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6-4-5 09:39:38
楼主,“僵尸企业”的界定是否能从您将来要研究的价值评估角度来予以操作呢?

觉得价值评估是个非常好的研究领域,大有可为啊。

刚发的,又看不见了,又被审核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09:42:52
dqyhb 发表于 2016-4-5 09:39
楼主,“僵尸企业”的界定是否能从您将来要研究的价值评估角度来予以操作呢?

觉得价值评估是个非常好的 ...
真是好哥们儿!

我正在做这方面的科研,研究相关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希望对国家能点用处。

谢谢您的建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09:45:51
先收藏再看~比较喜欢楼主的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0:00:59
顺心意。 发表于 2016-4-5 09:45
先收藏再看~比较喜欢楼主的贴
谢谢,欢迎发表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1:01:56
债转股之后银行的风险更大了,在达到去杠杆化目标的同时还会产生其它的隐患,感觉目前市场还没有对这些隐患有清晰的认识并做好充分的防范,还是在摸索中往前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1:29:44
wyp.10 发表于 2016-4-5 11:01
债转股之后银行的风险更大了,在达到去杠杆化目标的同时还会产生其它的隐患,感觉目前市场还没有对这些隐患 ...
不仅有市场性的风险,还存在着体制上的风险,更有执行方面的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1:45:17
债转股无非就是把左口袋放到了右口袋,对于经济实质的改变基本属于无。只能是让所有人的指标压力都暂时缓解的方法,让所有人在目前的职位上再苟且一番,等安稳退出后,管将来的盘子由谁来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2:06:34
wcares 发表于 2016-4-5 11:45
债转股无非就是把左口袋放到了右口袋,对于经济实质的改变基本属于无。只能是让所有人的指标压力都暂时缓解 ...
看样子,银行以前放出去的贷款是真收不回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2:58:04
个人感觉:【债转股】应该常态化,因为企业需要【僵尸企业除外】,这是去杠杆化的政策措施,关系到全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3:22:31
pzh_hzp 发表于 2016-4-5 12:58
个人感觉:【债转股】应该常态化,因为企业需要【僵尸企业除外】,这是去杠杆化的政策措施,关系到全局。
去杠杆没错的。

不过,僵尸企业的标准是什么好像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理性的、数字化体系的界定,这会不会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3:25:40
zounghy 发表于 2016-4-5 13:22
去杠杆没错的。

不过,僵尸企业的标准是什么好像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理性的、数字化体系的界定,这会不 ...
僵尸企业感觉应该是那些应该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3:47:15
pzh_hzp 发表于 2016-4-5 13:25
僵尸企业感觉应该是那些应该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吧。
恩,咱等等看。看看后边怎么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4:05:10
zounghy 发表于 2016-4-5 13:47
恩,咱等等看。看看后边怎么弄的。
从百度百科搜索到的僵尸企业的一些信息简介[url=]编辑[/url]
僵尸企业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
僵尸企业是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就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
僵尸企业不同于因问题资产陷入困境的问题企业,能很快起死回生,僵尸企业的特点是“吸血”的长期性、依赖性,而放弃对僵尸企业的救助,社会局面可能更糟,因此具有绑架勒索性的特征。

我国僵尸企业的特征[url=]编辑[/url]
1.企业规模较大。“僵尸企业”大多为规模较大、员工较多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政府出于维稳考虑,既不让其破产,也难以使其获得新生,只能通过银行或政府的不断输血维持现状。
2.行业产能过剩。“僵尸企业”大多是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家电等行业。这些行业因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产能过剩,最终导致产品积压、员工失业率上升。
3.产业领域低端。从产业来看,“僵尸企业”基本属于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小的制造业领域。这些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转型升级困难,导致债务负担沉重,最终形成资不抵债局面。

原因[url=]编辑[/url]
1.政府过度保护因素。地方政府为了拉动本地经济,不断鼓励企业投资公用事业和竞争性领域,当这些同质化投资遭遇经济下行,很快成为企业的负累,而政府出于政绩和社会稳定的考虑,不愿企业倒闭破产,持续利用财政补贴和银行支持等手段,寄望于风险不在短期内暴露,不断累积的负债导致成为“僵尸企业”。
2.结构调整因素。一些低端产业的企业、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低小散”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转型升级难,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无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不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服务以及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持续经营困难导致成为“僵尸企业”。
3.市场竞争因素。一些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由于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旗下产品和服务比较优势不明显,无法抢占市场先机,继而出现产品无市场、经营无利润,连年亏损,债务堆积,被市场“抛弃”导致成为“僵尸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4:09:30
zounghy 发表于 2016-4-5 13:47
恩,咱等等看。看看后边怎么弄的。
僵尸企业 简介[url=]编辑[/url]
僵尸企业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
僵尸企业是经济学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就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
僵尸企业不同于因问题资产陷入困境的问题企业,能很快起死回生,僵尸企业的特点是“吸血”的长期性、依赖性,而放弃对僵尸企业的救助,社会局面可能更糟,因此具有绑架勒索性的特征。

我国僵尸企业的特征[url=]编辑[/url]
1.企业规模较大。“僵尸企业”大多为规模较大、员工较多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政府出于维稳考虑,既不让其破产,也难以使其获得新生,只能通过银行或政府的不断输血维持现状。
2.行业产能过剩。“僵尸企业”大多是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家电等行业。这些行业因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产能过剩,最终导致产品积压、员工失业率上升。
3.产业领域低端。从产业来看,“僵尸企业”基本属于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小的制造业领域。这些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转型升级困难,导致债务负担沉重,最终形成资不抵债局面。[1]

原因[url=]编辑[/url]
1.政府过度保护因素。地方政府为了拉动本地经济,不断鼓励企业投资公用事业和竞争性领域,当这些同质化投资遭遇经济下行,很快成为企业的负累,而政府出于政绩和社会稳定的考虑,不愿企业倒闭破产,持续利用财政补贴和银行支持等手段,寄望于风险不在短期内暴露,不断累积的负债导致成为“僵尸企业”。
2.结构调整因素。一些低端产业的企业、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低小散”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转型升级难,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无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不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服务以及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持续经营困难导致成为“僵尸企业”。
3.市场竞争因素。一些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由于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旗下产品和服务比较优势不明显,无法抢占市场先机,继而出现产品无市场、经营无利润,连年亏损,债务堆积,被市场“抛弃”导致成为“僵尸企业”。[1]

危害[url=]编辑[/url]
1.浪费社会资源。“僵尸企业”需要银行和政府财政不断输血,大量土地、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等社会资源被无效占用,造成生产要素配置扭曲,社会资源整体利用效率降低。
2.扰乱市场秩序。“僵尸企业”抢占了其他健康企业的资源与机会,缺失主动创新、提高效率的动力,还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破坏了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3.脱离资产监管。“僵尸企业”长期脱离监管机构的监管,资产质量差,经常出现产权归属不清、管理混乱的问题,资产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无从落实。
4.损害职工权益。“僵尸企业”失去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拖欠职工工资、社保情况严重,职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职工队伍稳定。
5.形成金融风险。“僵尸企业”不具备偿贷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资产偿还贷款,造成银行不良贷款高速增加,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僵尸企业”问题很难在宏观指标中非常迅速地直接体现。由于银行为降低其不良贷款率而不断向企业续贷输血,僵尸企业问题在银行财务报表中不会很快体现。

对策[url=]编辑[/url]
保护僵尸企业。就会阻碍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破坏”,从而影响到长期增长。创造性破坏是指资源从衰落的企业和部门再分配到增长的企业和部门。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必要的。在美国的制造业和零售业,生产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再分配。
破产法是对付僵尸企业的有力武器。破产法清算最弱的企业,同时让具有潜在生存能力的企业清偿一部分债务,以便重新开始赢利。经济学教授爱德华·希尔表示,只要接受破产重组,像通用汽车公司这种濒临破产的企业也有可能成为一家“重新焕发活力的新企业”。

防范僵尸企业的办法[url=]编辑[/url]
为了切实防范“僵尸企业”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解决措施。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金融机构要认真做到“三严”:一是严把准入关,加强风险预警监测,从源头上抑制不良资产上升,将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等列入压缩退出行业范围的“黑名单”;二是严把续贷关,禁止为“僵尸企业”办理续贷,把资金投向真正需要的产业和企业;三是严把止损关。做好市场调研,防止“僵尸企业”非法转移,最大限度地保护信贷资产。
2.强化债务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认真做到“两加”:一是加强金融风险排查,重点关注产能过剩行业和“僵尸企业”等重点风险领域和不良贷款领域;二是加快金融风险资产处置,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各类资产平台,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破产退出事件,防止银行贷款责任“悬空”,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3.适当参与并购重组。“僵尸”企业并非完全没有价值,部分“僵尸”企业拥有人才与专业优势,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对民间资本而言存在一定投资价值。在“僵尸”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壁垒,通过直接融资置换“僵尸”贷款,化解“僵尸”贷款风险,提升企业生存发展能力。
4.加快坏账核销进程。在财税及监管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外部审计与监督,适当赋予金融机构经营灵活性,设计、主导或参与“僵尸”企业并购重组全过程,减少债权银行之间博弈,增加并购重组成功率,及时核销实际损失,按比例由相关银行承担,盘活存量信贷资金,全力提升新增信贷资金运用效率。[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4:12:17
zounghy 发表于 2016-4-5 13:47
恩,咱等等看。看看后边怎么弄的。
僵尸企业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2puYk75zpz5YX9viNu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4:30:28
银行即将成为各大公司的大股东[em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5:07:37
pzh_hzp 发表于 2016-4-5 14:12
僵尸企业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rv_otxzSfXzlOakQVvED37yiSsQVEGyd-TNFUcZ_3r-IdQ ...
恩,看过了。在中国,这样的企业一般只会是国企或上市公司,且以前者居多。民营企业一般不会,发不出工资什么,员工早散了,且注册资金什么的都是自己的钱,一般不会走到僵尸这一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5:09:12
shenyuana 发表于 2016-4-5 14:30
银行即将成为各大公司的大股东
呵呵,今后,就由银行代替国资委等单位对各大公司执行监管,甚至直接派驻 cfo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5:24:45
百信血汗钱变成将是企业的的股权,必然是这样的。好企业才不想随便转股,只有烂企业才喜欢转股,债转股一句话就是比炒股炒成股东还不如,你说是好是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5:30:28
zounghy 发表于 2016-4-5 12:06
看样子,银行以前放出去的贷款是真收不回来了~~~~~~
感觉追溯下去,就是所有人对于自己所在的位置都缺乏使命感,国企的考虑如何要政策红利,银行的考虑如何完成放贷指标,ZF的考虑如何增长GDP。因此,一个个屁股考虑到的是自己拉的屎怎么不脏了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5:38:00
xavierxu99 发表于 2016-4-5 15:24
百信血汗钱变成将是企业的的股权,必然是这样的。好企业才不想随便转股,只有烂企业才喜欢转股,债转股一句 ...
说的在理,好企业不会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15:38:31
wcares 发表于 2016-4-5 15:30
感觉追溯下去,就是所有人对于自己所在的位置都缺乏使命感,国企的考虑如何要政策红利,银行的考虑如何完 ...
最后一句说的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5 23:13:00
写的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00:40:59
和美国70年代的垃圾债券类似,也许只是一场金融游戏。身处其中,持续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00:50:53
开关,都是喜事;债股,同属一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01:09:27
话剧 茶馆  里 王掌柜 有一句台词:太监没了,可这太监的家眷都给了我了。 债转股,就是 债没了,应付的本息没了,转给老百姓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06:05:10
这次债转股让银行从不良资产的麻烦中解脱了一部分,也让那些企业的财务好看了一些。考虑到这次推行的央企改革,结合这次债转股,过去因为财务问题退出交易的央企会不会重新再主板上市,不得而知。另外当上层推行这种市场化的债转股,无疑给那些濒临财务危机的企业带来一定的好消息,但是对投资者来说,估计是个坏消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07:20:25
正面,利大于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07:57:20
去杠杆的不得已的招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6 09:43:38
好像没解决任何问题,将问题延后而已。将银行的不良贷款转移到资产列表仍然是不良资产啊。到时候问题爆发起来就真的会产生系统风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