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重来
债转股首批试点规模为1万亿元,“僵尸企业”不得参与,财政不再兜底
时隔17年,债转股重来。债转股首批试点1万亿 多为正常贷款
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这类企业在银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而非不良类贷款
时隔17年,债转股重来。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首批试点规模将为1万亿元,将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实施。国开行、工行、中行、招行等将试点债转股
债转股试点与投贷联动试点配合,银行或将成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AMC),设立股权投资基金
“债转股”试点或将很快启动。记者从多位银行业人士处了解到,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让债转股成为改革良机
债转股必须遵循市场化原则,不能搞“拉郎配”,不能成为变相逃废债务,通过股权多元化促成公司良治
时隔17年,债转股重又成为热议的经济话题。政府领导人在数个重要场合公开提及,据报国务院已召集多个部门就此开会,相关文件正在起草。消息传出,市场喧哗。不少企业翘首以盼,股市更视作重大利好,但也有专家对其抱有疑虑。我们以为,债转股必须遵循市场化原则,这一方面意味着债转股本身必须尊重市场主体意愿,不能搞“拉郎配”,债转股定价应基于资产质量,不能成为变相逃废债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债转股之后,新股东应当名符其实,而多元股权结构必须促成公司良治。如此,则债转股不仅顺应了去杠杆的大局,而且可以成为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机遇。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