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1063 95
2016-04-14

中国的钱到哪里去了?

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 范棣

    内需是什么?
    内需就是国内居民的消费,消费的多少取决于人口多少和收入水平。中国比美国多了10多亿人口,人均收入已跨入了所谓“中等国家收入”水平行列,为什么内需还连年不足?中国人的消费能力都哪去了?
    看完了以下两个实例,你就会找到答案。
    第一个例子:假设在新疆某个地方发现了一个金矿,当地政府从广东招商来一个投资者,建了一个矿场。矿主雇了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收入1000万。矿主把收入中的50%作为工资发给工人,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这些工人从工资中每年拿一万租房子,剩下四万用作消费,娶老婆,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
    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当地的住房就会出现需求的增加。于是,矿主就投资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还要吃要喝,所以他又投资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新的工人,这样工人的妻子就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因为人口增加,就业增加,本地的消费需求就变的更大了。
    如此下去,几年后,这个地方就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需求,于是就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唱歌,于是当地就有了咖啡厅、歌厅、电影院、商店等。这样,50年过去后,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第二个例子:同样假设在新疆某个地方发现了一座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收入1000万。但是现在矿主只把收入中的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工人得到这些钱只够他们填饱肚子,没有剩余的钱租房子,没有剩余的钱谈恋爱和娶老婆,只能挤在工厂的窝棚里。
    矿主虽然一年赚了900万,但本地都是穷人,没什么消费能力和商业生意需求,生活条件也很差,他就只能把赚得的钱投到其它地方去。于是,矿主用一部分钱在北京买了房子,用一部分钱在沿海地区放高利贷,用一部分钱在国外投资移民。在本地,他只买了一个豪华别墅,雇了几个工人当保镖,找了一个更年轻的女人当二奶生孩子。
    当地的工人除了工作养家糊口外,拼命省钱以备看病和养老,此外根本没有剩余能力进行别的消费。这样发展50年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和一些小商业外,依然没有发展起来别的产业。金矿挖完后,矿主带着巨款走了,留给当地只是污染、失业和贫困。
    这两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模式。拉美国家大多独裁,大资本家垄断国民经济,社会贫穷的同时伴随严重的两极分化。相对来说,美国实行的是宪政体制,虽然也有贫富差距,但相对而言,人均收入的差距并不很大,民富国强。
    拉美贫穷并不因为自然环境不如美国,而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居民的财富积累缺乏可持续的增长能力,这不是居民没有劳动的创造力,而是劳动和财富分配制度方面出了问题。
    为什么美国没有出现拉美的问题?
    在政治上,今天的美国人应该感谢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一个科学的国家管理体制;而在经济上,美国人应该感谢亨利•福特,因为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
    其实,美国梦的缔造者不是美国总统,而是亨利•福特。在古今中外众多商业人物中,亨利•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他用他的T型车缔造了美国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美国社会第一个引入了现代社会。
    亨利•福特说:“我要让我的工人买得起我的T型车”。于是,他给汽车厂的工人发高工资,同时还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使汽车成本大幅降低。在福特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汽车公司的同时,汽车工人有了钱,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以买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生了。
    当美国完成西部扩张后,在领土扩张上已没有回旋余地时,美国发现了另外一个经济增长的金矿,这就是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正是他们带动了巨大的社会内需,支撑起美国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拉动经济高速增长。
    美国是一个3亿人口的国内消费市场,但美国从来就是一个主要依靠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中国有13亿人口,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却年年内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贸和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这不是怪事吗?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正像上面的第二个例子,我们社会的收入增长并没有最大可能地分配给老百姓,而是最大可能地分配给了政府和资本所有者(资本家)。政府投资能带动消费吗?少得可怜。先不说政府投资中有多少重复建设和无效工程,政府投资产生最直接的效果是增加了社会的产品生产供给能力,使得生产能力进一步过剩。
    为了解决国内就业,国内劳动力成本就必须一压再压,以便取得出口的优势。这些措施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得国内劳动力价格长期停滞不长,老百姓的收入不能提高。
    比如,新疆是一个资源大省,堪比中东的很多国家,按道理当地人民应该很富裕。但事实恰恰相反,新疆很穷!可见,一个有资源的地方并不见得能因此发展起来,这取决于政府是否真正把老百姓的收入和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国人还不富裕。我们的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少数人的腰包。中国人本来就不富裕,还要顾及养老、看病、孩子上学等。经济情况稍微好一点的人,其实也很纠结,挣的钱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看起来不少,但是转不动,都是死钱。
    少数富人手里的钱很多,堆成山,但他们怎么花?各地买几套房子,但也是只能是几套,去买LV、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再怎么奢侈,也花不了几个钱。于是,中国富人开始往海外发展,买房买地买企业。
    当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小房子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积蓄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顿饭的开销的时候,我们能指望老百姓不去省吃俭用、不去疯狂存钱、不去为养老发愁吗?能指望银行里那几十万亿的存款转化为巨大需求吗?
    中国在做什么?房改、医改、企改、教改、股改,中国的改革正在走向哪里?中国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吐干净了血;中国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诞生,就已经让股改制造的巨量“大小非”横遭劫掠。
    如今,我们到哪儿找内需?除了出口,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以外,有什么办法?为什么中国的改革走入了这样的一种境地?
    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是要走向美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14 09:50:27

中国的钱到哪里去了?

作者:蔡慎坤

    藏富于民是历朝历代老百姓的理想,可是残酷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中国富不过三代,在一个财富都带着原罪的国家,藏富的结果往往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60多年前的地产资本家因为藏富,能活下来就算最大的幸运,当今许多贪官只要一抄家,就是成吨成车的现金财宝。只有熟稔世事的聪明人才会未雨绸缪,不声不响把巨额财富转移到境外,特别是转移到哪些保护私有财产尊重人权的国家。
    世界银行早就估计, 从发展中国家非法流出的资金大约有60%的是属于商业逃税。其他情况还包括,腐败官员利用避税天堂,掩盖他们通过贿赂和非法活动获得的钱财。而国内频频曝光的大案要案也告诉我们,权贵们非法转移到境外的资金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无论大官小官大富小富都在纷纷向境外非法转移资金,他们在拚命掏空中国的同时,也把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以及通货膨胀留给了千千万万无奈又无助的老百姓。
    近日世界媒体都在热议一份什么神秘文件,好象涉及到多国政要转移数额惊人的财产,俄罗斯总统普京当然是榜上有名,俄罗斯媒体一直保持沉默,只有总统发言人表示:“文件中有关普京总统的消息只是传闻,这些传闻意图对普京大选不利。”话音未落,《卫报》放出了这位总统发言人和妻子洗钱的证据。
    这些文件如同一枚枚威力无比的炸弹,让许多国家如临大敌!比如消息传至冰岛,冰岛总理理府就立即被愤怒的民众所包围,文件披露了冰岛总理和妻子共同持有一家离岸公司参与洗钱转移资产,一直自诩上任以后干得不错“从未考虑辞职”的冰岛总理,最终在周二被迫宣布辞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将文件形容为“捕风捉影的东西”,并重复强调“不做评论”。中国最好的武器是百度,让你搜不到任何有关消息,无所不知的《环球时报》一口咬定:那些文件要么是偷的要么是编的,环球评论的标题就是“偷和编文件的绝非等闲之辈”,胡编认为那些文件主要是为了黑普京,胡编可不敢说1150万份文件涉及到世界上百个显赫政要。
    好了,不说那些与我们无关的文件,只说说中国的钱到哪里去了。有数据显示,1996年至2010年,中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69%下降到50%,而从2002年到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4%,国民收入年均仅增长13.7%。同一时期,美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6%,美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3.95%;韩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6%,韩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4%。
    财经专家质疑中国GDP几乎一半不知去向。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1年的15%降低到2005年的11%;而发达国家民众的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一般在50~65%之间,加上政府财政收入占40%左右,两者相加差不多是100%,是一块基本完整的蛋糕。比如美国,2015年美国居民收入总和大约是12万亿美元,占当年GDP数字16.2万亿美元的65%左右;而美国联邦税收入占GDP的百分比,大约是35%左右。
    中国的GDP数字非常奇特,政府财政收入和全民收入相加,构不成一块完整的蛋糕。缺失的部分哪里去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7.6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人均5.2万元(约8500美元)。
    2015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52217亿元,2015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32547亿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按常住地分,201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尽管无法准确测算国民收入总额,但GDP总量远远高于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总收入是不争的事实,其中至少十万亿财富不知去向,财政收入、老百姓收入和GDP总数之间,数字不匹配和不对称,要么是GDP数字造假,要么是被既得利益集团吞噬了,要么是被权贵们肆意挥霍了。
    近年来,除了土地、资源、资本制造富豪外,众所周知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更使得中国富豪人数庞杂社会财富底数更加模糊混乱。凡是熟稔政府公共投资的都很清楚,大凡政府操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各类形象工程,其腐败寻租成本一般都在20%以上。中国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和各级政府以及银行配套的投资中,过去十年,至少有10万亿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流入到大大小小的贪官以及各类代理人境内外的私囊之中。
    而所谓的灰色收入更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长期研究观察灰色收入,王小鲁前几年的报告披露: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为23.2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住户收入统计调查的结果高出9.3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资金流量表”的住户可支配收入计算高出5.4万亿元。
    2013年9月,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晓茹,根据一项覆盖很广的城乡居民家庭情况调查,初步推算2011年中国灰色收入为6.2万亿元,约占GDP的12%,分析发现灰色收入正向中高收入阶层蔓延,说明腐败对于社会的影响面正在扩大,中国社会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明显扩大的严重问题。
    这种趋势说明国民收入总量中来源不明的收入在继续增加,通过隐秘的途径流向少数人的口袋,其主要部分既不是劳动报酬也不是通过正常途径取得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报酬,而往往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以及其他类型寻租的结果。这意味着中国收入分配格局混乱,腐败问题非常严重。
    这个统计结果也说明中国的灰色收入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之大,已到了惊人的地步。有学者估计甚至超过GDP的20%以上。灰色收入比重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本身不公平不透明,还有一个原因是税务部门监管征收失常,对巨额灰色收入放任不管,而对工薪阶层却分毫不让,导致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贫富悬殊必然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特别是贫富悬殊逼近社会容忍底线之后。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上世纪60年代,中国基尼系数为0.17到0.18,上世纪80年代为0.21到0.27,从2000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就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
    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2007年为0.45,2013年为0.42。目前全球基尼系数最高的地方是非洲的纳米比亚(0.70)。2001年以后香港达到0.525,2006年高达0.533,2012年更高达0.537,香港成为已发达国家中贫富悬殊最严重的地区;即使把发展中国家包括在内,香港和新加坡的贫富悬殊也十分严重,仅次于萨尔瓦多、哥伦比亚、智利、危地马拉、巴西、南非以及一系列非洲国家而排名倒数18位,台湾2010年官方的基尼系数为0.342,2013年学者计算为0.36;日本、韩国、欧洲等民主国家的基尼系数均低于0.4。
    国际上常用基尼系数定量测定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认为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过于公平;而0.4是社会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线,故基尼系数应保持在0.2~0.4之间,低于0.2社会动力不足;高于0.4,社会不安定。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基尼系数为0.16(是绝对平均主义造成的),2007时已经超过警戒线0.4达到了0.48,目前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7。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和灰色收入甚至腐败泛滥,中国实际收入差距比这个数据还要高得多。
    中国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如日本基尼系数仅为0.23)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意味着未来中国很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造成社会动荡甚至危及政权稳定,而各种社会矛盾并没有随着维稳经费飙高得到有效化解。
    对于普通人来说,个人所得税法已成为真正的工资税和薪金税,税负痛苦指数是越来越高。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富人的所得税、遗产税几乎占到税收总额的半壁江山甚至更高,中国却是空白。一个社会如果出现严重的阶层断裂和贫富悬殊,所有的游戏规则被利益集团所把持,一旦利益利团主导公共政策、控制经济资源配置,权贵资本就会大行其道,公众利益就得不到任何保护。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面临的矛盾困难很多,但再困难也不会比1935年的美国困难。罗斯福总统在大萧条时接手千疮百孔的“危机国家”,他在艰难岁月里发表了著名的“炉边谈话”,强调经济越困难越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这位伟大的美国总统因此被后人所铭记。
    罗斯福认为,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精髓的竞争,既能产生胜利者,也会产生失败者。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如果没有社会保障体系对失败者提供保护,失败者将会起来摧毁美国繁荣的经济体系。
    罗斯福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走出危机的首选路径,美国政府以此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社会安全网,“必须牢记,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秩序和稳定性”。成千上万的欧洲人(包括来自纳粹德国的犹太难民)涌入美国,其中包括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和历史学家,美国因此取代欧洲成为世界思想界领导者,为20世纪成为“美国世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在藏富于民方面大可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具有深远影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让日本全体国民同步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尤为重要的是,在实施计划的十余年里,日本社会形成了1亿人口的“中产阶级”,实现了国民收入与经济的同步增长,真正实现了国强民富的战略目标。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必须尽快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失衡的问题,不能任凭贫富差距无限扩大。改革制度上所造成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也到了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取决于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是否公平合理,如果中国的发展只是让极少数人暴富,并把大批财富转移到境外,绝大多数人长期只能维持温饱抑或处境艰难,中国社会就会危机四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4 09:52:04
转了两篇网络自媒体的文章,都是一个名字----《中国的钱到哪里去了?》

中国的钱到哪里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4 10:06:51
贪官手里现金很多, 太 子 党手里更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4 10:14:43
zounghy 发表于 2016-4-14 09:49
中国的钱到哪里去了?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 范棣    内需是什么?
    内需就是国内居民的消费,消费 ...
根据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收入高的人收入再增长,消费也不会随之增长太多,而低收入的人收入增长,消费也会随之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14 10:15:40
第一篇文章,让我们想想:美国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区别~~~~~~

怎么觉得我们现在更象拉美模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