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788 0
2016-04-27
        编者按: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在建造消息的公开,我国航母产业的发展又重回到大众视野,建造航空母舰提升我国军事实力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船舶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建造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消息公布


         虽然大连船厂在建造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早已不是秘密,但官方以前一再保持沉默,而现在的正式承认,这也说明第二艘航母的建造进度较为理想,距成型甚至下水也已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国防部发言人此次不但公开了第二艘航母正在建造的事实,还大致介绍了该舰的概况,第二艘航母是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基础上进行复制和升级。


          无论是5万吨级的排水量、歼-15舰载机还是滑跃式起飞方式都与辽宁号大体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针对在辽宁号续建中所遇到的问题都会进行修改,在电子系统上会进行大幅度的升级。虽然有些媒体上的军事专家的不切合实际的错误预言及误导和网上有些军迷的太过超前的梦想这次被国防部发言人击碎了,如采用电磁弹射、排水量达到8万吨等等,但第二艘航母在建的这一事实被官方证实还是非常值得我们高兴的。


         目前这样的第二艘航母并非中国海军所想得到的,中国海军所思所想的是弹射型航母,而在中国084航母发展规划中也并没有这艘航母的影子。中国海军想得到的是弹射型航母。从目前来看,这个插入一艘辽宁号仿制升级版的决定是非常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决定,这对于快速组建双航母编队、快速形成航母作战群的作战能力具有极大的益处。


          第二艘国产航母绝对不会再是仿制升级版,而是全新设计的航母。国产第二艘航母在排水量上比辽宁号航母的5万吨级增大近2万吨而接近7万吨级、具有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国产第二艘航母的立项时间大约在2012年左右。国产第二型艘航母(是国产第二型,非第二艘)的前期调研和初步方案等已经开始,采用核动力是必然之选,安装电磁弹射系统也是大概率事件。


         回顾“辽宁”号舰产生的产业效应


         从经济角度看,这艘航母的改装可产生四大经济效应。一是船舶产业群效应。船舶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产业,发达的造船工业是国家经济振兴、国力强盛的标志之一。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使本已产能过剩的造船行业面临着一个被迫优胜劣汰的时机。而且,尽管中国船舶订单量长期占据世界第一,但可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程度还很低。在这一背景下,建造航母、打造相应的航母编队,可以加速我国船舶产业升级进程,促进某些通用的船用配套设备尽快实现国产化,早日结束主要建造“大船壳”的船舶工业历史,实现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瓦良格”的改装及其后的航母产业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船舶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推力。二是产业辐射效应。在“瓦良格”的改装中,有很多企业直接参与了科研、生产和试验任务,还有为数众多的各类企业包括民用企业承担了协作配套任务。由此,创造了大量的中间产品需求。可以说,“瓦良格”的改装过程,对重武器装备制造、航空指挥系统、动力系统、中高端防护材料、尖端电子系统、航天通信等领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无疑会推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说,通过航母产业发展,使更多的民用经济体参与国防科研和生产,促使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满足国防科研生产条件而不断加大技术革新的力度,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这的确有助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动力。三是后续经济效应。航母舰队是一个复杂的军事巨系统,除了主舰,还需要大量的护卫舰、潜艇、舰载直升机、反潜机、预警机等。“瓦良格”的改装是中国开启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步。由此,我国将会逐步建设属于自己的航母和与之配套的其他作战平台及相关的辅助设施,这将源源不断地提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动力。四是创新及其扩散效应。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于军事领域,尔后再由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转移,推动民用产业的升级换代。这是现代社会实现经济与军事良性互动的一个规律。航母改装和研制尤其如此。“瓦良格”的改装和后续航母研制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必定会直接作用于民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对国民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有力而持续的推动。可以预见,适度发展航母产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技术提升的支撑点。


         航母产业带动效应明显


         作为国民经济产业链产品终端中最具综合性的超大型产品,航母是多技术、多产业的集成与交融,凝结了一个军事大国所有的战略产业能力,其发展必定对国民经济产业群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影响。


         从产业关联上看,发展航母能够产生很强的后向产业联系效应(即“逆向产业联系效应”)。发展航母不仅对船舶工业能力和相关装备技术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为高附加值船舶和先进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对航空、动力、机械、电子、材料乃至燃料工业提出了超乎寻常的要求, 能够推动这些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平稳、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源是国家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在这一背景下,适度发展航母产业在提供国家安全效应这一主功能的同时,无疑可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据有关研究,在我国9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和396个行业中类中,船舶工业对其中相当多的行业均有带动作用。而航母产业由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程度极高,其建造活动所需要的投入,往往可带动钢铁、化工、能源、船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原材料、轻工等许多产业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