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眼睛一眨就过去了哈!时间也进入了红五月,但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层面还看不到“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的浪漫,宏观经济还处在前景不明、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加上可恶的“猪流感”更是雪上加霜,北京的猪肉卖出了白菜价,不知那些养猪的农民又赔多少钱,谁会给他们补贴?这些让人的市场信心又遭打击。
根据美国商务部4月24日公布的数据,今年3月份美国工厂耐用品订货环比下降0.8%,美国新房销售量环比下降0.6%,均略好于市场预期。美国消费者信心也略有回升,《华盛顿邮报》2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4月19日当周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上升4点,触及2009年高点。美国最大的问题仍是失业率的不断攀升。美国劳工部周四称,截至4 月18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2.7万人至64万人,美国领取失业救济的总人数已升至纪录最高水平。欧洲欧元区制造业PMI由3 月份的33.9升至36.7,服务业PMI由3 月份的40.9 升至43.1,均好于市场预期。德国、法国等欧元区主要国家的4 月份PMI也都有所回升。但是,非欧元区的英国情况仍在继续恶化。英国国家统计局24 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英国GDP 环比下降1.9%,为1979年第三季度下降2.4%以来的最大降幅。也是英国经济连续第三个季度呈现负增长。日本经济也在继续下滑。日本财务省22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的财政年度,日本出现贸易逆差7253亿日元,为1980财年以来首次出现逆差。同时公布的2009年3月份贸易收支为110 亿日元,但较去年同期锐减99.0%。IMF 在22 日公布的今年4 月份《世界经济展望》中,也强调了日本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IMF预计日本经济可能会在今年创纪录地下降6.2%,降幅大于此前预期的下降5.8%。IMF认为,日本的经济衰退将比美国和欧洲更为严重,而且是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实际上,IMF在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再次下调了对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预期。这两份报告认为,受大规模金融危机和信心急剧丧失的影响,全球经济已陷入了严重衰退,预计全球经济2009年将萎缩1.3%,远远低于其1份做出的增长0.5%的预期,也低于3 月份做出的下滑0.5%-1%的预期。同时,到2010年美国因金融危机的资产减计将高达2.7万亿美元,高于IMF今年1月份预测的2.2万亿美元。同时,全球的资产减计将高达4万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将由银行承担。为弥补资金不足,今年新兴市场需要再融资约1.8万亿美元。IMF还在报告中下调了2009年和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认为今年中国GDP 将增长6.5%,略低于其1 月份预计的6.7%;明年GDP 将增长7.5%,同样低于之前预计的8.0%。IMF的这一做法多少有点特异,因为在中国公布一季度经济和信贷数据之后,包括高盛在内的很多著名研究机构都上调了中国2009年的GDP增长预期。
国内经济仍不乐观:一是4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09 年一季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今年前三个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2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0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24%;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 万人,为全年目标100 万人的35%;城镇登记失业率4.3%。中国的就业情况仍不乐观。二是财政部公布一季度全国税收1.3万亿,同比下降10.3%。三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目前我国黄金储备已从2003年的600 吨增加到目前的1054吨,在各国公布的黄金储备中,只有六个国家超过1000 吨,我国排名第五。国家增加黄金储备不但有利于优化中国官方储备的结构,也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于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是否以及何时见底的争论仍在继续,不过总的来看学术界对经济“回暖”还是持谨慎乐观态度。国家统计局3月底对国内100名经济学家进行了调查,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在触底后迅速反弹,而是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其中,认为中国经济复苏最可能的走势是“U”型的比重最高,占41%,认为是“V”型的仅占17%。我们认为,经济之所以不可能快速回暖,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国际贸易的大幅萎缩。4月16 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一季度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2 个百分点。前3个月,我国外贸出口2455.4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1.9 亿美元,下降30.9%。实现贸易顺差623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大约54%。但这主要是价格变化所致。
所以,对目前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走势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现在判断经济回暖的还是过于乐观了。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祝青年朋友永远年轻!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