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EViews专版
26375 30
2009-05-16

请教各位高人,用面板数据建模的时候,检验用不用混合模型是不是要用lm检验?

在EVIEWS里面怎么实现呢?我的view菜单里只有residuals..., 没有residual tests,找不到serial LM test啊?

请大家帮帮忙吧,谢谢各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16 11:26:00

在Eviews中做完固定效应回归后,通过Redundant Fixed Effects-Lilehood Ratio检验,该检验的原假设(H0)是“面板数据模型不存在固定影响效应”即适合混合模型,而备择假设(H1)是“面板数据模型存在固定影响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6 13:51:00

如果按你这么说的话 加入所得结果是混合回归好于固定效应  那还要不要做随机效应的hausman检验呢? 如果做了 结果是接受随机效应 拒绝固定效应 是不是又要做随机效应回归 再做LM 检验 确定是接受混合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啊?

对这3种模型的选取所做的检验应该按什么顺序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6 13:52:00
以下是引用nzc157在2009-5-16 10:58:00的发言:

请教各位高人,用面板数据建模的时候,检验用不用混合模型是不是要用lm检验?

在EVIEWS里面怎么实现呢?我的view菜单里只有residuals..., 没有residual tests,找不到serial LM test啊?

请大家帮帮忙吧,谢谢各位!

如果按你这么说的话 加入所得结果是混合回归好于固定效应  那还要不要做随机效应的hausman检验呢? 如果做了 结果是接受随机效应 拒绝固定效应 是不是又要做随机效应回归 再做LM 检验 确定是接受混合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啊?


对这3种模型的选取所做的检验应该按什么顺序来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6 14:14:00
以下是引用nzc157在2009-5-16 13:52:00的发言:

如果按你这么说的话 加入所得结果是混合回归好于固定效应  那还要不要做随机效应的hausman检验呢? 如果做了 结果是接受随机效应 拒绝固定效应 是不是又要做随机效应回归 再做LM 检验 确定是接受混合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啊?


对这3种模型的选取所做的检验应该按什么顺序来呢?

首先,做hausman检验,小概率事件,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随机效应模型

其次,做F检验,这个f值要自己算的,具体怎么算你查下书去。F>F(α),固定效应模型,否则是混合效应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6 14:27:00
以下是引用jh81522在2009-5-16 14:1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nzc157在2009-5-16 13:52:00的发言:

如果按你这么说的话 加入所得结果是混合回归好于固定效应  那还要不要做随机效应的hausman检验呢? 如果做了 结果是接受随机效应 拒绝固定效应 是不是又要做随机效应回归 再做LM 检验 确定是接受混合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啊?


对这3种模型的选取所做的检验应该按什么顺序来呢?

首先,做hausman检验,小概率事件,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随机效应模型

其次,做F检验,这个f值要自己算的,具体怎么算你查下书去。F>F(α),固定效应模型,否则是混合效应模型~

谢谢你啊  我刚才找到了方法 和你讲的是一样的 呵呵

在这里贴一下

固定效应模型分为三种: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时刻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时刻固定效应模型)。如果我们是对个体固定,则应选择个体固定效用模型。但是,我们还需作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估计模型的选择。所以,就要作F值检验。
    相对于混合估计模型来说,是否有必要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可以通过F检验来完成。
    H0:对于不同横截面模型截距项相同(建立混合估计模型)。SSEr
    H1:对于不同横截面模型的截距项不同(建立时刻固定效应模型)。SSEu
    F统计量定义为:

    F=[( SSEr - SSEu)/(T+k-2)]/[ SSEu/(NT-T-k)]

    其中,SSEr,SSEu分别表示约束模型(混合估计模型的)和非约束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的残差平方和(Sum squared resid)。非约束模型比约束模型多了T–1个被估参数。需要指出的是:当模型中含有k个解释变量时,F统计量的分母自由度是NT-T- k。通过对F统计量我们将可选择准确、最佳的估计模型。
    在作回归时也是四步:
   
    第一步,先作混合效应模型: 在cross-section 一栏选择None ,Period也是None;Weights是cross-section Weights,然后把回归结果的Sum squared resid值复制出来,就是SSEr
    第二步:作个体固定效用模型:在cross-section 一栏选择Fixed ,Period也是None;Weights是cross-section Weights,然后把回归结果的Sum squared resid值复制出来,就是SSEu
    第三步:根据公式F=[( SSEr - SSEu)/(T+k-2)]/[ SSEu/(NT-T-k)]。计算出结果。其中,T为年数,不管我们的数据是unbalance还是balance看observations就行了,也即Total pool (balanced) observations:的值,但是如果是balance我们也可以计算,也即是每一年的企业数的总和。比如说我们研究10年,每一年又500加企业,则NT=10×500=5000。K为解释变量,不含被解释变量。
    第四步,根据计算出来的结果查F值分布表。看是否通过检验。检验准则:当F> Fα(T-1, NT-T-k) , α=0.01,0.05或0.1时,拒绝原假设,则结论是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反之,接受原假设,则不能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