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你把两个经济学家放在同一个屋子里,那么你会得到两种意见。但如果其中一位恰巧是凯恩斯主义者,那恭喜你,还能听到第三个不同的声音。Winston Churchill 说的好。经济学家之间很少有不吵架的时候,就连圣诞节这样的话题也一样。英国经济学家Dario Perkins想象着各路宏观经济学家会这样过圣诞。
凯恩斯主义者
圣诞节,也要宏观稳定!
他们会根据这一年的年景来决定大家该过几次圣诞节。Paul Krugman的关于大萧条的文章“希望每天都是圣诞节”就是最好的代表。在这篇文章里,他还爆料了自己对英式华丽摇滚的小嗜好。凯恩斯主义者一直都嫌政府发挥的作用不够大,所以连圣诞老人他们都希望是”政府资助“的。
奥地利经济学派
圣诞节,老危险了!
都说盛宴之后,泪流满面。圣诞节的狂欢消费后,来年的一月经济往往都会半死不活。赠送礼物会产生道德风险吗?圣诞装饰品的钱是不是花的太多了?他们为这些问题简直操碎了心。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学者们会以自由主义的一贯姿态,反对圣诞这个全世界人一起过的“公共”假日。坚持自由市场才会有好结果,过不过圣诞也是种自由!
货币主义者
圣诞节是什么,只有我知道。
但是这群人很快会因为不被其他经济学家了解而垂头丧气。他们的思维方式精简到极致就是一个恒等式。这个恒等式容易被圣诞老人的流通速度影响而左偏右差。顽固的货币主义者认为只要控制住了“巧克力”的发行,就不会出现“腰围”的恶性通胀,也不会让小孩子出现活动过度。
芝加哥学派
圣诞节没什么大不了。
礼物送来送去,其实净收益为零。一个完全的理性人能够预期到这一点,并据此作出调整。
宏观审慎主义者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他们会为了如何平滑圣诞对经济的影响而绷紧神经。他们也许在11月中期就会收紧信贷,给酒类产品加价。然后在来年1月上旬再反其道为之。最顽固的家伙甚至会把量化控制的”黑手“伸向圣诞公公的玩具工厂。
增长停滞主义者
告诉你个秘密,自1990年代中期后,圣诞节就开始无趣了。为神马?我可以怪音乐吗?
中央银行的态度也各有区别
美联储
圣诞节的铁杆粉丝。
他们甚至创造了自己的圣诞老人。他们为圣诞老人的雪橇不是自己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感到沮丧。他们赠送礼物给银行,希望银行把这些礼物分配到社会。他们只能指望这种间接的方式。
欧洲央行
总体喜欢圣诞,但是...
央行的银行家们总体喜欢圣诞,但是其中有一小撮有影响力的团队认为赠送礼物是不道德的,而且会导致恶性通胀。这一小撮人搞砸了年度圣诞party,行长为此很沮丧!
日本央行
花了20年告诉世人圣诞老人都是骗人的,圣诞节就是浪费时间。虽然他们现在已经改变了主意,但是人们对他们半信半疑。
来源: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