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6-3-31 08:58:11
楼主好早,又是一个好主题。
身体健康,身心健康,是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的根本条件。

提到孩子,总希望宝贝的一切生存条件都好。然而,儿科医生的匮乏的确令人忧心,
待遇大幅提高是吸引优秀学子报考儿科专业、并能坚守这个职业的最佳途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09:04:14
smartlife 发表于 2016-3-31 08:53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确实是很好的建议,可以和让医生自由择业结合起来。同时, 国家也需要政策上予以鼓励和保 ...
是的,这边是那么多学过医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边是那么多人需要健康服务,供给与需求其实都很充分,缺少的是一个合适的渠道。这个渠道打通了,健康体系就完整了。

每年 315 晚会都曝光做保健品的公司,说是虚假产品与虚假服务。但为什么这样的公司常年存在?那一定是因为有需求嘛。如果把供给侧调整好,这样的需求就可以满足。只靠打假,让大家别上当是不行的,大家有健康需求就要找供给资源的,所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设法从正面满足需求,加大供给。

老是说经济疲软,市场需求不足。怎么这样民生的强大需求就看不到呢?难道,这不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

一旦渠道建立起来了,民生市场监管体系建立起来了,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又能满足多少民生需求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09:06:18
dqyhb 发表于 2016-3-31 08:58
楼主好早,又是一个好主题。
身体健康,身心健康,是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的根本条件。
您早!

宝宝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我们成人奋斗的目标。所以,孩子的教育和健康,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最基本的民生主题。

欢迎参与话题,感谢精彩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09:26:43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1 09:04
是的,这边是那么多学过医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边是那么多人需要健康服务,供给与需求其实都很充分,缺 ...
哎,打通渠道,说起来简单啊,不知道有多少人阻止这条渠道的打通。
墙内的人看着墙外的人,巴不得他们一辈子进不来。
人才,中国从来不缺,学医的,同样不缺,那么多医学院,那么多非医学院的医学专业,每年毕业那么多的专科本科医学人,怎么又会如此稀缺?
人才的供给侧,中国从来不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09:32:26
xiaooppo 发表于 2016-3-31 09:26
哎,打通渠道,说起来简单啊,不知道有多少人阻止这条渠道的打通。
墙内的人看着墙外的人,巴不得他们一 ...
转变职能是势在必行的。公权寻租被八项规定制止了,出现了懒政不作为。

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拦路虎是治理结构问题,病灶不除,则难以修复。

民生问题的解决都设置障碍,可见,这些人要不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09:38:29
很赞成前面坛友的观点,预防疾病重于治疗。
普及婴儿、儿童健康知识,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远离快餐食品、小食品,尤其是垃圾食品。
供给侧能根据需求,为孩子提供优质食品。

还有,加强儿童的身体锻炼,多运动方能健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09:40:37
dqyhb 发表于 2016-3-31 09:38
很赞成前面坛友的观点,预防疾病重于治疗。
普及婴儿、儿童健康知识,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远离快餐食品 ...
赞!

予以了完善。如果咱们的帖子讨论到一定阶段,把如您这样精彩的帖子汇集起来,可以出个精彩的小册子了。开心!

您有孩子吗?想的很细致呀!有爱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09:50:40
版主的重磅主题中有三个彼此相关-医改-健康-计生,看来该领域事关每个人的即时感受和毕生安康,也希望享有高端保障的健康长寿的人换位思考一下,某个领域确实必须改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09:58:18
fumingxu 发表于 2016-3-31 09:50
版主的重磅主题中有三个彼此相关-医改-健康-计生,看来该领域事关每个人的即时感受和毕生安康,也希望享有高 ...
恩,确实这样想的,重点关注百姓最基本的生命和健康权利。

明天就发最后一个主题了,讨论就业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0:22:40
人口问题、医疗问题、老龄化问题、健康问题都是互相关联的,发达国家都没有好好解决,我们这个后发国家,面临的问题太多了,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经济不能下来,否则一切都玩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0:26:00
负负得正 发表于 2016-3-31 10:22
人口问题、医疗问题、老龄化问题、健康问题都是互相关联的,发达国家都没有好好解决,我们这个后发国家,面 ...
对,这些彼此关联的问题,要解决好,需要财力的支持。

我个人现在非常担心,这么个经济情况,不知道什么时候经济方面能恢复活力,民生环境,会不会恶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0:44:21
马云好像在做互联网加医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0:51:45
你好girl 发表于 2016-3-31 10:44
马云好像在做互联网加医院
是的,阿里健康。给个具体动态消息:

阿里健康布局医疗影像平台 推医院利益再划分


    基于医学影像做出诊疗判断,是现今医院及医生的必备问询环节。3月28日,阿里健康(00241.HK)宣布以 2.25 亿元人民币增资华润万东(600055.SH)旗下万里云医疗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万里云),同时,阿里健康将持有万里云 25% 的股份。华润万东称,阿里健康增资后万里云注册资本由 800 万元增加至 1066.67 万元,增资后华润万东持有万里云 75% 股权。
    双方公告表示,通过合作,万里云将阿里健康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优势与公司在中国医学影像行业60年的积累有机结合,开拓第三方影像中心业务,开展2B、2C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及相关服务,在病患、基层医院、影像中心、影像专家、设备厂商等之间形成高效专业的连接,提供创新型影像价值,构建医学影像大平台。
    两家企业阿里健康3月29日涨1.87%,收4.36港元/股,华润万东涨4.44%,收于28.71元/股。
    在此之前,2015年8月,阿里健康曾与锐珂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将在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上搭建影像诊断平台,基于云医院平台实现影像中心的互联网运作模式,为云医院平台上的机构、医生和患者提供线上、线下同步的服务。
    锐珂医疗成立于2007年,是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Onex公司收购伊士曼柯达公司医疗集团后组成的,作为柯达集团的专业创新部门,锐珂医疗与美国多家高校、美国海军、美国橄榄球大联盟等都有合作关系。
    但随着医疗政策的变化,从2013年起,国家陆续出台多个政策,鼓励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备受掣肘。今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又明确指出,“将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作为重点,重点开发多种高性能诊疗设备以及康复辅助器具中的高端产品。”
    阿里健康与锐珂医疗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并无进一步消息。此番增资入股曾具备“国企背景”的万里云,阿里健康寻求到更为紧密的合作方式。资料显示,万里云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远程医疗影像服务业务的发展和运营。万里云的母公司万东医疗创建于1955年,是中国最早的医疗影像公司,其产品涵盖医用X射线诊疗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等多个门类,且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影像共享可以实现诸多可能。阿里健康方面表示,双方开展B2B合作是指由万里云正在搭建的“远程影像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包括托管、审核和疑难会诊的服务。同时万里云还将建立专业的“第三方影像中心”,为大医院提供影像服务分流。C2B、C2C模式是指患者可以通过阿里健康App发起个人的远程影像请求,请入驻中心的“专家工作室”或者多点执业的医生提供影像二次诊疗咨询意见。这样,患者既可以通过线下医疗机构找到专家进行读片诊断,也能通过线上客户端多个渠道找到专家提供咨询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影像共享的难点并非是技术突破,而在于医院利益的划分,在医院“大检查”获得收益的背景之下,共享其他医院的影像检查资源,相当于放弃了重要的收费项目。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表示,“医院和医院之间本身就存在竞争关系,也不愿意使用其他医院的数据,这是一个竞争和利益的问题。药品的收益现在因为医改,已经渐渐在减少了,药事服务中,检查费用也是主要的收入,这一块收入医院不会愿意割舍掉的。”
    2016年1月,阿里健康首个互联网医院在湖北落地,通过与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合作,阿里健康在尝试连接基层医疗。同时,阿里健康搭建的“云上医院”也将成为重要落点。如何寻求与医院的合作可能,如何划分利益格局,成为其中关键。
    阿里健康副总裁马立表示,双方搭建的医学影像平台能为阿里健康的“云上医院”提供有力支撑。近期阿里健康推出的“云上医院”解决方案,是希望通过互联网和数据技术,建立跨区域的医联体分级诊疗网络服务体系,帮助包括三甲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医疗服务供应商上云,使得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辐射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基层,将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连接到老百姓家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0:53:19
你好girl 发表于 2016-3-31 10:44
马云好像在做互联网加医院
回来看回帖。刚才被审核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0:59:00
smartlife 发表于 2016-3-31 08:53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确实是很好的建议,可以和让医生自由择业结合起来。同时, 国家也需要政策上予以鼓励和保 ...
再发一个上海关于家庭医生经验的信息:

上海家庭医生制度95.5%的满意度是如何达成的?


上海市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开展以家庭医生制度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下一步,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居民获益


    如何改变社区群众慢性病、健康管理缺人负责,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挤的局面?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优化诊疗体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让市民获得便捷、连续、安全、有效的服务?
    上海市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开展以家庭医生制度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下一步,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居民获益。
    贴心更实惠,让越来越多市民选择基层就医
    64岁的汤家镛26日因眼疾,来到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家庭医生杨建玲寻求帮助。“一方面让杨医生先把把关,她已经给我看了五、六年病,很亲切耐心,比我自己和家人还了解病情。另一方面让她帮我预约三甲医院专家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汤家镛算了一笔账。首先,9元挂号费中的8元钱由医保支付,1元由政府买单。其次,到社区看病配药只需自付药品价格的15%,同样的药在三甲医院需自付25%,还不算上15%的药品加成。第三,以前社区只能配一些基本药,市民为了配其他的药就得跑二、三级医院;如今,上级医院处方能“延伸”到社区,并可以开具1到2个月用量的慢性病药品,省了多次往返的体力和费用。
    66岁的石素南老伯同样赞不绝口:“以前我每个月来回坐车加排队看次病累得慌,现在在社区看病舒心多啦。”
    据卫生部门测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门诊诊查费减免与药品零差率政策,开具“延用处方”药品,居民门诊均次自付平均可减少7.03元,医保基金总体上也能节省支出。
    诊疗不盲目,贴心更实惠,越来越多上海市民选择在基层就医。根据最新统计,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诊疗8450多万人次,超过全市门急诊总量的三分之一,接近全市三级医院的诊疗总量。
    “1+1+1”,社区成为构建合理诊疗秩序突破口
    2015年,上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及8个配套文件,启动了新一轮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确定了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批市级试点单位。
    在对市民就医习惯大数据调查的基础上,上海推出了“1+1+1”签约服务带动分级诊疗制度,即居民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
    目前,上海已经有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动了“1+1+1”签约,截至3月8日,已签约居民近5万人。签约居民门诊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占77.57%,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占64.45%,就诊明显“下沉”。
    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玉昌说:“社区已有近9千人签约家庭医生,他们可按时预约就诊,基本精确到一刻钟一档。病人不用等医生,医生也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和工作量,大大提高效率。”
    新一轮改革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目标模式,包括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为政府履行基本卫生服务职能的平台等。制定了6大类141项社区卫生服务基本项目,明确服务规范并加以细化、标准化。同时,健全财政补偿、人员岗位管理、绩效分配等配套机制,从机制上充分激发生产力。
    有能力更有资源,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守门人”
    家庭医生制度,是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核心。上海自2011年起启动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目前已覆盖全市所有社区。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问卷调查结果,受访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知晓率达到88%,92.1%的居民表示找家庭医生就诊方便,对家庭医生服务态度与服务效果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5.5%和89.1%。
    在此基础上,上海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制订了《关于完善本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赋予家庭医生可充分调动的卫生资源,构建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对签约居民医保费用管理的改革。
    据悉,居民“1+1+1”签约后,可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选择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如因实际情况需至组合之外医疗机构就诊的,需由家庭医生等转诊。上级医院拿出5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提前优先向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开放。此外,改革还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如建立家庭医生管理医保费用的支持平台等。
    上海持续加大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的全科诊疗技能,使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卫生资源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
    在全国家庭医生中第一个获得“中国医师奖”的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兰医生与1060余户家庭签约,她告诉记者:“我定期对居民进行健康评估,了解他们的主要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1:02:15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很重要。现在不少地方开始尝试分级转诊,门诊需要到基层医疗机构看诊、开转诊才可去三甲医院。但感觉周围人的反应并不理想,大家并不相信基层的水平,真的只是去开转诊,还多花一次挂号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1:06:37
zhjh1204 发表于 2016-3-31 11:02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水平很重要。现在不少地方开始尝试分级转诊,门诊需要到基层医疗机构看诊、开转诊才可去 ...
小病大看,小病大治,现在的病患基本都有这个心态。

我个人认为,这是这些年诚信方面出现了问题。

当然,另外一个方面,过分的崇拜权威也导致了这个现象的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1:09:38
smartlife 发表于 2016-3-31 08:53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确实是很好的建议,可以和让医生自由择业结合起来。同时, 国家也需要政策上予以鼓励和保 ...
45楼我给了一个上海家庭医生的信息,我个人觉得值得推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1:52:25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1 09:32
转变职能是势在必行的。公权寻租被八项规定制止了,出现了懒政不作为。

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拦路虎是治 ...
坚决同意,民生问题实则都是高层和普通人民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人民分配到的少了,民生就差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1:53:18
文中提到父母不舍得让孩子试药,儿科医生发表论文难。孩子是父母的心肝,谁有舍得让自己的孩子试药呢。估计儿科医生自己得孩子也不会舍得让其试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1:56:00
xiaooppo 发表于 2016-3-31 11:52
坚决同意,民生问题实则都是高层和普通人民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人民分配到的少了,民生就差了。
生气!!

40万高干年病床费约需五百亿元人民币

我国今年税收10万亿,可医保支出只有2000多亿;美国税收只有3万多亿,可是医保和社保支出就达到1.9万亿,我们交了那么多钱,最后这巨大的财富,都花哪儿去了,为什么没有钱给国人看病和养老?更让国民愤怒的是,在那2000多亿的医保支出中,有500多亿是240万人花了的,另外610万人花了1100亿,只有400多亿元是全国差不多12亿百姓花的!


据中科院调查报告,我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局厅级以上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另据监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干部病房原则上不接受进修、教学任务,每间房都是星级宾馆标准,还特配护士、技术熟练医生。他们看病不但不用排队,一些普通医保无法报销的药物等都可以报销。


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教授说:省部级以上的高干病房,一旦进入生命维持系统,一天的费用是20万,一年就是7000多万。国家的医疗资源大部分被金字塔顶端用掉了,所以全民医保遥遥无期。他们10%最多20%的人不用缴费就耗用了80%的医疗资源,政府不去管理他们,反而对已经退休的普通人,还要研究政策让他们再继续缴纳医保,这是想把民众往死里逼的节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1:57:19
xiaocheng4538 发表于 2016-3-31 11:53
文中提到父母不舍得让孩子试药,儿科医生发表论文难。孩子是父母的心肝,谁有舍得让自己的孩子试药呢。估计 ...
孩子要是有什么问题,父母会拼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2:10:14
基层医院,低素质不合格医护泛滥,管理混乱,不合格药品充斥

另一方面名牌医学院毕业生难就业,工资低,工作压力大,还要被医闹烦,有时有生命危险

保健品市场卖大力丸的都发了大财

整个医疗体系一团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2:14:23
医院都是有关系才能进,随便个成人教育混个专科文凭及格就能上手术台

医学院正规培养的辛苦读书的很难找到工作

医疗事故层出不穷,家属就拼命的闹,闹得 越大,赔偿越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2:26:42
evaea 发表于 2016-3-31 12:14
医院都是有关系才能进,随便个成人教育混个专科文凭及格就能上手术台

医学院正规培养的辛苦读书的很难找 ...
恩,所以就出了个医强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2:34:20
不管是什么,身体毕竟是第一位。越是优秀的城市医疗也越好,但相对的人口也越多。总觉得就看病这事太麻烦,有时候身体出了点小问题,去下大医院,医院让你检查这个检查那个花了大笔的钱也只是个小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2:36:13
楼上的说法其实我不算很赞同,就正规学习的人来说,只要成绩优秀,不可能进不去医院吧,那种靠关系的要不就是对自己工作的地方不满意才想去更好的地方要不就是学艺不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2:37:56
医院这个是好前景,现在多少高考结束就往医学院考的,意图未来进医院工作。但是大浪淘沙,能真正进入医院重要位置的一定都是那些精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2:40:00
顺心意。 发表于 2016-3-31 12:34
不管是什么,身体毕竟是第一位。越是优秀的城市医疗也越好,但相对的人口也越多。总觉得就看病这事太麻烦, ...
是的,平时多注意点,就能少去次医院。大家都少去一下,那医院就没那么挤了。

健康意识需要常抓不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2:42:54
顺心意。 发表于 2016-3-31 12:36
楼上的说法其实我不算很赞同,就正规学习的人来说,只要成绩优秀,不可能进不去医院吧,那种靠关系的要不就 ...
别的城市不太熟悉。在北京,没有个博士学位,一般进不了像样儿点的医院。

象协和,一般都是本硕博连读,出来就是博士。大城市,应该都比较正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