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592 4
2009-05-16

近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率数据的准确性一直存在质疑声,怀疑人士最主要的证据是,在经济显著增长的同时发电量却出现了负增长,这似乎说不通。国际能源署近日又给这种怀疑新增了一条证据。该机构在其最新的全球石油市场报告中说,中国官方公布第一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1%,但这一数据与中国当季石油需求下降3.5%的情况存在矛盾。

这种质疑是否站得住脚呢?我们先来看看政府官员的反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撰写了《如何看待GDP增长快于工业生产增长》一文,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1%,比去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3%,比去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高于GDP增幅总体回落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4%,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低于GDP增幅总体回落水平)。这段话的潜台词就是,虽然受发电量负增长等因素影响,第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幅回落幅度高于GDP增幅总体回落水平,但第二产业对GDP增幅的拉低效应却被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GDP增幅的推升效应所抵消,所以官方公布的GDP统计数据还是可信的。

祝宝良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该文说,今年第一季度,消费对GDP同比增速的贡献率高达70.5%,而2008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4.4%。这说明,工业用电量下降对GDP的下拉作用远不如往年大,真正需要关注的是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变化情况。

再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21%,但第三产业用电量却同比增长7.4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9.88%。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由于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71%,因此这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大幅下降是与中国第一季度工业增幅低于GDP增幅、发电量负增长相一致的,并不存在明显的矛盾;第二,第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41%,二者增幅十分匹配,再结合考虑第三产业今年第一季度对GDP增幅高达70.5%的贡献率,恐怕难以得出第一季度用电量与GDP增幅严重不吻合的结论;第三,按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日前在统计局网站所刊文章的说法,今年第一季度城市家庭的消费额实际增长9.6%、农村家庭消费额实际增长9.3%,这与该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9.88%的增幅十分吻合,也没有自相矛盾之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能因第一季度用电量出现负增长就轻率认为中国官方的GDP数据不可信。我们不妨再观察一个季度,如果第二季度的各项统计数据与第一季度表现出的趋势大体吻合,或许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真像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所言,“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最可贵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消费对GDP同比增速的贡献率不仅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甚至达到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这一趋势能够长期稳定下来,即使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无法再重回两位数,但只要能保持在目前6%左右的水平,其质量和“含金量”就足以超过以往30年的平均水平。

美国经济学家Paul Kasriel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美国经济将经历一个过渡期,消费支出相对于GDP的比例将重新回到一个“更为正常”的水平。莫非中国经济也正在经历自己的过渡期?而发电量、石油需求量增幅与GDP增幅暂时出现的不匹配可能就是这一过渡阶段的“阵痛”之一。
近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率数据的准确性一直存在质疑声,怀疑人士最主要的证据是,在经济显著增长的同时发电量却出现了负增长,这似乎说不通。国际能源署近日又给这种怀疑新增了一条证据。该机构在其最新的全球石油市场报告中说,中国官方公布第一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1%,但这一数据与中国当季石油需求下降3.5%的情况存在矛盾。

这种质疑是否站得住脚呢?我们先来看看政府官员的反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撰写了《如何看待GDP增长快于工业生产增长》一文,指出,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1%,比去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3%,比去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高于GDP增幅总体回落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4%,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低于GDP增幅总体回落水平)。这段话的潜台词就是,虽然受发电量负增长等因素影响,第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幅回落幅度高于GDP增幅总体回落水平,但第二产业对GDP增幅的拉低效应却被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GDP增幅的推升效应所抵消,所以官方公布的GDP统计数据还是可信的。

祝宝良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该文说,今年第一季度,消费对GDP同比增速的贡献率高达70.5%,而2008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4.4%。这说明,工业用电量下降对GDP的下拉作用远不如往年大,真正需要关注的是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变化情况。

再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21%,但第三产业用电量却同比增长7.4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9.88%。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由于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71%,因此这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大幅下降是与中国第一季度工业增幅低于GDP增幅、发电量负增长相一致的,并不存在明显的矛盾;第二,第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41%,二者增幅十分匹配,再结合考虑第三产业今年第一季度对GDP增幅高达70.5%的贡献率,恐怕难以得出第一季度用电量与GDP增幅严重不吻合的结论;第三,按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日前在统计局网站所刊文章的说法,今年第一季度城市家庭的消费额实际增长9.6%、农村家庭消费额实际增长9.3%,这与该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9.88%的增幅十分吻合,也没有自相矛盾之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能因第一季度用电量出现负增长就轻率认为中国官方的GDP数据不可信。我们不妨再观察一个季度,如果第二季度的各项统计数据与第一季度表现出的趋势大体吻合,或许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真像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所言,“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最可贵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消费对GDP同比增速的贡献率不仅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甚至达到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这一趋势能够长期稳定下来,即使中国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无法再重回两位数,但只要能保持在目前6%左右的水平,其质量和“含金量”就足以超过以往30年的平均水平。

美国经济学家Paul Kasriel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美国经济将经历一个过渡期,消费支出相对于GDP的比例将重新回到一个“更为正常”的水平。莫非中国经济也正在经历自己的过渡期?而发电量、石油需求量增幅与GDP增幅暂时出现的不匹配可能就是这一过渡阶段的“阵痛”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16 23:44:00

我只知道把各省的GDP(省统计年鉴)加总会大大超过全国的GDP(全国统计年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6 23:54:00

是啊 楼上同学的这个问题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各省加总会远超过全国呢?

希望有知道算法的同学帮忙解疑下。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8 23:04:40
哈哈,应该是因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9 12:31:09
假作真时真亦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