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49561 197
2009-05-07
<p>今天我坐在电脑前写下这些内容,是我第一次在论坛发表帖子,此为实践我在考前的一个内心承诺,让我的经历给更多正在奋斗与准备奋斗的同志们一些启示和帮助。所以我希望那些认为在这个帖子中看见了有价值的东西的同志能不断地将帖子“顶”起!</p><p>1、选择上财</p><p>选择有时候是一个很奇怪的过程,或许是一个巧合,或许是一种偏执,更或许是一个无奈,但当时的确是在我毫无任何其他信息的情况下,仅仅是冲着一点:上财非常的“公平”,而这一点现在个人认为在考博的过程中是“十二分”的重要,我在考后看见很多其他的学校的不平事,愤愤然却又无可奈何。而后的考试(从初试到复试,再到录取都是我感受到“公平”的,需要说明的是至少我上的专业是这样),学校的招生透明让我更加地爱上了这所学校,不管怎么说,这是似乎现在是个难能可贵的精神。</p><p>2、关于准备</p><p>我知道很多人不敢想上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财的初试考题是出名的难,尤其是“经济学一”,考的全部是高级的宏微观,指定的书可以在他的招生简章上找到。个人认为,难度相对于其他学校是要难点的,但是我向各位真诚地介绍我的准备过程:英语和专业课因为现在的工作需要一直没有落下,故而也没有花多少时间在上面,考后觉得其实要是自己“充分准备”,估计也就那样了,毕竟自己的能力也知道几斤几两,主要的精力就在经济学一上了,两本指定的教材是我所有的复习资料,教材的全部内容几乎都是考试内容,倘若你没有曾认真地学习过高级课程,需要首先解决的是“心理障碍”问题,毕竟它是那么的晦涩,那么的抽象,我个人也是这样经历过来的,粗略地、坚持地看完第一遍(不求甚解),认真地、努力地看第二遍(尽量理解),反复地、探索地看三、四........遍(无师自解)。我必须申明:我不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第一遍和第二遍中无数次感到“绝望”,但是我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坚持”。</p><p>3、关于初试</p><p>很多人很想找到上财的往年考试试题来参考复习,为此伤透了脑筋,我要告诉你的是,上财保密工作那是相当的到位,考试时间紧,题目也复杂,除非你就是去看题目,一般没有多少心思记住考题,试卷都是每人一个试卷袋,考后回收了。网上有些往年的考题,可以找找参考一下,但不要拘泥于那些考题,毕竟风格也在发生着变化,英语的题型简章上有,个人认为:题量大,难度一般,分值设置有特色,单选15完型10、阅读20、作文15、英译中20、中译英20,考试时注意时间分配很重要,毕竟分数才是最重要的,经济学一似乎今年难度有点降低,四大题(两个微观、两个宏观,每个25分),但是最后一题我现在还没有听到谁做出来(高手毕竟是少数),所以你在考试时遇到超难的也不要沮丧,你是拿不了满分的。另一门专业课自己去了解吧。</p><p>4、关于复试</p><p>复试是考博人的一个心病,尤其是那些分数边缘的同志们,远比初试难受,毕竟初试成败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而复试则多为听天由命,上财的复试给我的感觉还是公平、透明、我所知道的没有明显的猫腻,成绩很高被刷的没有看见,个别科研很牛的、初试差点的后来被要的情况是有的,也许你会说这个也不算,猫腻是看不见的,呵呵!那我就无语了,很恐怖、很无奈的事情你可能在其他的地方见的少了,他们能这样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现象。复试内容各院差异不大,无非是专业素养和英语口语和听力,一般就是导师们问问题,内容不一,专业的、其他的、英语的对话等等,中间你被问到什么就看运气了,呵呵!适当的准备是有必要的,有科研成果的,一定要带着,不要谦虚,很能打动老师们。</p><p>以上是你可以从我这里知道的信息,我真切地希望那些真正愿意付出努力的同志们,在看完帖子后就不要再犹豫了,扎扎实实准备是最重要的,初试拿个高分,后面一切都好办了,上财不用先联系导师,你无需把精力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最后真诚地祝愿那些执着的人们,祝你们成功!</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7 22:30:10编辑过]

<br>jh81522
 金钱 +20
 魅力 +5
 经验 +5
 谢谢你的经验~ 2009-5-7 10:43: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7 08:14:00
<p>硕士在哪里读的?</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7 08:27:00
指定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在哪买?似乎买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7 09:33: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zhouqijiang</i>在2009-5-7 8:27:00的发言:</b><br/>指定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在哪买?似乎买不到</div><p>图书馆借-----&gt;复印</p><p></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7 10:14: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wuweiliu</i>在2009-5-7 8:00:00的发言:</b><br/><p>今天我坐在电脑前写下这些内容,是我第一次在论坛发表帖子,此为实践我在考前的一个内心承诺,让我的经历给更多正在奋斗与准备奋斗的同志们一些启示和帮助。所以我希望那些认为在这个帖子中看见了有价值的东西的同志能不断地将帖子“顶”起!</p><p>1、选择上财</p><p>选择有时候是一个很奇怪的过程,或许是一个巧合,或许是一种偏执,更或许是一个无奈,但当时的确是在我毫无任何其他信息的情况下,仅仅是冲着一点:上财非常的“公平”,而这一点现在个人认为在考博的过程中是“十二分”的重要,我在考后看见很多其他的学校的不平事,愤愤然却又无可奈何。而后的考试(从初试到复试,再到录取都是我感受到“公平”的,需要说明的是至少我上的专业是这样),学校的招生透明让我更加地爱上了这所学校,不管怎么说,这是似乎现在是个难能可贵的精神。</p><p>2、关于准备</p><p>我知道很多人不敢想上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财的初试考题是出名的难,尤其是“经济学一”,考的全部是高级的宏微观,指定的书可以在他的招生简章上找到。个人认为,难度相对于其他学校是要难点的,但是我向各位真诚地介绍我的准备过程:英语和专业课因为现在的工作需要一直没有落下,故而也没有花多少时间在上面,考后觉得其实要是自己“充分准备”,估计也就那样了,毕竟自己的能力也知道几斤几两,主要的精力就在经济学一上了,两本指定的教材是我所有的复习资料,教材的全部内容几乎都是考试内容,倘若你没有曾认真地学习过高级课程,需要首先解决的是“心理障碍”问题,毕竟它是那么的晦涩,那么的抽象,我个人也是这样经历过来的,粗略地、坚持地看完第一遍(不求甚解),认真地、努力地看第二遍(尽量理解),反复地、探索地看三、四........遍(无师自解)。我必须申明:我不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第一遍和第二遍中无数次感到“绝望”,但是我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坚持”。</p><p>3、关于初试</p><p>很多人很想找到上财的往年考试试题来参考复习,为此伤透了脑筋,我要告诉你的是,上财保密工作那是相当的到位,考试时间紧,题目也复杂,除非你就是去看题目,一般没有多少心思记住考题,试卷都是每人一个试卷袋,考后回收了。网上有些往年的考题,可以找找参考一下,但不要拘泥于那些考题,毕竟风格也在发生着变化,英语的题型简章上有,个人认为:题量大,难度一般,分值设置有特色,单选15完型10、阅读20、作文15、英译中20、中译英20,考试时注意时间分配很重要,毕竟分数才是最重要的,经济学一似乎今年难度有点降低,四大题(两个微观、两个宏观,每个25分),但是最后一题我现在还没有听到谁做出来(高手毕竟是少数),所以你在考试时遇到超难的也不要沮丧,你是拿不了满分的。另一门专业课自己去了解吧。</p><p>4、关于复试</p><p>复试是考博人的一个心病,尤其是那些分数边缘的同志们,远比初试难受,毕竟初试成败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而复试则多为听天由命,上财的复试给我的感觉还是公平、透明、我所知道的没有明显的猫腻,成绩很高被刷的没有看见,个别科研很牛的、初试差点的后来被要的情况是有的,也许你会说这个也不算,猫腻是看不见的,呵呵!那我就无语了,很恐怖、很无奈的事情你可能在其他的地方见的少了,他们能这样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现象。复试内容各院差异不大,无非是专业素养和英语口语和听力,一般就是导师们问问题,内容不一,专业的、其他的、英语的对话等等,中间你被问到什么就看运气了,呵呵!适当的准备是有必要的,有科研成果的,一定要带着,不要谦虚,很能打动老师们。</p><p>以上是你可以从我这里知道的信息,我真切地希望那些真正愿意付出努力的同志们,在看完帖子后就不要再犹豫了,扎扎实实准备是最重要的,初试拿个高分,后面一切都好办了,上财不用先联系导师,你无需把精力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最后真诚地祝愿那些执着的人们,祝你们成功!</p><p></p></div><p></p><p><strong><font color="#0022aa">佩服楼主,写出这么多宝贵经验。借您的地盘补充几点:</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0022aa">1、关于经济学一,高微那本无疑从头到尾是要通读的,因为历年考题其实每章都覆盖到了,近几年试题也前后都有,不能存侥幸心理;高宏那本如果你时间来不及,第一(solow model)、二(RCK model烂熟,Diamond了解即可)、四(RBC model)章是务必要搞懂搞透的,特别是模型的推导过程。其他如第三(新增长理论)、第六(新凯恩斯模型)、第七(消费)、第八(投资)章最好也看看,虽然这几年不怎么出了。另外强调一点,一定要大量做题,光看没用,这个跟高考、考研原理都是一样的。现在的考生比较幸福,什么金圣才、吴汉洪都出了高宏、高微的习题,你没事就买来使劲练吧。</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0022aa">2、关于英语和专业课,难度不大,区分度也不是很大,没什么好说的。所以主要还看经济学一,基本上这个你能过50分就好办了,在此基础上越高越拿得稳。</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0022aa">3、关于复试,各个学院不一样,热门院系复试时的差额比例还是很高的,特别是金融、国际工商这些学院,只要上了170分的线都可以来,所以2:1也不稀奇,这个要有心理准备。但请放心,上财是公平的,一般情况下初试高分选手也不会吃亏,毕竟老师也知道,复试时就那么十来分钟,三四个问题,他还要综合看你的小论文发表、硕士论文研究题目等等。总的来说,复试对于本专业学生侧重专业知识深度的考察;对于跨专业选手则除此之外,还要了解你是否具备了基本学术训练,特别是文科跨过来的,计量什么的还是要会。 </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0022aa">4、关于联系导师,这里我就是这一点不赞同楼主观点,呵呵。其实不光是上财,所有学校都是一样,联系导师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让导师多了解你一点不可能没有好处,导师当然也希望招到他中意的学生。当然实力特别超群者另当别论---上财很多院系每年都不乏经济学一上80分的,90多分的我也见过。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最好还是早点跟导师联系一下,跟他谈谈你的硕士论文和以前的研究。一旦导师对你感兴趣那就好办了。上财一个导师通常带两个,生源不满意时带一个的也有,最多可以带三个。但带多了导师也累,而且要跟其他导师协商指标,比较麻烦,所以这一块需要你自己从专业研究角度去展示实力,去激发他多带的意愿(至于送礼什么的这些野路子最好不要花太多心思,也完全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有这时间不如把书多看一遍)。</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0022aa">另外,联系导师也有助于你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排名,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复试是否顺利通过。信息时代,这个重要性就不用我说了吧,呵呵。毕竟考生等待命运判决的时候是最焦虑的……</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0022aa">最后再说一点,上财今年报考的人数暴增将近一半,难度系数今后恐怕还会继续水涨船高,所以还是早点动手准备比较好。</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0022aa">祝大家好运!</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0022aa"></font></strong></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7 14:51:10编辑过]

<br>jh81522
&nbsp;金钱&nbsp;+20
&nbsp;魅力&nbsp;+5
&nbsp;谢谢你提供的信息&nbsp;2009-5-7 10:44:3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7 10:38:00
很感谢楼主的经验,很有用!麻烦楼主得说明考的是什么学院,毕竟经济学院和其它学院还是不一样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7 10:39:1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