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66 2
2009-04-30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可以用来分析各种商品或者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本专题的三篇文章将探讨中国的教育、医疗和城市住房问题。这一系列文章基于笔者今年2月在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开设的中国经济专题课程的内容。

中国教育的一些重要问题可以用需求与供给来解答:为什么学费一年比一年增加?中国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1997年为3.4%,而在2002年这一比率为5.21%,这个大幅增长又如何解释呢?

回答第一个问题,我用教育的需求函数,指出教育需求因收入增加而增加时,供应不能同样增加,以致价格增加。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也用教育的需求函数,从解释教育需求、演算到解释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

  一种商品或者服务的需求(用q表示)主要由它的价格(用p表示)和消费者的平均收入(用y表示)来决定。需求函数就是用平均收入和价格来解释人均需求量的等式。我们的研究(与沈艳合作,2006年6月发表于《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的论文)得到以下结果: 

应用2001年人均收入和人均教育支出的省际数据,我们可以估计收入弹性。结果是,对小学教育来讲,收入弹性的数值为0.42,中学为0.81,大学为1.29,教育业整体为0.88。读者不难发现前三数据存在递增关系。

  从1991到2002年,教育价格指数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0.6%。我们可以应用供需分析来解释这个现象。近些年,中国人均收入飞速增长,这使得教育的需求曲线向上或者向右移动。实际收入每增长10%,需求增加的幅度便是8.8%。同时,教育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缓慢。供给(或者需求)的数量由学生入学数来衡量,并依赖于教育投入的数量,如教师的总数量和学校建筑的总面积等。教育的供给量很难以超过每年5%的速度增加。因为,即使新增教师数量或者新建学校建筑面积加倍,也只是在已有教师数量或者学校建筑面积的基础上增加很少的比例。因此,供给的缓慢增长和需求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教育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观察到的教育支出占GDP比率增加的现象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率,会随着教育的相对价格的增长而增加。从1997年的3.4%快速增长到了2002年的5.21%。

  我们的研究还得到以下的结论:

  首先,尽管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中国的教育体系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力量的影响。非政府教育投入的比例(定义为教育总支出减去政府预算支出)在前些年持续增长,在2002年达到50%。

其次,尽管政府仍在经济的多个部门中,包括工业、金融、交通、通信、外贸和教育等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它允许并鼓励非公有机构在这些部门中的发展。在允许自由进入和存在竞争的环境中,往往正是后者扮演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驱动力的角色。从制度的角度来讲,非政府出资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它可以通过公立学校来收取费用,或者通过租赁合同由非政府的机构或个人来运营。一些学校可以由非政府的专业协会或群众组织所有或者运营。 ……

最后,我们研究收入不平等和教育不公平的关系(分别由人均收入的对数值和人均教育支出的对数值的标准差来衡量),收入影响教育的需求,收入的不平等进而会反映在教育的不公平上。研究的结果是,对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来讲,教育不公平的程度比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低。在不同家庭间受教育机会的差异并没有收入水平的差异那么大。可能9年义务教育,是一个因素。但是,收入以外的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影响教育支出,教育不公平可能大于收入不……

公平可能大于收入不平等。这是在中国高等教育以至教育领域整体出现的现象。

 

出自: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作者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左浩苗助理翻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4-30 22:34:00

你用这个方法同样能解释为何看病,药费会越来越贵,你觉得呢?

一种商品或者服务的需求(用q表示)主要由它的价格(用p表示)和消费者的平均收入(用y表示)来决定。需求函数就是用平均收入和价格来解释人均需求量的等式。
--------------此思想用来解释教育显然有点牵强,也会直接导致我上面问题的出现,当然写写PAPER是合适的,

中国教育的一些重要问题可以用需求与供给来解答:为什么学费一年比一年增加?中国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1997年为3.4%,而在2002年这一比率为5.21%,这个大幅增长又如何解释呢?

-------------有没有看过这两年教育支出,把1997-2008年列出来,再去看看其他指标的比率,不知道你会怎么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0 22:45: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 09:00:00

个人觉得,作者的结论好象有问题

收入和教育程度的相关性应该是很底。

教育程度低的也可以有高收入的,也就是说收入高的也存在低学历。

我印象中,有篇ccer的论文就是论述中国教育的情况:

在教育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资源是偏高,应减少高等教育的投入,转而增加九年义务教育投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