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轮熊市最高点,棉花期货已经跌去一万多点,跌幅超过50%。棉花期货的牛熊穿梭中,人们依稀记得“浓汤野人”林广茂的创富神话。
林广茂,网名“浓汤野人”,人称“棉花期货大鳄”。2002年前后从北京物资学院证券期货专业毕业,此后担任中纺操盘手职业投资人,为当时中纺棉花唯一操盘手。个人从2002年开始做期货,不到半年赔光,此后反复经历过四次,真正稳定盈利是2008年后。
做多棉花是林广茂发家的第一步。在2010年一波堪称波澜壮阔的棉花行情中,林广茂坚持26个月,2010年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又暴赚7亿。
当年和林广茂一起进场做多的人在回撤时大部分走掉了,林广茂却从账面浮亏60%一直拿到顶部平仓,创造了从浮亏60%到赚取20个亿的传奇。
“2010年全球棉花价格大涨,我从16600点开始买入,直到最后加仓至3万手极限(两个主力合约,每个合约限单个客户15000手),并在价格大跌前两天全部平仓,四个月获利220倍,扫荡了绝大部分多头利润。”林广茂回忆称。他也从此结束了替别人操盘的投资生涯。
“最初喜欢做短线,往往满仓操作,刺激如冲浪一般,当资金量积累到一定层级,便开始转做趋势。”林广茂说。
在近期的棉花大涨行情中,多头无疑又成为最得意的猎人。
“这波棉花行情,做空的一下子被“零存整取”了,犀利。”资深期货投资人士梁瑞安日前在微博上唏嘘道。
一位短线散户告诉记者,他在第一个涨停板上平掉多仓后便不敢继续买进。“行情太出乎意料了。”他说。
股市同样不乏“猎棉者”。
广发证券日前分析称,传统纺织制造类公司净利润和棉价正相关,以色纺纱企业为例,色纺纱业务的毛利率和棉价呈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因为色纺纱销售多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华孚色纺(10.86,-0.170,-1.54%)、百隆东方(6.84,0.170,2.55%)、鲁A(11.31,-0.140,-1.22%)、联发股份(16.38,-0.270,-1.62%)等公司都是如此。根据业绩弹性测算,假设棉价上涨10%,根据线性回归分析,上述四家公司净利润预计将上涨6.25%—16.68%不等。
此外,证券研究人士指出,A股中,常山股份(14.03,-0.520,-3.57%)的棉花及棉纱产品占主营收入的六成,未来业绩表现值得期待;新赛股份(8.58,0.500,6.19%)是国家级的大型优质棉花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近三年来棉花平均单产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新农开发(10.48,0.560,5.65%)所在的阿克苏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中国西北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该地区盛产长绒棉农业,公司也因此具有发展棉花产业的优势。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同花顺数据上看到,上周,A股纺织制造板块四个交易日日线收阳,并在最后三个交易日三连涨;板块指数涨幅4.9%。上述七个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周线均收阳,常山股份、新赛股份、新农开发股价周内连续抬升的势头尤其明显。
金融研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