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09-5-17 12:03:00
中国人普遍喜欢把钱存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2:12:00

思想是要在实践中运用的,光说是没有用的,西部的人确实把这种思想转变为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行动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2:41:00

我觉得也是思想的问题!南方和北方思想就有很大的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2:55:00

说得好,自然条件和政策给西部人实践的机会了吗?东部人有了先发优势,所以能不断地实践,这是思想观念差异的主要原因。如果一个东部人把他置身于那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中,想种几棵果树,过两年还没收获就可能土地占用还没有补偿,他会投入吗?恐怕也是什么也不做吧!那么多中西部的人进入东部打工、创业,看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来自落后地区的人的数量恐怕不少于本地人,倒是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没有进取精神,靠收地租过日子的更多,可见如果面临和发达地区人们同样的环境时,他们也会有同样的选择。所以我还是觉得千万不要拿思想、观念说事。

另外还是请问高手,我不知道“理性人”假设究竟错在哪里?什么叫“工具性”假设呢?这是经济学中一个很根本的问题,想搞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2:5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3:20:00
以下是引用湘茜红在2009-5-16 11:13:00的发言: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穷则志短!当然对有些人而言并不如此,可是更多数的人还是适用的。如果让你每天生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世界,恐怕没几个人会潜心研究学术了吧?

很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3:31:00
以下是引用nlm0402在2009-5-16 10:3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王光贺在2009-5-16 10:22:00的发言: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样调查的啊,而且你说的这个“思想”主要指什么啊??这样说是不是太武断啊

    思想比如说上海给外资企业审批需要1周时间,而西部给外资企业审批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就是思想,具体说就是制度或体制,服务理念等。

这就说明两地恰恰存在着思想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实实在在将造成一个企业在此落户的问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4:33:00
差距肯定是有的,但是要看多少或者在什么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4:34:00
如果能够做一个实证分析就好啦,就是说影响中国各地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5:27:00
借用物理上的概念:两个地区发展的“起始速度”差距太大,发达地区领先太多,即使欠发达地区“加速度”逐渐赶上并超过发达地区(其实这很不肯定),还是需要漫长过程才可能真正达到发达地区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5:37:00
以下是引用wpecho1987在2009-5-17 0:52:00的发言:

经济差异的背后是文化的差异。

反对对不发达地区的文化歧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7 15:38: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5:38:00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思想观念和客观现实是相互影响的。当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较差时那么这个地区的经济不太可能发达,进而人们的思想就会显得狭隘,落后,似乎没有见过大世面。当一个地区的人们由于历史等方面的限制,即使它拥有丰富的资源也不一定能充分利用,他们可能很保守,甚至守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5:42:00
以下是引用brucewangcai在2009-5-17 11:05:00的发言:

    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证明这点很简单,只需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历史稍有了解就可以知道。按照林毅夫的观点,这些国家是通过充分的利用了自己的前期的比较优势(比如说廉价的劳动力),然后再适时的实现产业升级。当前的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到,当前鼓励自由贸易的发达国家在其早期发展过程中,无一例外的在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当其工业产出能力达到一定实力后(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时),便开始大力鼓励自由贸易。美国的南北战争其实就本质而言,是南方的自由贸易者(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棉花出口)和北方的贸易保护者(保护本国工业体系,未来实现产业升级后再实施自由贸易)之间就国家发展路线方式矛盾的结果。发达国家的发展策略便好比一个人在用梯子趴到了屋顶后抽掉了梯子,再告诉地上的人他是跳上的屋顶。

    当前我国的地区性差异,本质上在于改革开放后一边倒的产业政策和历史、地理、资源、文化造成的。应该是一系列比较复杂的原因。如果以函数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Y=F(P,T),其中Y代表产出能力,P是产业政策,T为历史、地理、资源和文化等因素。然而,这两个外生的自变量中P对Y的影响要大于T。或者说一个地区即便是在T方面具有劣势,然而只要P得当,完全可以弥补前者的不足。以东北地区的经济为例,从T上看它是完全具有优势的。然而改革之后Y的增长却明显低于东南沿海地区。根本原因在于P。再看中部的河南省,交通、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都极其丰富,当工业化程度却比较低。我这里想说的是,以河南所具有的条件,完全可以发展起极其发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事与愿违。看来原因依然在于P上。我认为国内各个地区首先应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然而不能够永远是使用现有的比较优势——如果说一个人洗碗速度快就叫他永远当洗碗工,另一个人先学习了法律便叫他永远当律师,那么他们之间的贫富差距是永远无法缩小的。只有当这个洗碗工通过洗碗赚到钱后,他再用这笔钱学习其它的能够使他致富的技能后,他才有可能脱贫。一个落后地区应该先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国家再通过政策调整,实施的让该地区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够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

说的好,一切都在变的,现在不发达地区以后也许会发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5:45:00
以下是引用dounaiman在2009-5-17 11:4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nlm0402在2009-5-17 11:45:00的发言:

我的意思是说,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资源或地利的原因,或政策的原因,而主要不是因为先进的思想造成的。

而落后地区固然有思想落后导致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就是这种看起来差不多的“思想”,他们(落后地区)真的接受了吗?

我打算学习德语和日语,把更先进的思想介绍到不发达地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7 15:48:2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8:24:00

我不同意楼主说法!一个人成功,首先是有一颗不甘贫穷的心,我不知楼主是否做了十分科学的考察,当然,物质条件,资源禀赋的差异会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并不是说因为客观条件而某一地区就无法发展。在我看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很重要的,多数人都会有一颗甘于贫穷的心,我不是说这样不好,平凡的生活也是一种美,但无可置疑,敢于贫穷的人是不会有多大进取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8:27:00
以下是引用mtcnsd在2009-5-17 18:24:00的发言:

我不同意楼主说法!一个人成功,首先是有一颗不甘贫穷的心,我不知楼主是否做了十分科学的考察,当然,物质条件,资源禀赋的差异会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并不是说因为客观条件而某一地区就无法发展。在我看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很重要的,多数人都会有一颗甘于贫穷的心,我不是说这样不好,平凡的生活也是一种美,但无可置疑,敢于贫穷的人是不会有多大进取心的。

没有资源是万万不能的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8:37:00
广东就是个典型的有钱没思想的地方。就知道转达外国思想还觉得挺先进,只不过是金钱的驱使比我们更超前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20:50:00
以下是引用nlm0402在2009-5-17 14:34:00的发言:
如果能够做一个实证分析就好啦,就是说影响中国各地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不好做,发展本来就是各个数据的总合,数据之间无法排除相互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20:59:00

不求甚解,如今休息何等高效,思想绝非主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21:34:00
    我认为思想的差异只在其实践者身上起作用。纵使落后地区和先进地区在思想上有差异,使思想差异变成现实差异的人才是关键。那么,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达地区无不是能够培养或吸引一群企业家进行创业的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未必拥有先进的思想,但却早已拥有本土的企业家群体。有企业家群体也不稀奇。可贵的是这些地区企业家群体没有彻底断绝,而是薪火相传,形成了传统。这也是所谓思想差异的来源。
    企业家群体的培养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弱小的市场需要有为政府的保护,强大的市场需要无为政府的支持。现在,西部人民在建设经济的思想很少有落后于东部的,但其实践往往落后,政府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21:55:00
范围太大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8 09:02:00
以下是引用laiwenwei在2009-5-17 21:55:00的发言:
范围太大啦

什么叫做范围太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8 10:29:00
制度和习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8 10:33:00

我感觉还是有差距的,具体怎么说呢?落后地区人都想去发达地方,很少想留在家乡什么的。人才流失自然整体就会更加落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8 11:57:00

我感觉大多数人都没有把握我的主要论点: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00:42:00
个人看法除了天时地利国家大力扶持外,落后之所以落后是没有先进的赚钱方法和没有严格执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05:17:00
天时足以使人致富,地利足以使人致富、政策足以使人致富、一个好领导足以使全省之人致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2:47:00

这个问题应该来点实证的,发达和思想进步之间谁因谁果?很难讲吧。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有14座沿海开放城市,他们政策上没有差异,区位来说也都沿海、差别大不到哪去,但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有温州、宁波,也有北海。对于沿海城市的发达只是听说,没亲历过,但北海那地方确实让人不怎么敢恭维,排上得几流都不好说,说是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去到银滩你会看到白色垃圾比人还多。

顺便再多说两句,这两年广西整那什么北部湾经济圈,国家投资和政策都来了,效果怎样还得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2:50:00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日本条件怎样?发展程度如何?

个人觉得思想观念更要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9 18:13:00
以下是引用crzchz在2009-5-19 12:50:00的发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日本条件怎样?发展程度如何?

个人觉得思想观念更要紧!

日本也不是光靠思想观念,它第一次发展是靠明治维新,引进外资,但是并没有达到什么强盛的地步,按当时的统计它的岁入只是中国的30分之一,几乎也就是中国当时一个省的水平.然后靠的是甲午战争的赔款和在台湾,朝鲜,东北获得的特权,这样它的条件就不能只看日本本土,事实上它那个时候已经变成了除了缺石油之外,资金,矿产,土地等等都不缺乏.它第三次发展是二战之后,主要靠的是出口加工,因为靠着美国,贸易很少受到限制,它的资源等于是全球给它的.所以不是说它不靠条件,只有思想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