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猪周期”、“蒜你狠”又来了,身为消费者或生产商的你是不是又在犯愁了,后期的价格趋势如何?有没有期货套期保值工具以规避风险?下面我们将详细为你展开。
1. “猪周期”、“蒜你狠”再次来临。
近期通胀有所抬头,猪肉价格达到4年多来最高,葱、蒜价格也不干示弱,同比翻番。从统计局11号发布数据来看,3月我国CPI同比涨2.3%,其中猪价同比上涨28.4%,菜价同比上涨35.8%,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两个主要因素。
对于此次的价格上涨,产量的下滑是主因,尤其是去年价格普遍低迷,生产者去产能幅度比较大,加之今年天气原因以及疫病原因,使得产量缩减较为严重,所以产生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的格局。
当然,仅有产业基本面的因素是不足形成此次猪肉和蔬菜价格飙涨的,国家货币超发功不可没,尤其是年前央行超量放水以及年后降准等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更是进一步助推了价格的上涨。
2. 猪周期与蔬菜周期。
何为猪周期,简单说就是猪肉价格的周期变动。其循环轨迹一般是:猪肉价格上涨——母猪存栏增加——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滑——母猪遭大量淘汰——生猪供应减少——肉价再次上涨,形成一个完整的涨跌周期。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猪周期是3-4年,上一次猪周期的高点在2011年,所以目前的猪价大涨就是一个典型的猪周期轮回,只是略晚了1年左右。
简单来说,价格上涨刺激产量增加,产量增加导致供需失衡,价格下滑,然后产量再次萎缩,价格回升。可以说,蔬菜价格也基本是按照这个周期走的(基本原理一致)。只是略有不同的是,本次周期恰巧与央行超发货币的周期重合,加上货币政策的配合,才有了猪周期如此发威。
3. 后期价格趋势如何?
由猪周期的特性可以看出,当价格大幅上涨后,下一步就是产能的提高,对于蔬菜和猪肉来说,由于其生长周期不同,所以产能释放时间可能不同。
对于蔬菜来说,由于其生长期较短,所以产量很快会上来,后期蔬菜价格继续大涨的可能性不大,目前仍需关注的是极端天气的影响,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仍处于厄尔尼诺天气影响下,南北方极端气候仍可能再次显现。但就目前条件来看,后期蔬菜价格不具备持续上行空间。
对于猪肉来说,其生长期较长,从仔猪长到90公斤左右的出栏体重,需要5-6个月的时间。而目前仔猪价格刚开始暴涨,所以要传递到生猪供应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生猪基本面依然是偏强格局。但问题是,这期间面临几个不确定性,首先是国家开始大量进口猪肉,进口猪肉价格较低,如果数量大的话可能会对我国生猪市场冲击较大。
影响后期趋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从目前来看,央行比较谨慎,虽然市场与降准预期,但央行始终没有出手,可见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依然是以稳健为主。总体来看,央行后期政策仍要看我国实体经济走势。
4. 怎样规避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对于养殖户或种植者来说,目前正是犯愁的时候,到底扩不扩大产能?如果面对800元/头的养殖利润心动而扩大产能,那么到时候出栏时可能正好遇到产量增加之时,价格下行而遭受巨额亏损。那问题就来了,如何规避猪周期导致的价格巨幅波动。
其实为稳定猪周期,国家一直鼓励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先进经验学习,因为规模化养殖将使得存栏量波动较小,进而熨平猪周期。这其实也是养殖户需要学习的,就是将存栏量的波动减缓,不去猜行情,而是将功夫用在管理上。
我们今日的重点是能否通过期货行情来规避现货市场的风险。对于想扩大产能的养殖户来说,可以想象,全国养殖户基本都是这个想法,所以才会有后期产量的巨大放量,也就是说,未来行情较好的反而是饲料价格,尤其是玉米、豆粕为主的期货品种,后期随着养殖需求的扩大而价格会有所复苏,所以投资者可以在期货市场上买入,这是规避价格风险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对于肉蛋奶价格的普遍上行来说,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农副产品鸡蛋的操作,鸡蛋价格会受其带动而走强。以鸡蛋主力合约为例,自前期肉价开始炒作上涨时,蛋价上涨超过0.4元/斤,所以阶段性投资机会还是比较明显的。
5. 总结
目前来看,对于生猪养殖户或蔬菜种植户来说,期货市场上直接进行风险规避的手段较少。对于生猪来说,目前可用的避险工具有:1、上下链的玉米和豆粕两个品种,尤其是豆粕,在生猪存栏量放大时期消费提升会较为迅速,可以选择做多;2、猪肉的替代品鸡蛋,随着猪肉价格的大涨,消费者会逐渐将消费转向鸡蛋,进而拉升鸡蛋价格。
其实对于生猪养殖,最直接的避险工具就是生猪期货,目前国家层面正在研究,预计后期终究会推出生猪期货,值得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