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一大二的考生:大家都知道现在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含金量也越来越低,很多考生都觉得普通大学毕业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不过从现在的就业形式来看,确实不太好找工作,尤其是经管类的专业,高不成低不就,现在计算机是很吃香的,我有很多朋友在北京做软件开发,一年二三十万,虽然很辛苦,但是作为本科毕业,这个工资是很诱人的--------所以很多普本的考生选择考研,想在冲一个台阶,这是很可取的一个做法,但是大家一定选择好目标,做好学习计划。而且考研的成功率跟你所花的时间不成正比,我大学时期有个同学大一开始准备北大,想必大家身边也有这样的学生,其实并不是说这种做法不行,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大一大二应该准备什么------如果想提前准备,那么第一要准备的是英语,总不能四级都没过,还整天嚷嚷着考北大清华吧,第二要准备的是专业课的基本素养,多看些想考的专业课书籍,最好是大学本科专业看的书,不要直接就看考研参考书,不要大一大二就让自己处于考研的兴奋状态,这是很弱鸡的做法。而且我觉得大一就做大一该做的事,考研可以留到大三,大学时光是很美好的,一定要规划好。
致大三的考生:对于考研什么时候准备的问题,很多考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其实本来也就没有什么明确的答案,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所以准备的时间自然是不一样的,简单分一下的话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本科学校211以上,本专业考研的考生:如果不想准备太早,最晚是7月份,利用好暑假的时间,对于聪明的你来说,基本问题不大,当然如果想考炒鸡名校,就得心里有数了,可以在四五月份准备。
第二:本科学校211以上,跨专业考研的考生:首先要清楚,跨专业考研和本专业考研区别真的没有特别大,如果你很聪明的话,一两个月就可以跟本专业考研的处于同一起跑线,但是毕竟是跨专业,同样的不会的题,本专业的会比较会蒙,会编,这个也算是本专业的一点优势吧。备考时间建议在大三下学期开学。
第三:普通本科或者同等学力的考生:大部分的考生会问道是否歧视的问题,我可以很负责认的告诉您--肯定是会歧视的,不要觉得不公平,你是导师你也会对985学校的学生感兴趣,毕竟复试接触的时间又不多,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好学校的学生是要比差学校的考生好一些,毕竟当时考大学比你努力,不要说什么高考失利,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准备时间建议在寒假,而且一定要有个严密的学习计划,考研不是高考,全凭自觉,学不学都是自己的事。
致二战三战以及更多战的考生:我们一定要知道考研是为了什么,二战的目的是想继续考一志愿学校,还是求稳,选择一个更稳妥的学校,这是大家要考虑的。三战以上的考生可能有一部分是抱着边工作边考研的心态,所以也没有太用心准备,我主要想说的是二战的考生,从学校的选择到学习方法的改进再到学习心态的调整都非常重要。你要知道自己是为什么失败,比如说考金融硕士,是哪科不行,不行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准备的不充分还是因为本身的软实力不行,时间准备不充分倒好说,如果是本身实力不行,那二战过后很有可能是三战,还有不要因为16年分数动荡起伏就变得很迷茫,一定要去分析背后的原因。而且二战特别忌讳换专业以及换更好的学校,换专业意味着从头学,换更好的学校会更难一些。最后说一点:对于二战的考生学习时间一定要规划好,总的来说一定要利用好自己二战的优势,不要很盲目的以为自己学的很好而疏于学习,以为可以从暑假开始准备甚至最后三个月准备,那样就等着继续抗战吧。
更多问题可以加育明姜老师微信yumingkaoyan,欢迎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