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深圳的一个“大招”,在社交网络上爆炸了。
深圳市委、市政府发了一个文件《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千条万条优惠,比不上这一条来得猛——
“大学生休学创业和毕业后自主创业,创业场租补贴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50%,优秀项目可给予最高50万元资助。提高大学生就业见习和实习补贴标准,每人每月给予最高2500元,最长不超过6个月。”

大学生可以休学去创业,政府还给你送钱——这是要鼓励大家呆在宿舍、边打游戏、边开网店的节奏啊。呃……创业小侦探的歪脑袋就被门夹正了。深圳的本意,主要是“建立完善人才健康顺畅流动机制”。说人话,就是让荷尔蒙旺盛、智商爆表、情商爆棚的大学生们,从大学的象牙塔里走出来,抡起袖跑,卯足劲干,然后成为一个个“小马云”“小雷军”。
在深圳气温上升到20多摄氏度的今天,170多公里外,另一个城市用一种复杂的眼神在望着深圳。很快的,这个城市默默地让自家的科技创新委员会(相当于其他城市的“科技局”),在微信公众号上挂出一条新闻,然后在标题里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广州创业重‘务实’”
呵呵呵……广州市委、市政府在1个多月前,也有一个《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其中也不乏“猎头招人给补贴”这样的大胆做法:
“鼓励企业通过猎头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市外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按其引才成本费用的50%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最高每人5万元。”
面对华南“创业之都”的竞争,创业小侦探最看不过你们这些“咸吃萝卜淡操心”的朋友了——以前一直在说“省会和特区之争”,后来在谣传“深圳成第六个直辖市要超过广州”,现在又在大谈“广深两地争抢创业人才”。不过,小探探我也忍不住想问——打擂比武,总要分出个高下吧?

为了满足创客们的窥探欲,创业小侦探和清科集团的数据工程师,在几百万条目的“清科私募通”数据库里,跑了好几天数据,刨出这些从未公开过的两地创投数据。数据得出的结论,足以纠正外界对广州、深圳两地创业环境的偏见:
深圳“金主”真有钱,项目买到广州去
在创投机构数量方面,深圳约为广州的5倍;PE方面,约为6倍;VC方面,约为5倍;但天使投资机构两地均数量不多,深圳13家,广州5家。
两地PE、VC、天使投资机构在投资策略上(至少是这么对外宣称的),其次是北京、上海、对方(深圳—广州)的项目。除此之外,在一线城市之外,广州投资二三线城市的机构数均为个位数,属于个例;而深圳机构则在二线城市的布局较为均匀,尤其是成都、武汉、杭州、天津、南京、重庆、宁波等地,均有超过10家机构布局。
广、深两地创投机构都最优先考虑本地项目。广州投资策略为本地的机构有43家,而深圳投资策略为本地的机构更是高达215家。背靠腾讯总部、平安集团总部、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大金主”的资金实力果然不容小觑,买项目都买到广州去。深圳投资广州的机构61家,而广州投资深圳的只有16家。

种子期项目不受待见,互联网、IT行业最吃香
深圳、广州两地的PE、VC、天使投资机构在投资策略上(至少是这么对外宣称的),均优先考虑扩张期(成立3-10年),其次是成熟期(成立10年以上),然后才是初创期(成立1-3年)。广深两地投资成熟期的机构分别为22家、101家。亲,这成立10年以上的公司,估计都是“老江湖”,甚至都上新三板了吧,似乎也跟你们创业者关系不大了……
遗憾的是,两地声称投资种子期(成立1年以内)项目的机构,占比都极少。深圳只有10家,而广州只有2家。创投资本不感冒的地方,还需要地方政府的创投母基金(FOF)、半官方背景的青年创业基金等等,赶紧补位啊!

几乎毫无悬念,广州、深圳两地创投机构最钟爱的,还是这两年最火的互联网行业、IT行业。涉足这两个行业实际交易事件的机构数量,深圳都分别是广州的约7倍。由此可见,深圳IT、互联网创投机构的活跃度远高于广州。紧随其后,是无线互联网服务、互联网金融、动漫等行业。

移动端赶超PC端投资,大公司融资深圳居上
2015年全年,两地都呈现PC端投资转向移动端投资分水岭。广州、深圳,光是无线互联网(俗称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行业的投资事件,就赶上甚至超过了传统的IT行业(软件、硬件、IT服务)!
虽然机构嘴上说说“大多机构不投种子期项目”,但种子期项目在2015年的融资事件数量、比例非常高——广州314个投资事件里,种子期项目占到102个;深圳676个投资事件里,种子期项目占到201个。
创业小侦探查了好久,依然遗憾地发现:2015年投资事件中,两地都以A轮为主,均无D轮(含)以后的融资事件。深圳的“大公司”融资事件比广州多。广州有5个D轮,5个E轮,1个F轮;而深圳有10个D轮,5个E轮,3个F轮,2个G轮。亲,你都到G轮了,咋不上天呢?还在地上融资!

在深圳腾讯工作的广州人海风(化名),他告诉小探探,这主要是因为两地创业领域不一样。广州有很多潜水的游戏公司,也有一些做社交、社区的公司,很多都是广州公司网易系、UC系的人。深圳以智能硬件公司居多,也有很多华强北(全球最大电子产品市场)转型过来的公司。这两个城市的创始人起点、创业项目体量确实不同。

广州机构似更“赚钱”,开年投资事件突然回落
由于历史投资事件不在一个量级上,广州机构2014年、2015年的退出数量只有深圳机构的大约九分之一。然而,在这些有限的退出事件中,广州机构(VC/PE/天使投资)的连续两年的回报倍数高于深圳,显示出广州机构不容小瞧的整体投资绩效。
在利好政策方面,海风(化名)告诉小探探,广州是千年商都,也是近代的通商口岸,对外贸易属性很强,过去有“百年广交会”,这两年是“广货网上行”,政府大力扶持广州电商行业,游戏行业输出到东南亚也很容易。
相比之下,海风(化名)说,深圳更多是高科技产业,主要是华为、中兴、腾讯的产业地位,大疆这两年也在崛起,此外,广东自贸区的前海片区有很多金融优惠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有帮助。

打住!数据库来了个预警:刚刚过去的2016年一季度,广州、深圳两地的投资事件数据都突然出现同比回落!广州的季度投资事件数37个,与2015年第四季度持平,但低于上一年同期(58个)的水平。深圳的季度投资事件数83个,较上一季度(64个)有所回暖,但低于上一年同期(125个)水平。

2016年的日历翻过了四分之一,广深投融资环境谁将称雄,我们拭目以待。
陈鸿宇:广州科研院所林立,为何人才却跑去深圳?
——广州科研院所林立,为何人才跑去深圳?
——深圳高房价,创业者买不起房持续外流?
——广深两地争相出台政策招才,胜算几何?
——经济下行期,政府怎么扶持好创业创新?
口述人:广东省政府特聘参事、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教授
(1)关于广深创投机构实力:
广州创投机构的数量、运作水平远远不如深圳。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经意识到,广东其他城市与深圳相比,创业投融资环境存在很大差距,去年以来已经作了许多努力加以改进,但短期内还是难以弥合。
深圳的创新驱动既不是北京的中关村模式,也不是上海的张江模式或武汉的东湖模式,它的最大特色就是立足市场。深圳的创投机构受到市场化熏陶已久,在机制构建、市场拓展方面,远远优于广州。我到深圳调研过,创投机构的市场面铺得很广。尽管深圳自身的高校、研究院所不多,但善于吸聚利用全国以至海外的研发资源,创投对象的选择、创新资源要素的配置也不局限在本市、本省,而是跟着市场走,延伸到全国各地去了。
(2)关于深圳的人才虹吸效应:
虽然广州是广东省的学术中心、科研重镇,人才储备比深圳多得多,但很多人才被深圳吸走了,反倒是深圳成为了南方最大的创新中心。这是因为广州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大多在“体制内”,缺乏创新的自主性和源动力。
广州的校院所的科研成果的转化要走过一段很长的“桥梁”,要冲破传统体制机制的“天花板”和“高压线”,才能走到市场化、产业化阶段。由于创投资本无法判断这一成果转化和体制转型过程的时间长短、风险大小难以预估,就不太愿意参与其中。
相比之下,深圳作为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吸引人才市场机制要灵活很多,一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比较“出格”的做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不会受到事后追责。
之所以互联网行业、IT行业之所以在投资事件中占比最高,是因为一个程序变成一款软件、一个网站、一个APP的链条很短,也不涉及相关科研成果作为国有资产的处置问题。相比之下,制造业的科研成果要实现产业化,从研发到中试、定型、批准量产的链条就很长,创投机构觉得看不准或等不及,就不会贸然介入。
(2)关于投资事件大幅回调的原因:
今年一季度,广州、深圳的投资事件都较上一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希望这是正常的回调,而不是大起大落。这会倒逼体制机制的改革,因此才有了广州、深圳两地市委、市政府大力吸引优秀人才的文件出台。
近年来创新、创业被各地政府摆在了很高的位置。在高强度的政策扶持之下,2015年以来,广州、深圳的创业项目、投资事件出现了井喷局面。但地方政府和企业受到的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地方财政增速减缓、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要保持去年的投入强度就很有难度。另一方面,也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高有关。
(4)关于深圳高房价对人才的影响:
这两天,网上在炒作华为把多个部门、分支迁至东莞松山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华为无法保障员工有能力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买房。其实,华为的部分下属部门布点东莞和其他城市筹划已久,并不是这几个月才做出的决定。
深圳房价走高既体现着市场时深圳创新活力的肯定,也会对持续创新驱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影响有多大是要综合分析。举个例子,深圳附近某地想引进一位院士带头的创新团队,院士想在当地找一些专业博士硕士当助手,就找不到,最后还是要到深圳去找。可见,房价仅仅是影响引入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地方虽然房价低,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怎么样?生活环境怎么样?文化氛围怎么样?美国硅谷、旧金山的房价就相当高,但如果创新的预期回报更高的话,企业和创业创新者会作出自己的权衡的。
【诚恳邀约】
在这个春天,依托“寻找中国创客” 2000余家创业公司、上百家一线投资机构的高端资源,“中国创业地理”在北京发出带有暖意的邀请:邀请全国各省级科技部门、经信部门,各城市人民政府,各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作为“中国创业地理”的业务指导方、测评参评方或数据合作方,一同触摸新经济的脉搏,一同见证区域新巨头的崛起!
联系邮箱:23317472@qq.com (梁先生)
【数据说明】
数据更新截至2016年4月12日。
行业范围:IT、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服务、互联网金融、娱乐与休闲(动漫、其他娱乐与休闲)。本文行业划分依据为清科私募通数据库,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所差异。
时间范围:除非特殊注明时间段,均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累计时间。
一个机构有可能多个投资策略目的地。
一个投资事件由多个机构投资的,按照1个条目计算。
数据库个别字段因条目的样本量少,有可能因为单笔投融资与平均值偏离极大,对平均值带来明显影响。
创业观察家:陈鸿宇(广东省政府参事)
文/新京报记者 梁嘉琳
制图/张琬茜
数据来源:清科私募通(除特别标明外)
【版权所有为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