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6081 79
2016-04-11
最近忙于找安窝的地方,面试了几个学校985/211、非211都有,发觉即使是中部好点的211这两年能入职的基本都有两三篇SSCI在手里,所以建议大家在国内读博发两篇C练练手之后还是要慢慢向SSCI转型(当然你能发两三篇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也成,但估计比SSCI难度大,那基本是大佬的游戏)……

       没别的意思,只是自己的求职感觉,与大家分享。如果没成家的,或者成家家里有人帮忙照顾孩子的也建议各位出国去玩一圈。这几年国外回来的和联合培养的越来越多,虽然海外回来的水货很多,但有能力的有成果的也不少,现在竞争激烈程度可能比各位想象的要严峻!可以说,一年一个样,2014年你的成果可能能进985,2015年你可能能进个一般的211,2016年你甚至进211都困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11 23:25:17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1 23:52:40
赞同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00:18:12
博士就是个苦逼的代名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00:23:36
这跟学科有关系,文科类博士能发国内C刊已经不错了,请问楼主什么专业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2 07:37:38
楼主的建议很好,但是实施起来很有难度,首先文科的ssci普遍审稿周期在1年左右,同时对语言表达相对于sci要求高,在这样的环境下,产出较低,风险较大,性价比不高。现在985、211普遍不缺一般人才,招聘基本都是只要海归博士,在国外大学招兵买马这样的环境下,选聘的没有ssci基本没有面试的机会,所以这样的现象太正常了。找工作,科研成果只是一方面的,而研究方向,综合素质,运气,人脉都非常重要,所以我认为,能发ssci当然提倡,但是要从实际出发,时间成本,风险成本需要估算,然后再作出决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