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月左右网报,3月中旬笔试,笔试前外地的补照相(本地的在11月照相),照相后隔一天有个导师见面会,如果事先没见过导师,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你关键的时候,见面会后第二天开始笔试,分别是专业课1,专业课2,英语,共一天半。以经济学院某专业为例:专业课1,专业课2,各有3道题,每道题只有一句话。紧跟当前热点问题,题目极具现实意义,就算你把专业课书倒背如流也不能保证你对答如流,相反就算你一个字不看,也有可能切入要害。每门课考试时间为3小时,时间是足够的,答卷纸也是足够的(文学家、书法家除外),英语题很简单,阅读较多,时间足够,除了听力没有,几乎所有题型都有。</p><p>3月底,4月初会出笔试成绩,4月上旬复试,复试线见官方网站,比例基本是1:1.5,(较为准确,个别专业1:1.3,不会低于这个比例)。复试时,基本3个博导1组,另配英语考官1名左右,书记员1名左右,如果导师是海归或者英语强人可能自己会问你英语。一般1道英语问答,他问你答。英语一般为自我介绍或者博士期间研究规划,也可能都问。之后是专业课复试,一般由其中一名博导提问,基本是热点、难点。题目一般为1-2道,也不排除个别博导对你的特别关照,接连问你N个问题。</p><p>复试结束后,导师心里基本就有了眉目,当下(你退场的当下)他们会讨论,功夫不大就会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所以是否被录取基本上当下或者一两天内就差不多定了,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一系列必须的程序,上报,统计,公布。当然,复试完第二天会有个体检,原则上每个人都可以参加,体检费50元,人会特别多,建议早去或者完去,但是上午11点以后就不接受体检了。一般4月底5月初会公布拟录取名单。至于通知书,据说是6月,这个有待考察,我不是很清楚。</p><p>大概过程就是如此。(以2009年为例,其它年份具体情况不详)</p><br>jh81522
金钱 +50
有用信息 2009-5-18 0: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