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ZF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
我们正在完成计划向市场转型的过程,在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如何界定ZF的权力。华盛顿共识:政治上民主化——全面私有化——休克疗法控制货币放开价格——最后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状态。
而我国不同:
1、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特有方式
(1) 利用已有的组织推进改革
(2) 增量改革
(3) 先试点后推广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在中央ZF领导下展开的。尽管我国改革权一直掌握在ZF手中,最后却能够进行一个市场化的过程,这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不同的。在这里ZF和市场是如何摆布的?可以参照杨教授90年代的3篇论文。
2、 地方ZF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特殊作用(具有效率导向原则)
(1) 财政分权与地方ZF行为目标的改革(地方ZF开始发现自己的财政规模不仅仅取决于向中央ZF要包干,还可以来源于自己的税收,因此具有发展经济的热情。改变了地方ZF的行为目标,ZF官员不仅仅是官员,还是ZF企业家,通过市场化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推进了市场化)
(2) 地方ZF之间的竞争与争夺”改革优先权”(地方之间有竞争,且有一个明确的度量指标GDP。地方ZF官员在升迁中引入了中间变量GDP,因此就回努力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最快的方法就是招商引资。招商引资需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护产权,优惠政策,基础设施等。只要拿到一个优惠体制,资本自然就跑过来了)
(3) ZF与企业之间的复杂关系:既有冲突又相互依赖(ZF对企业是具有依赖的,企业的发展成为ZF官员升迁的资本,而ZF的改革优先权正是企业发展的依赖。)
3、 中国式改革道路中的ZF与市场关系
(1) ZF在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特殊作用
(2) 复杂的政商关系所产生的弊端
(3) 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西方经济学眼中,中国的确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政商剪不断)不仅促成了中国市场化的内在动力,也出现了很多阴暗面和潜规则。因此,在接下来的改革中要重塑ZF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但是不能直接全盘否定中国原来的经验。中国的市场与ZF并不是单纯的像西方经济学那样的各自分权的关系,而是有我国自己的特点。
什么样的改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我们认定市场作为主要的配置资源的方式,那么就要进行大量的重新配置。如何在市场和ZF之间进行权力的重新配置,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索的方向。讨论ZF与市场的关系一定不能离开”转型”这个问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下的ZF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在一个什么样的制度下运行,是具有特殊性的。
2、中国的国情决定了ZF还要发挥重要的作用(边界大概有以下五点)
(1)ZF在制度层面的作用: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维护社会正义与公正。ZF掌握了与西方国家完全不一样的资源配置权。西方学者要求中国进行私有化改革,经常都是一些关键领域,然而在中国现在的状态下,这些资源由ZF来把控要更好,尽管有垄断和官僚化的问题,会有一些效率损失。这里的垄断是一个自然垄断,私有化可能在短期内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利益,但是最终是不会有任何改进的,还是需要ZF发挥作用。
(2)ZF在改革层面的作用:中央ZF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改革中承担着顶层设计的作用,要坚持党对改革的领导。未来中国的改革有两个是不会变的:建设市场机制;在建设市场机制中中央ZF扮演主导作用。
(3)ZF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总量管理,财政与货币政策。
(4)ZF在中观层面的作用:产业政策与结构转型,非平衡增长理论告诉我们后发国家应该要有产业政策,中国也没有例外,我国还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问题。尽管ZF可能在产业调控上有一些问题,但是依然要进行调控,在未来市场机制成熟后可能会放松。
(5)ZF在微观层面的作用:必要的行政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共同富裕等。
3、当前的重心是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
ZF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不可否认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巨大的作用。更好地发挥ZF作用是离不开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的,否则可能把ZF作用无限扩大,背离我们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在当下处理ZF与市场边界问题时,首先应该把目光聚焦于如何让市场发挥更好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ZF干预的范围本身是由ZF无谓干预导致市场失灵引出的。例如,中国的结构问题如果不让市场来调节,而单纯依靠ZF,代价高昂且效果不好。
因此,我国还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构建一套让市场机制起决定作用的体制。推动产权制度改革与要素市场的完善,从而使市场机制能够更好起作用。同时,要牢记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转型大国,ZF的活动还应该比较大。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慢慢的简政放权,ZF适当退出。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命题,ZF与市场的关系无法在西方经济学找到答案,也无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找到答案,必须要从我国的实践经验出发,总结出理论,这就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