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112 5
2005-09-22
约翰•纳什生于1928年6月13日。父亲是电子工程师与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儿子纳什从小性格孤僻古怪,没什么朋友,成天着迷于做各种实验。父亲总是能解答纳什提出的各种问题。妈妈格外照顾他的生活,连妹妹玛莎也要承担起带哥哥的任务。虽然纳什的家境比较贫寒,但家庭还是非常幸福的,但是也不足以逆转纳什的性格,这种性格是天生的,用周星驰的说法是把眼光集中在一点以改变对以往事物的看法,这位天才除了智商高以外,还特别地注意力集中,这谁赶得上啊!
  14岁时数学天分已经显露,在卡里基理工学院——如今的卡内基大学——就学的时候,一位教授将纳什称为高斯第二,以此来形容这个学生的数学才能。20岁的时候,纳什从数学系毕业,并得到了去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和密歇根深造的机会。最后,凭着推荐信中一句“这个学生是个天才”,纳什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在这里,他遇上了他的学生——美丽聪明的艾丽西娅•劳德,一个物理系的学生,她是在纳什一生中对他最有帮助的人。
  此时的纳什是十分拽的,20岁出头已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家,22岁时获得博士学位,写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向亚当斯密这位经济学的鼻祖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对于一位经济学家来说他登上了学术的最高峰,前面繁华似景,风光无限,有美女主动投怀送抱也不足为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9-22 23:49:00
纳什婚后没过几年就与发妻离了婚,原因不明,其实大学者的头衔虽然耀眼,身在其中却未必如意,你想一个人天天盯着你看,但是关注的不是你,而是把你的脸幻想成他的演算纸。反正一个人过多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作为婚姻的另一方无疑是很痛苦的。艾丽西娅离婚是个正确的选择。
  纳什比较热衷名利。为了获得美国数学学会每5年颁发一次的博谢奖,曾“耍”了瑞典的数学刊物《数学学报》。情况是这样的:1958年春纳什将论文寄给《数学学报》,要求快速审稿(赫尔曼德任审稿人,审了两个月,验证了全部定理),当编辑部发出采纳通知后,他却撤回了论文,后来该论文出现在《美国数学杂志》秋季号上。这种出尔反尔的事情在美国学术界是很恶劣的,不过与他的贫寒家境有关,作为男人养家糊口争名逐利倒也无可厚非。
  只是近于睚眦必报就有些过了,搞过恶作剧“坏”过人工智能大师麦卡锡,只因为他与沙普利关系好,而这激起了纳什的妒忌。插一笔,沙普利是美国知名的天文学家,影响力很大。沙普利在退休后积极参与科学普及活动。他富有激情并饱含哲理的演说,使年轻的听众大受裨益,并从中诞生了一批知名的科学家。有一次纳什替麦卡锡向费城的一家服装店下了一大笔订单,而麦卡锡根本不知道。当麦卡锡要求商家寄回原始订单时发现,笔迹显然是纳什的。纳什也马上承认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2 23:50:00
天涯上的,等那边续了,我再转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5 06:21:00
有个电影叫 A BEAUTIFUL MIND 就是讲他的! 很经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7 12:58:00
破译了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的机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6 21:11:10
特别想快快快看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