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12864 8
2016-04-20
论坛里看到一个帖子,标题好像是说“家里穷,应该读博吗?” 帖子的不少回复都是否定的。

我个人认为,看你说的“家里穷”,到底什么程度。
如果上学的时候连生活费都需要精打细算,那还是赶紧就业挣钱吧,想都不需要再多想了。首先养活自己,然后补贴家用。有学术理想以后慢慢来实现。
如果家境尚可,只是不富裕。而又喜欢搞学术,那就坚持心无旁骛,认真读博吧,成名趁早。

很多人都认为搞学术发不了大财,家里穷想挣钱就别去搞学术了,也对。关键看跟谁比。读个好大学的博士,跟个不错的导师,多发一些拿得出手的文章,在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二三线城市的高校里,人才引进给的副教授待遇,加上安家费、购房补贴或住房补贴,自己再争取一些省市级或者校级课题,还是可以生活的很不错的。如果自己找的另一半也工作稳定,待遇尚可,那至少小康生活有保障。很难说锦衣玉食,但是比起大批在私企制造业工厂里上班的人,我们在工作强度、工作时间、自由度、幸福感等因素方面还是有明显优势的。对于绝大多数在二三线城市高校里的教师而言,我们的工资、奖金、津贴和公积金还是相对可以的,我们不能去跟年收入百万的老板比,毕竟我们没有承受过他们的压力和风险;我们也不应该去跟在北上广深外企工作的老同学比年薪,毕竟我们没有承受他们城市的高房价和工作的竞争力。

如果我们在二三线城市获得了相对还可以的待遇,比起我们之前所认为的“家里穷”的境况,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一位领导曾跟我聊天的时候说,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比周围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同龄人生活得稍微好一点,就可以了,就应当满足了,不用冒进,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觉得自己非要怎样怎样才行。这句话我一直记着,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起码的上进心我们还是应当有的。或许很多人都渴望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融入上流社会,但是富和贵还是两个概念,一个贵族,或许是需要好几代人来不断努力实现的,我们是创一代,甚至有可能成为牺牲的一代,为了生计放弃自己的理想,但创造了还算优越的物质生活;我们的后代在我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是创二代,以此类推,家族或许有希望跻身上流。

所以,我认为读博对于家境一般而又适合做科研的很多人来说,仍然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好机会。至少从“家里穷”到小康生活,已经成功了太多。这里不是去埋怨我们的父辈做的不够,恰恰相反,我们应当对勤劳而又贫寒的父辈们充满感恩,充满感激,他们没有赚到足够的钱,很多时候是其他因素造成的,比如时代背景,而不是他们不够努力和勤劳。


思路稍显凌乱,不过却是有感而发。希望与一些有志于读博搞学术的朋友们结伴前行。自勉,也与君共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4-20 21:22:58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1 08:02:49
很亲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1 08:21:30
kyxkl 发表于 2016-4-21 08:02
很亲切
谢谢夸奖。
请问你是已经在读博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1 08:22:03
fmaea 发表于 2016-4-20 21: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4-21 09:25:49
共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