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一概而论,有专心做学问的,也有朝三暮四的,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你不能承望着高校里的老师都专心做学问,那是不可能的,有那么一些就够了。有的非理论性的还必须和现实生产结合起来,你让这些老师深闭象牙塔,做所谓学问,也不现实,他们也需要出去周旋,为其研究转化为生产力而应酬,这也无可厚非。其实,关键是看你对高校的期望是什么,如果你想自己做学问,当然老师是扎实做学问者,对自己的熏陶作用就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你想做学问,而老师没给你做出典范,对你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中国大学老师好象是专门教书的
如果将来你们谁做了老师,再好好体会吧
怀一颗善心,为周围的人谋福祉,是我的追求。
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人们心态太浮燥,社会的评价机制也是重结果,轻过程,使大学教师大多也急功近利,为名利而学术,养活了一些垃圾刊物。中国大学可以说无学术。
不要这么说老师,主要制度问题,很多年轻教师的收入
实在不算高,怎么可能静下心来搞学问呢!
人家外国的教授水平高了可以终身,有很高的权威,可是中国
却是行政机构决定一切,大学里的校长、行政领导比教授牛。
我看大学老师就是纯粹应付当前的教育呀,难道你们不觉得现在有的老师连学生都不如吗,吃的饿可是咱们学生的钱呀
首先,选拔的方法就过于机械,有志于研究的人反而会被排除在外。选上来的人会本能地肯定原来的选拔制度,因为这种制度肯定了他(她),他们又主持以后的选拔,使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发展下去。
一帮原本就不是学者的料混在一起,你要他们怎么清高。如果将他们甩到社会上,没准还能多诞生几个成功的企业家,还能留出位置给真正有志于研究,现在却在发牢骚的人。
这是典型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感觉就经济学而言,90%的学生在混文凭,9%的人学了但不知道在学什么。
极端了点。
大学老师也是理性经济人嘛!
为钱也是很正常的啊!
不过学术的发展有些过于滞后!
如果大学老师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已经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建树了
那一心向钱看 也合情合理 不然吃什么 也是普通人 大学教师也穷啊 工资就那么点
至于那些能做大学问的 也没必要去想赚钱 学问做出来了 钱就不缺了
归根到底 还是体制问题
我相信大学老师的主体是好的,也就是大部分的老师还是兢兢业业,钻研学术。当然也有个别专注赚钱的。。。其实搞学术和赚钱应该并不矛盾。。学术真搞好了,钱也来了。
感觉我们学校有很多老师还是不错的,一直在做学问,也知道学生做学问,在今天的社会很难得,我很敬佩他们
敬业的太少,金钱主义也快把我们中国的教育事业拖垮了.
没钱怎么生活,一个倒无所谓,老婆孩子怎么办?没房子住,病了没钱治病,谁管?其实大部分老师生涯比较清苦,压力大,工作比较认真。
此问题的讨论没有什么意义。试想你父母是大学老师,你希望他怎样,不赚钱行吗?再说,中国老师学问做得到怎么样?那么中国哪个方面比较行啊,不能脱离现实去分析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0 20:24:24编辑过]
市场经济,教师也得有经济基础才行,要不然造火箭又会比不过卖菜的了
我想是大部分在教书,更大部分在赚钱,可怜的小部分在做学问吧!
同意[em01][em01]
还是想赚钱的多啊,毕竟他们也不是圣人,时间精力有限,也许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吧.
不过既然在这个领域里就应再多付出些,不要把自己搞的太俗了!
当然有些老师还是做的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