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息化平台_移动信息化的应用分类_移动信息化的运营策略
移动信息化平台
(1)打造一流的移动通信基础网络平台。
(2)打造一流的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
(3)打造立体化的移动信息化服务平台。
移动信息化的应用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将移动信息化应用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服务的层次性可分为掌中宽带、集团短信等基础产品,无线办公、企业之星等应用类服务,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三个层面。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可分为基于短信的信息采集与发布,基于WAP的移动0A,基于VPDN的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基于GPSOne的位置服务和基于流媒体的视频传输与监控五大类。
基于移动运营商的CDMA 1X/GPRS移动分组网,VPDN能为行业用户提供高速、安全和移动性强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信息共享等服务。远程用户使用电脑、生产终端、数据采集终端、PDA、手机等终端等经由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行业内网,安全方便地使用关键数据。基于VPDN的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广泛应用于银行业的无线ATM、无线P0S机,企事业单位的无线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烟草无线订单管理系统、城市供水监测调度系统、气象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公安业的“电子交警”、“水上公安无线执法”系统、政府的无线办公系统等。
基于GPSOne的移动位置服务能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路线跟踪、实时调度、报警求助、遥控操作及车辆状态监视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工商、警务、城管、消防、交通、物流等需要实时获取位置信息的行业。
基于流媒体的无线视频传输在交通、金融、消防、爆破等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如金融运钞车、消防车、城管监察车、应急抢险车、公路巡逻车等车载视频监控;有线网络无法到达的地方如电力高压线线路、高速公路、公安侦查临时布防、环境监测、部队野战训练、森林防火;人员难以接近的场所如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烈性疾病传染区、生化武器危险区等。
基于短信的信息采集与发布广泛应用于教育、金融、政府机构等行业,如会议通知、公文传递的短信通知、教务信息、帐户变动提醒等。随着支持WAP协议手机的普及,可把行业用户原有的0A迁转为基于WAP的移动0A,便于行业用户的员工随时、随地、随身访问。
移动信息化的运营策略
随着移动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演进,移动信息化已成为提升行业客户管理水平和生产运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对运营商而言,移动信息化是应对激烈竞争、创造与开拓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如何有效实施行业应用是运营商和整个产业链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目前国内外无成功经验可借鉴。下文从产业链、商业模式、组织架构、开发体系、运营支撑、整合推广六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实施移动信息化策略。
1. 建设开放的产业价值链
移动信息化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运营商间的竞争,更是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整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运营商须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建立开发、高效、强大的产业价值链,集中各方面优势和资源,快速满足行业用户现实和潜在的需求。第一,运营商须开放技术规范和标准,让各类合作伙伴能快速、高效地介入移动信息化移动信也化压用现状和运营策略应用开发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二,运营商要采用“联合研发、委托开发”等方式加强与合作伙伴合作,提升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价值内涵,快速响应用户现实的需求。第三,在推动移动信息化扩展方面,要积极与代理商、外部合作投资者、软件开发商加强合作运营,利用他们在一些行业的优势资源开拓市场,采用分成的方式共同运营。第四,部分行业用户对信息化需求不明确,运营商要寻找咨询公司、利用行业应用开发商,把他们和硬件设备厂商、系统集成商组织起来,形成松散而有效的组织,拓展用户潜在需求,帮助运营商推动行业应用的发展。
2. 寻找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满足行业用户现有和潜在的需求后,运营商必须寻找有效的商业模式实现包括SP、CP、SI、咨询公司、系统集成商、代理商和用户等多方共赢与盈利,确保移动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从武汉联通实践的情况看,在行业用户“无纸化办公”、“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管理”、 “供应链管理”方面,有许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可借鉴。一是向行业用户的客户延伸,建立“B-B-C”商业模式。运营商不仅为行业用户服务,还使用短信深入到行业用户的客户关系管理流程中,提供特色的客户关系解决方案,为行业用户的客户创造价值。如为供电公司的重要客户提供免费的用电信息提示、手机报等服务,既强化了用户捆绑,增强了业务黏着度,也增加了业务收入。二是向行业用户的员工延伸,建立“B-B—E”商业模式。运营商通过移动信息化深入行业用户内部管理流程,提升其内部管理效率。如在无纸化办公方面,运营商一方面可将短信提示与行业用户原有OA结合,实现公文流转提醒、邮件通知、信息发布等功能;另一方面可将原基于web和电脑的OA简化为基于WAP和手机的移动OA,行业用户的员工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访问,既提升了行业用户内部管理效率,又实现了运营商对行业用户的整体开发和维系。
3. 变革组织架构和配置人力资源
以内容和应用的移动信息化运营与传统的语音运营有着本质的区别:移动信息化产品复杂、要求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传统语音业务产品简单、规模化推广,这就要求变革为适应2G运营业务运营而设置的运营商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配置。从武汉联通实践的情况看,设置专门的信息化推广机构——集团客户部信息化推广中心,借鉴IT厂商的售前、售中、售后销售体系,由严品型客户经理、营销型客户经理和方案解决专家组成项目团队的模式比较适合移动信息化推广。在这个中心,由二、三位拥有深厚技术背景且熟悉增值、移动业务的人员作为移动信息化方案解决专家,负责与行业用户的信息化部门专家深入挖掘移动信息化需求;与华为、北电、烽火等传统T厂商确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研读文献,把握行业动态和发展方向:营销型客户经理主要负责售前、售后工作。拓展市场、上门沟通和维持客情关系。产品型客户经理主要负责售中工作,根据营销型客户经理的需求反馈,在其配合下上门了解、激发行业客户深层次需求,拟定信息化方案草案交解决专家审核、修订,同时,由于移动信息化方案涉及的技术环节较多,产品型客户经理还要协调运营商内部后台支撑和合作伙伴间事务型技术支撑工作。后台技术支撑部门月KPI的50%分值由集团客户部信息化推广中心根据支撑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后台围绕前台转、前台围绕客户转、一切围绕市场转”。
4. 建立产品开发与项目实施的流程与体系
如前所述,移动信息化产品较语音产品复杂、定制性强、专业化程度高、主要面向集团用户,出现故障影响范围大,故要建立区别于语音业务运营的产品开发与业务推广流程与体系。在严品开发方面,要通过通用型加专业型的标准化产品库、行业应用案例、演示厅增强客户感知,挖掘用户现实和潜在的移动信息化需求;在需求确定后,要形成具备面向产品的高效、高性能、快速通畅的开发流程;在计划投资、项目实施等方面建立面向客户的快速反应机制;按照端到端的“一站式”营销服务要求,将业务、网络、计划、支撑等部门组建跨专业跨部门的虚拟团队,明确各自职责、服务标准和时限要求,形成统一的开发和实施体系。
5. 构建强有力的运营支撑系统
移动信息化产业链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拥有复杂的价值链、运营和结算模式,需要建立专用的运营支撑系统来支持业务的发展。第一,要求系统拥有灵活的计费和批价原则,既支持在线计费、也支持离线计费;既支持事件计费、时长计费,又支持会话计费和流量计费;还支持积分、折扣等优惠。第二,由于合作伙伴众多,系统必须支持端到端的工作流管理,并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有效实施来确保合作伙伴与运营商自身之间信息与内容的流转。第三,在安全支持方面。要通过复杂的监控、欺诈管理以及收入保障措施来确保运营商利益不受损失,并支持客户服务的安全性、完整性。第四、系统应能通过规则的设定,灵活地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相关的各种业务处理模式,并提供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的适应能力,以满足未来向客户提供新业务、新服务的需要,以及市场竞争和发展的需要。
6. 整合营销推广
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需要运营商联合内外部资源开展整合营销,从武汉联通实践的情况看,推广可归纳为如下八个方面:
第一,品牌营销。品牌效应对业务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中移动的“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中联通的“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均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口碑,促进了业务的推广和发展。针对移动信息化应用,中联通提出了“新时空”,广东移动提出了“动力100”的业务品牌,但行业应用品牌如何定位,如何发挥影响力,与业务品牌如何区隔、如何互相促进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第二,能人切入。一是指找到目标行业用户内担任了关键职务、能解决关键问题的关键人,施展有效的公关策略,迅速打开局面;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聘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能人,打入目标行业用户内部。
第三,宣讲开路、请进来、走出去。建设行业应用演示体验斤,培训宣讲队伍,把个人高端用户和行业用户请进来,演示移动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业务、方案的优势,到行业用户处进行深入广泛的、灵活多样的业务宣传,把用户请进来,让业务走出去。
第四,主次分明、聚集重点。一是从社会众多行业中优选出实施信息化的重点行业,如金融业、政府机构、物流业首先实施;二是根据各行业的特点及对信息化需求关注点确定相关行业的重点业务需求分步实施,如首先以无线P0s、无线ATM满足金融业高安全要求数据传输的专用型需求,再满足其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开支的无线办公、客户关系管理的通用型需求。
第五,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这个“点”是指与运营商具有较好客情关系或移动信息化需求急迫的行业种子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突破策略和宣传推广方案,在行业拓展中,对种子用户的聚焦攻关不仅能带来突破,更能形成行业标杆,带动传播型和跟随型用户的应用.
第六,关键人策略。关键人对行业用户选择运营商和业务推广进度起到重要作用,可对行业用户按信息化应用程度实行积分计划和统一支付。把关键人的消费优惠与行业用户整体积分挂钩。
第七,设计营销情景。与语音通信相比,行业应用需要行业用户中多个不同角色的关键人参与,故需仔细设计营销情景,如对行业用户信息化部门需侧重方案的技术实现、对财务部门注重效益性提升、对领导强调管理效能提升等。
第八,加强维系,提升忠诚度。在移动通信高度普及的今天,运营面应把关注重点从发展新用户转移到维系存量用户上来,行业应用比语音业务具有较高的黏着度,但竞争对手也可通过更好的服务使得行业用户整体迁转,运营商也需加强对行业应用用户的维系,提高行业应用服务的易用性和性价比,把行业应用培养成行业用户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提高其对运营商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