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本宅男去超市购物,顺便沐浴一下温暖的阳光。
(很久没在有太阳的时候出没了,小狮子一般晚上才出去打猎。)
发现了一些很多见,却从未认真想过的东东。
见下图:
问题如下:
1、出售“去皮的鸡蛋”背后的经济学思考是什么?
2、为何鸡蛋的价格,远远低于(就每次的消费量而言)苦瓜?这不违反了某些规律吗?
比如“价格等于价值”或者“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3、5元一把的厨房专用剪,危机之前是不可能有的吧,除非是地摊上那些粗制滥造的。
甚至低于了美元修理邮费。
这种低价,有可能有哪些因素造成的?(不是有人说过,外国的中国制造制品比国内买着便宜吗?)
4、为何用100克(2两)作为计量价格的单位?
5、外包装的2克剔除,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请各位积极发言,自然有大把论坛币(15论坛币到一个金币不等)奉上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7 10:53:36编辑过]
我回答下第二个问题:这类似于水和钻石悖论,价格虽然由价值决定,但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价值发生转型,转换为生产价格;且按价值规律,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苦瓜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供给受地区、季节等因素影响,相对于鸡蛋来说较高且少,所以价格较高是正常现象。
5、外包装的2克剔除,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主要还是诱惑消费者心理,应该是给人以公平的感觉,貌似精确,使你感到你付出的都是物品所应承担的价值,你付出的成本没有浪费。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1.之所以出售去皮鸡蛋,是因为有这个需求。市场越来越细分,根据各个消费者的爱好,有卤味,泡淑,,,等等口味的鸡蛋。也是这个原因,就是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对于供应商来说,去皮增加了一个程序,成本当然会增加,但是可以取得市场,可能是空白的市场(就是去皮鸡蛋需求的市场),因为是首创的。因而消费量也可能会增加。还有增加的成本转接到出售的价格之上。
2.“价格等于价值”价值是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如果鸡蛋是工厂流水线一样作业的话。鸡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然大大降低。因而其价格降低是必然的。关于鸡蛋跟苦瓜哪个价值大,其实要看其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如果这样的话,鸡蛋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于苦瓜的话,那么价格低也是正常的。
即使鸡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于苦瓜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说鸡蛋价值大于苦瓜,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价格是围着价值波动的嘛,短期内的供求变化会导致出现鸡蛋价格少于苦瓜价格也是可以理解的。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就不用说了吧。原理跟上面差不多,不要忽略其他因素。
3.有可能是外贸出不去,存在太多积货,一时需要回笼资金。
美国有很多一美元店,卖的都是中国制的家用产品,如瑞士军刀。好像真的比国内便宜哦。可能是供应量大吧,低价多卖也有利润啊。
4.用100克作计量单位的话,第一,这种产品每次购买量比较少,如一些凉果,鱿鱼丝等。
第二,要以让人们产生这种商品并不是很贵的心理。
举个例子:如黄金都是以克作单位的,为什么不用公斤,也许也是这个道理吧。
5.不懂。但是应该可以用黄金来说一下,你买黄金的时候他会给你一个盒子,为什么这个盒子不加在一起称,而要除掉呢。可能是因为外包装材料的价格远远小于产品的价格,如果不剔除的话,对消费都不公。比如说你买100克1000块钱的东西,外包装两克你不除掉的话,你就要花多20块钱,而这个外包装是不可能值这么多钱的,为了不引起纠纷,专业的商场就这么做了。
希望能帮到你。
但是我感觉,还有些不能单单从一个方面去考虑的东西:
比如,去皮鸡蛋吧,它仅仅是对客户群需求的细分和销售专业化的后果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去皮鸡蛋价格应该高于不去皮的吧,为何事实恰好相反呢?
再比如,苦瓜价格高,真的是因为价值高吗?
为什么不从消费苦瓜的群体和消费鸡蛋的群体差异去分析呢?
再比如,100克肯定考虑了单价数字较少的原因,但是也不光是营销方法吧,
为何西瓜不这么标价呢?为何黄金饰品不这么标价呢?

生活中的经济学,爱问频道现在直播,欢迎收听~~~~~~
[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6 13:44:24编辑过]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1.之所以出售去皮鸡蛋,是因为有这个需求。市场越来越细分,根据各个消费者的爱好,有卤味,泡淑,,,等等口味的鸡蛋。也是这个原因,就是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对于供应商来说,去皮增加了一个程序,成本当然会增加,但是可以取得市场,可能是空白的市场(就是去皮鸡蛋需求的市场),因为是首创的。因而消费量也可能会增加。还有增加的成本转接到出售的价格之上。
2.“价格等于价值”价值是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如果鸡蛋是工厂流水线一样作业的话。鸡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然大大降低。因而其价格降低是必然的。关于鸡蛋跟苦瓜哪个价值大,其实要看其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如果这样的话,鸡蛋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于苦瓜的话,那么价格低也是正常的。
即使鸡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于苦瓜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说鸡蛋价值大于苦瓜,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价格是围着价值波动的嘛,短期内的供求变化会导致出现鸡蛋价格少于苦瓜价格也是可以理解的。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就不用说了吧。原理跟上面差不多,不要忽略其他因素。
3.有可能是外贸出不去,存在太多积货,一时需要回笼资金。
美国有很多一美元店,卖的都是中国制的家用产品,如瑞士军刀。好像真的比国内便宜哦。可能是供应量大吧,低价多卖也有利润啊。
4.用100克作计量单位的话,第一,这种产品每次购买量比较少,如一些凉果,鱿鱼丝等。
第二,要以让人们产生这种商品并不是很贵的心理。
举个例子:如黄金都是以克作单位的,为什么不用公斤,也许也是这个道理吧。
5.不懂。但是应该可以用黄金来说一下,你买黄金的时候他会给你一个盒子,为什么这个盒子不加在一起称,而要除掉呢。可能是因为外包装材料的价格远远小于产品的价格,如果不剔除的话,对消费都不公。比如说你买100克1000块钱的东西,外包装两克你不除掉的话,你就要花多20块钱,而这个外包装是不可能值这么多钱的,为了不引起纠纷,专业的商场就这么做了。
希望能帮到你。
很赞,呵呵~
不过美国的1元店卖的东西,确实很多是made in china的,但是和同等商品国内价格比,还是贵很多的~并不是因为存货太多或者回笼资金的原因。我曾经买过1元4个灯泡,每个灯泡用10-20天就换了,质量很差~
你说瑞士军刀比国内便宜很多(我最近刚在amazon买了几把,准备回国送人),这个我想可能有以下原因:
1、美国人喜欢网上购物,减少了店面啊、人力啊、装修的成本。而且美国邮政极其发达,也为网上购物提供了便利。我的很多衣服都是在网上买,如果你不满意,可以直接拿到当地的店里去退,或者免费寄回(收的包裹里有个退货单,不满意你填好单子寄回去就可以了,绝不用担心对方不退钱给你)
2、美国很多东西都是在超市、大卖场卖的。举个例子吧,levis 501好像在国内买的很贵,在美国也就30美元左右,其他款的大概20美元就可以买到,lee的牛仔裤一般15-25块。这些品牌都是在超市卖的,少了售货员,美国的人力是很贵的。而国内呢,很多都是专卖店、精品店,呵呵,成本自然就提高了~
3、国内销售渠道不畅,大的地区代理、省级代理、市级代理,一层又一层,层层加价,价格自然就上去了。美国相对好点,很多都是直销,比如戴尔~
的确不能单方面考虑。。
呵呵。。
你的问题的确很好,但如果全部因素都进行思考的话,估计每个问题都可以写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
如果去皮的卖得比较好的话,即需求大,销售量大,那么他的价格降低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啊。就是说他单个利润赚少一点,降低价格,然后促使人们消费更多,那他也会赚多点啊。
苦瓜价格高,不一定是价值高,受你所在地方的需求影响。如果你们那里的习惯是喜欢苦瓜高于喜欢鸡蛋的话,还有苦瓜在这个时间里生产比较少,供给不足的话,那完全是可能的啊。
100克估计也有方便的效果。因为1克黄金两三百块,如果用100克计的话,你一次会购买100克吗?
苦瓜的话你一次可能也就买几百克最多吧。。。要是用克做单位那不是麻烦。
西瓜一个就有三四公斤了,要是用克来算的话,岂不是自找苦吃。
所以方便计价也应该是一个方面吧。
你的问题的确很好,但如果全部因素都进行思考的话,估计每个问题都可以写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
(汗,哪有这么夸张啊。)
如果去皮的卖得比较好的话,即需求大,销售量大,那么他的价格降低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啊。就是说他单个利润赚少一点,降低价格,然后促使人们消费更多,那他也会赚多点啊。
(呵呵,思路可以再宽些——假如不这么买,那么谁会买表面有破碎的鸡蛋呢?谁又会专门买快要过期的鸡蛋呢?谁又会买不好看的鸡蛋呢?
)
苦瓜价格高,不一定是价值高,受你所在地方的需求影响。如果你们那里的习惯是喜欢苦瓜高于喜欢鸡蛋的话,还有苦瓜在这个时间里生产比较少,供给不足的话,那完全是可能的啊。
(市场是有效的,苦瓜生产周期也不长吧。我考虑最可能的因素是,吃苦瓜的人比较少,而且属于高收入群体,而吃鸡蛋的人很多,而且无法区分收入高低。)
100克估计也有方便的效果。因为1克黄金两三百块,如果用100克计的话,你一次会购买100克吗?
苦瓜的话你一次可能也就买几百克最多吧。。。要是用克做单位那不是麻烦。
西瓜一个就有三四公斤了,要是用克来算的话,岂不是自找苦吃。
所以方便计价也应该是一个方面吧。
(这个说的很好,其实,计价单位和基准货币币值一样,都是以“产生的交易费用最小”来权衡的。)
感谢小C,果然是我道中人,以后多多讨论咯~~~~~

关键破壳鸡蛋是怎么产生的
如果破壳鸡蛋都要上升到战略细分市场的层面去考虑的话,是不是管理成本也太高了
有点想多了,就是因为有些鸡蛋放着卖不出去了,所以用这个办法来做一个“二级价格歧视”罢了。
(也许应该算是三级价格歧视?)

你的问题的确很好,但如果全部因素都进行思考的话,估计每个问题都可以写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
(汗,哪有这么夸张啊。)
如果去皮的卖得比较好的话,即需求大,销售量大,那么他的价格降低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啊。就是说他单个利润赚少一点,降低价格,然后促使人们消费更多,那他也会赚多点啊。
(呵呵,思路可以再宽些——假如不这么买,那么谁会买表面有破碎的鸡蛋呢?谁又会专门买快要过期的鸡蛋呢?谁又会买不好看的鸡蛋呢?
)
苦瓜价格高,不一定是价值高,受你所在地方的需求影响。如果你们那里的习惯是喜欢苦瓜高于喜欢鸡蛋的话,还有苦瓜在这个时间里生产比较少,供给不足的话,那完全是可能的啊。
(市场是有效的,苦瓜生产周期也不长吧。我考虑最可能的因素是,吃苦瓜的人比较少,而且属于高收入群体,而吃鸡蛋的人很多,而且无法区分收入高低。)
100克估计也有方便的效果。因为1克黄金两三百块,如果用100克计的话,你一次会购买100克吗?
苦瓜的话你一次可能也就买几百克最多吧。。。要是用克做单位那不是麻烦。
西瓜一个就有三四公斤了,要是用克来算的话,岂不是自找苦吃。
所以方便计价也应该是一个方面吧。
(这个说的很好,其实,计价单位和基准货币币值一样,都是以“产生的交易费用最小”来权衡的。)
感谢小C,果然是我道中人,以后多多讨论咯~~~~~

猫哥太过奖了~~~~~~~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
以后还要跟你多多学习。。。你才是论坛的元老。。。
呵呵,团队的核心精神,就是吹捧和自我吹捧。

本人经常在超市晃,回答三个问题。
1、出售“去皮的鸡蛋”背后的经济学思考是什么?
他们的去皮是只外面的塑料袋等,超市的大婶们之前觉得不合算,后来为了增加客户满意度才变成这样的。
4、为何用100克(2两)作为计量价格的单位?
因为100是整数,同时也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单位,超市调查过买1000克以上的鸡蛋等较少,通常是100的倍数,所以定了100克。
5、外包装的2克剔除,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大婶们觉得不合适。所以这么做了,超市没有亏多少,但是顾客却觉得好很多。
这就是花小钱转大钱。
破壳是有意为之?
不同的商品怎么比较价格高低?
价格是出清价格。仅从销售环节看,如果单价低于成本,一定是库存多了。而且“沉没成本”也不能作为定价的依据。
我也来参与一下(因为我是从事市场营销+经济学背景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指正:
1、出售“去皮的鸡蛋”背后的经济学思考是什么?
我认为有几点:
A:主要是客户心理作用,也就是基于福利经济学和客户心理学来分析“去皮”。
B:在经济学“道德背离”的方向就是“道德正激励”,从而获得客户心理认可的“积累效应”。
2、为何鸡蛋的价格,远远低于(就每次的消费量而言)苦瓜?这不违反了某些规律吗?
比如“价格等于价值”或者“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我的观点是:
A:价格是调配经济活动的主要杠杆。理论要面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等的大千实际问题。
B:在这里可能包含很多“不对称信息”和库存信息。
C:价格也是时间均衡的价格,如:苦瓜可以保存时间长就有稳定的长时间均衡的价格,从而获得长期均衡的收益。而“破壳的鸡蛋”呢?破壳之前可以是高价和高收益,破壳之后就是短时间必须处理的,所以就低价快速处理……而平均价格和收益不一定比苦瓜要减少?
3、5元一把的厨房专用剪,危机之前是不可能有的吧,除非是地摊上那些粗制滥造的。
甚至低于了美元修理邮费。这种低价,有可能有哪些因素造成的?(不是有人说过,外国的中国制造制品比国内买着便宜吗?)
我的观点是:
A:商家行为,或许是库存大,或许是款式?或许是促销?
B:有产品因素,也有资本因素,如处理库存加速资金回笼等。尤其在金融危机下。
C:个别的行为或者短期的行为。
4、为何用100克(2两)作为计量价格的单位?
我的观点:
A:与500克和1000克基价没有区别,就如大包装和小包一样。针对不同的产品和顾客不同的支出和购买需求而定。
B:有购买心理和购买习惯的长期研究下来的原因总结。
5、外包装的2克剔除,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
商家的行为,目的很多,如:显示公平?诱导客户觉得很划算?以及吸引客户?
也可能是企业文化之一。
突然想起来了,我今天编辑的帖子居然没有发表成功很郁闷啊。。。
学校的网络实在是太尴尬了。。。
算了,那就不发表了大致意见ls都说的差不多了。。。
社会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以及有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供应
楼上两位说的太好了,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经管学术讨论:
不离开事实,不受流派限制,不怕理论问题。
顺便说明一下“破壳鸡蛋”的形态(看来大家平时不大采购),其实就是把鸡蛋打开,用一个塑料袋装着十几个液态的鸡蛋。
这些鸡蛋的保质期印刷上面没有。

谢谢楼主给偶的奖励!回帖的时候,我急于回复,也没有核实一下回答的问题个数。现在也才发现我有些问题忘记回复了,就像“那个剔除2克”的问题,不过看到很多朋友都做了很充分全面的分析,偶在这里也没有必要重复了。
偶只有期待楼主新的问题了——生活中的经济学02。
呵呵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