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上海2020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已是所有上海人筑梦的方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首先要成为金融信息中心,有开放自由的金融信息,才是国际金融中心成形的必要条件。 
今年3月,伦敦金融城政府最新公布全球62个金融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排名第35位,香港名列第四,原因是上海硬件虽不断改善,但软件距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相当差距,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金融信息短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知名经济学教授金德博格对全球金融中心研究指出,金融中心构成的最根本条件,就是金融信息自由流通。 
许多大陆财经学者皆认同,金融信息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因为金融信息提供消费者结算、定价等信息参考,实现信息共享,进而促成金融交易。 
不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规定,要求外资机构提供的金融信息,都必须先经官方审批。                                           上海要迈向国际金融中心之路,不单单只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金融信息的自由流通,才能让上海未来更具吸引力,发挥规模经济与群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