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6-3-31 12:45:58
顺心意。 发表于 2016-3-31 12:37
医院这个是好前景,现在多少高考结束就往医学院考的,意图未来进医院工作。但是大浪淘沙,能真正进入医院重 ...
医生越老越值钱。

高学历+临床经验+科研成果,培养一个医学专家很不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3:17:26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1 11:56
生气!!

40万高干年病床费约需五百亿元人民币
知道有这等事,没想到数据这么赤裸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3:19:45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1 11:56
生气!!

40万高干年病床费约需五百亿元人民币
根据数据换算,就是0.57%的人占用了55%的资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4:22: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4:29:30
那就让我的下一代去学儿科医生吧,这样好就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5:35:18
flz998 发表于 2016-3-31 14:29
那就让我的下一代去学儿科医生吧,这样好就业。
儿科医生实际上全科医生,学起来很难,而且针对的特殊人群,所以,觉得待遇方面应该好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31 16:41:24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1 06:53
儿科医生告急中国千名儿童分不到半位医生,原因何在?如何打破恶性循环?家家户户谈论的焦点,无非就是孩子 ...
健康也是医疗方面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01:06:10
“互联网医疗撬动医改困局”  互联网+改变传统医疗就医模式,缓解区域医疗资源不平衡问题。目前的仅是“改变”,而非“颠覆”,需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存储来实现医疗服务的真正变革。很期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04:29:35
睡得挺香的,不知道被什么弄醒了,祝各位健康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09:23:28
顺心意。 发表于 2016-3-31 12:36
楼上的说法其实我不算很赞同,就正规学习的人来说,只要成绩优秀,不可能进不去医院吧,那种靠关系的要不就 ...
太天真了,痴人说梦

很多中等城市最好的医院,十年前进一个医生,正规医学院毕业的,还要花个几十万送礼进去的,还要送礼找得到门路的

到了三级城市,医生素质可怕得吃惊,基本就是成教毕业的野鸡学生可以上手术台的水平,因为人家有门路

多少本科5年医科毕业生还挤不进好医院呢,最后只能去民营,推向市场,变成民营医生,改行卖保健品的好大学医科毕业生多得是,连个县城医院都挤不进去

医生找工作靠门路,这是想都不要想的
考研啊,考研也要有关系的啊,而且本来就分高,研究生竞争更激烈,也不容易分配的,好科室好岗位,那都是被多少虎狼盯着的肥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09:24:36
顺心意。 发表于 2016-3-31 12:37
医院这个是好前景,现在多少高考结束就往医学院考的,意图未来进医院工作。但是大浪淘沙,能真正进入医院重 ...
还大浪淘沙呢,你知道医生工作多辛苦么,没等淘出来金子,先累S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09:27:23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1 12:42
别的城市不太熟悉。在北京,没有个博士学位,一般进不了像样儿点的医院。

象协和,一般都是本硕博连读 ...
博士硕士就没水么?   同学好几个人都是连大学都没考上的,照样有985正规硕士文凭,都是钱堆的,和正规学生一起读的,水有多深?

另外还有虽然钱不多,家里有门路的呢
有个连大学都没考上的,送礼堆钱已经堆成教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12:27:59
支持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14:27:56
民生六日谈选题很好,对于医患关系现在很多医生都不会再让自己的孩子选择医务职业,工作不安全的同时也给医生套上了太多的道德绑架。前几天看到新闻说是医生大年初一加班抢救孕妇,最后还被扣了工资,这样的情况在医院很常见,长此以往医生怎么还会有热情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14:32:52
lonhg 发表于 2016-4-1 14:27
民生六日谈选题很好,对于医患关系现在很多医生都不会再让自己的孩子选择医务职业,工作不安全的同时也给医 ...
记得有个美国的电视剧叫《急诊室的故事》,很忙碌、很专业、很有爱心的一群人。

尊重和弘扬白衣天使的奉献精神该是我们媒体宣传的主旋律。

感觉现在的一些宣传,把医患关系描述成敌我关系那样,做的非常不妥。

社会需要爱心,需要正能量,社会关系需要润滑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17:34:48
evaea 发表于 2016-3-31 12:14
医院都是有关系才能进,随便个成人教育混个专科文凭及格就能上手术台

医学院正规培养的辛苦读书的很难找 ...
同意啊,现在这些人实在太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17:42:21
医疗市场化的实现还需要很多的保障,比如医师准入资格等等。
另外就是医疗保险的机制也需要改善,现在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并不一定全好,英国是免费医疗,然而waiting list过长也是亟待解决的,我觉得在中国的体制下是不太适合借鉴的,中国人口众多,老龄化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患病概率上升,那么医疗保障基金必然会遇到瓶颈。
社区医院建设这块我觉得可以加大力度,只要医师资格过关,应该还是很有可能成为现有问题的一剂良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18:04:32
颜紫烟 发表于 2016-4-1 17:42
医疗市场化的实现还需要很多的保障,比如医师准入资格等等。
另外就是医疗保险的机制也需要改善,现在发达 ...
很爱看您的跟帖。说的实在。说到国外的医疗,我想起加拿大的医疗来了。预约个手术什么的真的要等很长时间。急诊什么的到没什么问题。

而老龄化社会,主要是慢性病、老年病,要是加拿大那种等法,就真的比较麻烦了。

恩,社区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应该加强,如果能实现上海那样的家庭医生,那可能真的就把医疗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对的,是资格要过关的,不要误诊,耽误了诊疗的最佳时机。

谢谢您的回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19:51:52
民生还是缺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20:05:11
jjxjiang 发表于 2016-4-1 19:51
民生还是缺钱
深有感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 23:56: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 01:01:47
大陆医疗有一个全世界都比不了的优势:中医

虽然其他国家也都有自己的草药和土法治疗,但形成系统的医疗文化,中国或者东亚是独一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 01:15:43
前几年住的城市有很好的医学院,许多中国医生,本地人很喜欢他们,夸手术技术超级好,医德好,是见过的最好的医生。
选拔培养都很严格,住院医生就要好几年,一旦拿到医师执照就是金饭碗,收入相当高,付出的个人劳动努力和获得的报酬、社会地位、社会尊重度成正比。
很多国内一流医学院大拿级别专家医生,基本都走了,尤其是国外容易独立执业、收入高的的专科医生,一出去就步入中产阶级顶层,令人艳羡。
甚至有英语不好的次级专家医生,宁肯出国做护士,也唾弃了几十万都买不到的国内医院岗,因为太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 14:23:32
zounghy 发表于 2016-4-1 18:04
很爱看您的跟帖。说的实在。说到国外的医疗,我想起加拿大的医疗来了。预约个手术什么的真的要等很长时间 ...
正好您做的六日谈都是我关注的内容,让我又想起了最开始我们学经济的时候说的经济学家经世济民的责任,加油,希望更多人能够得到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