要急哭了,他说如果今年上不了,明年单位可能就不会再让考了,而且即使明年能再考,也占了后来同事的名额,同事间会闹矛盾。说着,何远国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张教授,说信封里装着3000元钱,让张教授帮助活动活动,还表示要是钱不够,可以再送两三千来。 我本来以为,张教授会严词拒绝何远国。可是,没料到,张教授竟然接过了何远国的信封,还打开封口看了看,然后扔在茶几上。他对何远国说:“我尽量帮你活动。要是行,估计是要再花点钱的。”见张教授松了口,何远国一叠声地说:“那当然,那当然!” 何远国出门的时候,冲着我礼貌地笑了笑。他的笑容很复杂,既欣喜,又有点苦。 一个星期后,我接到何远国打来的电话。因为张教授夫妇都不在家,他就问我是否知道他读博士的名额下来没有。我说不太清楚,何远国便很客气地请我帮忙问问。当晚我把何远国打来电话的事告诉了张教授,他沉吟了片刻,对我说:“他要再来电话,你就说你什么也不知道,让他自己来一趟。” 第二天何远国打来电话,我照张教授的话回复了他。第三天,何远国来了。张教授对他说,事情办得差不多了,就是学校教务处那边还有点麻烦。何远国会意地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纸袋,从里面抽出一幅画交给张教授说:“这是一张金箔画,您看看能不能送出去,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张教授拿着那张金箔画,翻来覆去地看过后,装回到纸袋里,又扔在茶几上说:“行,我再去努力努力吧!” 这天我送何远国出门的时候,发现他没有一点欣喜的表情,也没像前两次那样对我点头微笑。他低着头,深深地又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那一刻,我突然非常同情他:他应该是个很好学的人,考试也考得不错,可想读书还是那么难!我忍不住安慰了他一句:“你别太担心了,张教授一定会帮忙的。”他冲我咧了一下嘴,就走了。 那几天晚上,我失眠了。张教授这样收学生的钱和贵重礼物算不算受贿?他还要把东西送给学校教务处的人,那他又是不是在行贿…… 然而,一直到了6月初,那张金箔画还躺在张教授的书桌上,我没看到张教授把它拿走送什么人。我突然想到:张教授会不会是在主动向学生要钱要东西呀?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大跳!我怎么能怀疑张教授呢?他待我多好啊!我命令自己不许胡思乱想。 到了7月份,张教授告诉何远国,他的名额搞到了,但还需要点钱最后打点一下。何远国很快又给张教授送来了2000元钱。这以后何远国才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成为了张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看到这一切,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原来读博士不完全是靠实力呀,何远国读了博士,但是那些没给张教授送钱的人呢?也不知道张教授是拿掉了谁的名额给了何远国,那人说不定像我一样来自农村,因为贫困而失去了这个机会!我突然又对自己的出身充满了自怜。
这是我从别的文章中摘来的,希望那些人多想想,自己是否应该拿钱。
相当一些人一切向钱看,心浮气糟,怎么能作学问,要真对本领域敢兴趣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