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培训的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同学特别是刚刚接触学术科研的新手,竟然还在用百度、必应这样的免费搜索引擎找资料!这不仅是一件很业余的事情,也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我想你有必要了解一下普通检索和学术文献检索的基本区别,检索达人可自行略过。
检索的目的
普通检索:学习和了解一个知识点,比如:Big Data是什么?
学术文献检索:全面了解一个学术领域,比如:Big Data的研究现状
检索返回的结果
普通检索:新闻、门户、论坛、百科、社交网站等,非同行评审
学术文献检索:学术出版物,包括论文、期刊、电子书、专业数据,同行评审是否为同行评审是内容上的最本质的区别,了解更多同行评审,请在后台回复“同行评审”
对检索结果的要求
普通检索:相关+可靠
学术文献检索:非常相关(节约阅读时间)+非常可靠(决定学术质量)+全面(避免重复研究)
通常检索流程
普通检索: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找到答案(通常前3页可解决问题)
学术文献检索:文摘库/全文库/图书馆-->输入关键词---->定位相关文献-->定位高被引相关文献-->引文图谱追踪--->发现更多检索关键因素,调整检索式,继续上面步骤
如果发生漏检
普通检索:不影响知识点的获取
学术文献检索:大大地影响学术科研,可能会引起重复研究、综述不全等
其它检索替代
普通检索:论坛、问答(知乎)、百科等各类互联网知识类网站
学术文献检索:各出版社专业数据库,个别学科有专门检索工具,比如化学结构式检索
如何提升此技能
普通检索:日常使用即可
学术文献检索:去图书馆找文献检索专家、向师哥师姐请教、向学术猫提问
那么正确地进行学术文献检索的方法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
1)Google Scholar是最接近免费搜索引擎的工具,综合各位大牛的经验,这是科研的首要平台,只是在国内。。。你懂的
2)去图书馆的网站看看自己学科有哪些专业的数据库,然后向图书馆信息专家和师兄师姐请教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别忘了除了看全文数据库外,还要了解如何使用二次文献数据库,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