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974 3
2016-05-03

好问题能够吸引与激励他人,不恰当的问题则会招致非议和责难。“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自己提出的问题所创造的世界。”在凯斯西储大学教授、“肯定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创始人David Cooperrider看来,关注优势、使用积极的语言,远比关注负面问题对组织更有用。

  那么,领导者应该避免提及哪些问题呢?

  1. “出了什么问题?”

  领导者会发现自己经常提出类似的问题——“出什么事了”,“存在哪些差错”,“我们现在的最大威胁是什么?”很遗憾,80%的管理会议都是以这类问题开场。

  如果领导者着重关注问题和弱点,那么整个组织也会将注意力集中于此,而非聚焦于自己的优势与机遇。与其探究哪里出了差错和过失,不如提出利用优势和长处达成目标的积极问题。例如,我们在哪方面做得不错?我们是怎么成功的?理想的结果是什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更接近目标?

  2. “谁该为此负责?”

  这个问题是将注意力聚焦在了寻找“替罪羊”上,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对失误或发生的问题很多人都要责任。

  SY顾问公司的Keith Yamashita经常说,当领导者在追究员工责任时,通常是在为自己的失误开脱。更好的方法是:“我们该如何通过合作弥补弱点?”这样做可以找到需要改善的薄弱环节,而不是把焦点放在职责错误上。

  3. “为什么不这么做?”

  这句话听起来更像是个建议,但若是领导者这么说,就会变成一个引导性的问题,也就是把你的工作方法强加在他人身上(更糟糕的是,当事情发生后再提出这个问题时,就变成了“你当时为什么不这么做?”,这就成了事后怪罪)。

  在领导力专家Mary Jo Asmus看来,“每当领导者询问员工为何不按照自己建议的方式进行工作时,这就是一种隐秘形式的权力控制。”她强调,如果领导者想雇佣到优秀的员工,那么他“不应该控制员工如何开展工作”。最好的方式,是允许员工自己想出办法。当然,偶尔你也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帮助员工开拓思路,但应该是这类询问,比如“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吗?”等等。

  4. “我们不是试过这个方法了吗?”

  另一个糟糕的问题还包括,“这个方法过去行不通,你凭什么相信它现在能成功?”Phil Kessler认为,这类问题有种高高在上的傲慢,甚至有种失败主义的意味。当然,这不是说领导者不应质疑员工提出的策略,而是要特别注意询问的语气。

  这种观点似乎是说,已经考虑过所有方法了,曾经试过但没有成功的方法,以后就不该再考虑了。这种做法忽略了:某些想法过去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想法本身有错,而也许是因为执行不力或时机不对。更好的询问方式应该是,“如果重新考虑这个方法,这次会有什么不同?怎么做才能改变上次的结果?”

  5. “我们怎么没做出新产品呢?”

  Jump Associates公司的顾问Dev Patnaik 指出,当竞争对手发布一款新产品时,惊慌失措的老板们通常会问类似的问题。事实上,领导者是想对他的下属们说,“你为什么没想出这样的好点子。快行动起来!”

  问题是,这类问题会误导员工跟风,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去复制别人的新产品。与其让团队去仿造,不如这样激励下属:“为何竞争对手的产品会如此成功?它满足了哪些需求?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特长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之,领导者应避免以“像是父母对小孩说话”的方式进行提问,而是要与下属共同探究问题。另外,永远不要问一个连你自己都想不到答案的问题。

  Warren Berger |文

  来源:华企商学院

    转载自世界经理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5-3 14:19:31
yyj_1976 发表于 2016-5-3 13:13
好问题能够吸引与激励他人,不恰当的问题则会招致非议和责难。“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自己提出的问题所创造的世 ...
没当过领导,还真不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3 16:00:12
学习了,不错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5-4 13:06:5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