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15个大城市中,首10个房租收入比例最失衡城市之中,有三个是中国城市,当中,北京更高居全球首位,上海排在第五名。香港则位居第三,房租占收入逾六成。
该项由英国非牟利组织“全球城市商业联盟”所开展的调查显示,北京的租金成本达到平均工资的123%。紧随其后是阿布扎比和香港,租金占收入比率分别为70%和64%。新加坡则位居第12位。
调查也显示,高房租锁定了消费能力,对经济造成损害,当房租上涨10%,消费就会减少35亿美元(47亿新元)。因此,对正在努力刺激增长和向消费者经济转型的大陆来说,这并非好消息。
北京房价近年急升,加上外地户口须连续纳税五年才能购屋,使租房成为许多北京年轻人和外来工作者的唯一选择。北京的护士、小学教师及公交车司机的平均房租,是其人均收入的1.1倍到1.5倍。
北京通勤时间全球第二长
北京的打工仔无法承担在市中心租房,唯有搬到近郊地方居住,使通勤时间延长至全球第二(仅次于墨西哥城),平均往返时间是104分钟。
至于香港,由于许多人无法负担昂贵的私楼房租,纷纷选择租住“劏房”(一个单位分割成数个小单位分租)。
最新公布的《香港劏房研究——劏房租金指数及变化分析》则发现,劏房户的租金占入息比率,从2013年的29.2%大幅升至去年的41.1%,人均居住面积却由67.6平方英尺跌至47.8平方英尺。
本月24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到一所中学参与贫穷体验日工作坊,粉墨登场扮演一名养活五口家庭月入9000港元(1560新元)的中年洗碗工,去除学费、车费和屋租等主要开支,竟勉强略有盈余。
据工作坊的主办机构解释,梁振英扮演的角色是基于真实个案改编,但无论在游戏设定或现实中,该家庭也是入不敷出,而游戏目的只是希望参与者能体会贫穷人士的生活。
梁振英向现场200位同学询问,在衣食住行中,穷人生活压力最大在哪方面,得到的一致答案是“住”。
他回应,对基层市民来说,房屋和贫穷问题是双胞胎,本届港府上任后已立即在房屋问题上打拼。
另一方面,香港扶贫委员会本周一在开会前传出,有意深化贫穷线框架,包括把(租住)公屋因素计算为入息,使贫穷率下降,引来舆论关注。不过,扶委会在会后宣布不会这样做,社福界对此表示欢迎。
公屋扶贫效果比综合社保好
然而,政务司长林郑月娥指出,香港“公屋扶贫”效果比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更明显,目前港府的扶贫效应只计算现金援助,没计入服务性措施,若将公屋的扶贫效应计算在内,更能如实反映基层情况。
学者认为,港府现行的扶贫纾困政策,不少属于一次性“派糖”措施。因此,既然“公屋扶贫”效果比综援更明显,增建公屋的扶贫效应,肯定比“派糖”优胜百倍。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